好文章(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好文章(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兼评《读宋词 学写作》


韩辉◎著编

(一)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最怕的是每周五的作文课,作文课可不是45分钟或60分钟,是整整一个下午啊,同学们。教我们语文的是陈老师,又是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要求那叫一个严啊!

几乎每次都是命题作文,她老人家先在黑板的中央上写下作文题目,然后告诉我们此次作文的类型: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批判文……批判文,你懂吗?就是把某某批倒批臭,踏上一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再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写。她老人家坐在讲台后面备课,一刻也不离开。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大部分学生们望着作文本发呆,或咬钢笔,或抠手指头,或抓耳挠腮,毫无头绪,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字也没崩出来。只有少数几个优秀学生在那儿唰唰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下笔如有神,反正后来也没看见TA们成为作家什么的。

按照陈老师的要求,我们先写在草稿本上,写好后排队让她老人家过目,通过后才能誊写到正式作文本上。这个过程太让人煎熬了。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陈老师面带欣慰的笑容看着TA,说:不错,抄到作文本上去吧!然后把草稿本递给唰唰唰的少数优秀学生。对我们来说,“抄到作文本上去吧”是那个下午最美丽、最温暖的语言。第二种,陈老师皱着眉头,亲自在学生草稿本上唰唰唰,然后扔给学生,你都分不清蓝色部分多还是红色部分多,尽管这样,学生内心还是狂喜的,比那些“唰唰唰”的学生还要兴奋,TA自然知道什么叫“可以抄到作文本上去了”,这次算过啦!第三种,陈老师一看,连改的价值都没有,老师无从下笔,这时,老师慢慢皱起了眉头,愤怒在她书卷气的脸上不断积聚,突然,只见一个草稿本嗖地一声,在教室上空飞过,陈老师嘴里嘟哝着什么,气得面如白纸,学生赶紧去追他的草稿本,然后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哦,我差点忘了告诉你:那时的陈老师,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标准的美女老师,三十出头。

你肯定还想问我:你属于哪种情况啊?

我?我不告诉你!

(二)

既然作文这么难写,我们为什么一定还要写作文呢?不当吃,也不当喝的,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吗?

我真正明白了作文的重要性是在高考和工作之后。那时才知道陈老师是个多么好的老师。

周口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被业界和媒体语文快乐作文之父的杨克顺老师曾就作文的重要性写过一篇文章,总结得特别到位,尽管功利性很强,很现实,赤裸裸,但我觉着还是挺有道理的,也很实在,现摘录如下,谢谢杨老师!

人生活在世上,做任何事总有一定的目的驱动。写作文也同样如此,否则,我们不可能去写。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大概的原因起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要是生存、生活的需要。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沟通,交流需要语言,单凭口语交流,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口语交流要有一个存在的前提,那就是交流的双方必须是面对面的进行。倘若你需要交流的对象不在身边,这样语言交流就难以实现了。譬如你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念书,你很想念你的父母,你要把这样信息传递给父母,咋办?这时候就可以借助文字,所以老师教你怎样写信,用文字来表达口语交流所不能办到的事情。再如你晚上要参加一个补习班,不能按时回家吃完饭,你要给家人说清楚原因,家人恰巧不在你面前,你只能用文字写几句话告诉他们,所以老师又教你如何写便条、写留言条。又如你身体不适,不能坚持上课,需要向老师请假,请假要写请假条;假如你大学毕业了要找工作,你需要给你想去的公司写求职信、自荐书;工作以后还需要写各种各样的策划书、计划、总结、业务报告等等。如果你写不好或者不会写,就会影响你的前途和发展。看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写不好作文,想提高自己的生活、生存质量,几乎是一句空话。

第二,写作文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承和思想传播的需要。我们为什么读书学习?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长大为社会主义祖国做贡献。你大学毕业,当了一所学校的校长,你的管理很出色,经验很丰富,别人需要学习、借鉴,怎样让大家学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经验?主要是靠写文章。再如你在科学的某个领域有所创新或发明,你如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记录下来传承后世呢?单凭大脑记忆,人死了咋办?看来只有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才能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又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住在延安窑洞里,连续多日,静静地思考,最后写了一本小册子,这就是改变战争命运的《论持久战》。在这本小册子里,毛泽东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正是在这一主张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学们想想看,毛泽东是怎样把自己打持久战的思想传播出去的?答案同样是靠写文章。

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要想把自己的研究所得传播开来,传承后世,你就得依靠文字,必须会写文章,即便你很有才华,却不会写文章,你就不会有大发展,你的能力和影响力就变得十分有限。

第三,写作文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的,即成名成家和谋生的需要。我们的学生中间,一定有很多追星族。为什么追星?追星的动机不仅仅表现为对“明星”“名人”的崇拜,而且是期盼自己将来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明星”或“名人”。中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木匠行当里都可以出一个历史名人鲁班,文章写得好,你也一样可以成名成家,名满天下。有很多同学小时候读过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话,并且很崇拜他,也希望自己将来像他一样成为一名童话作家。那么,你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好好练习写作文,其实现作家梦离你并不遥远。

话说得再俗气一点,写作文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文章写得好就能赚钱,就能养家糊口,记者是靠写文章养活自己的;专业作家的一日三餐也是靠写文章挣来的钱供给的;文学大家巴金一生都是靠稿费生活。一篇文章能值多少钱?历史上曾有一字千金的价格。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司马相如,是非常有名的才子,文章写得非常好。相传陈皇后因为失宠很苦闷,她找到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文章,如果皇帝看了这篇文章能够回心转意,就送他一千两黄金。司马相如接受了这项任务,写了一篇文章,汉武帝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被陈皇后的真情所感动,以后就对陈皇后恩爱有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门赋》。

第四,写作文与青少年目前的最直接关系就是升学的需要。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校读书学习?目的就是想考取心目中理想的重点高中,想考取北大、清华之类的名牌大学,将来当一名科学家、设计师、高级军事指挥官等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如果作文写不好,那可不行,作文写不好,得不到高分,就会影响你升学,你很有可能名落孙山。要知道,作文在中招、高考中分别是50分、70分,几乎占据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中招考试中的政治小论文,高考及硕博士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作文都要凭借我们平时作文的功力,平时作文的基础打不牢,也直接影响你这些学科的成绩,那样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就与你无缘了。再说,文章写得好,可以直接保送上大学。近年来,我国就出现过很多高考满分作文的考生直接被大学破格录取的事例。

另外,写作文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作文是你最忠实的朋友,你可以在作文里自由抒写心中的“不满”,倾诉成长的“困惑”,释放生活中的“快乐和哀伤”。学习中的烦恼给作文说说,和同学们之间相处的不快与作文谈谈……你喜怒哀乐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情绪得到调整,心态趋于平静,心理就健康、正常发展。否则,生活中的压抑、困惑、苦闷、烦躁等情绪得不到排遣,会使人透不过气来,久之则扭曲人的心灵。

写好你的作文吧,因为写作文能写出你的前途,写出你光辉灿烂的人生!

(三)

有人会说,现在表达形式或媒介越来越丰富了,文字未必是最好的和唯一的。图片、视频、声音等,都一样可以成为媒介,成为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符号和载体,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片、视频、声音等在传递信息方面似乎更加方便,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文字在传递情感和信息方面不如图片、声音和视频来得直观和生动。

那么,文字或文章还有什么特质和优势吗?

首先,文字是其它媒介的基础,文字作为基本的载体,其他媒介需要它作为支撑,比如电影、电视剧先要有文字剧本,再往前剧本可能来自于(文字)小说。我们能用“非文字”写小说吗? 我们能用“非文字”写诗吗? 我们能用“非文字”写学术论文吗?

其次,文字是最接近理性认知的载体。

再次,文字的想象空间比其它媒介更大,在表达深层思想和情感方面比其它媒体更直观,更容易被人们认知到其深刻性,比如文字与音乐对比,文字与绘画对比。

第四,文字比较容易生成和传播,方面而快捷。

第五,不说了,文字的特质与优势太多了,总之是一个无法被替代的媒介。

(四)

如上所述,文字很重要,能写出好作文、好文章很重要,说不定能因此混个好的前途,好的人生,甚至能改变你的命运。那么什么样的作文和文章才是好作文、好文章呢?

1、立意准确。无论是什么类型文章一定要有好的主题,无论是什么内容,只要文章的主题不散乱,文章不会散乱,就会有看头。

2、层次分明段落清楚。文章有了好的立意,但表述却很拖沓,没有条理,文不对题,杂乱无章,描写的没有节奏感或者层次不分明,同样不是好的文章。

3、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是文章的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再好的立意、文采、结构布局都是白搭。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写出生动的句子,写出作者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和文章风格。

4、结构布局合理。文章的布局也比较重要,巧妙、个性的结构设计会作品更有品格和特质。

(五)

前面我们明白了作文和文章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什么才算是好作文,好文章,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好文章?

在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收到中国书籍出版社编辑吴化强老师寄来的《读宋词 学写作》这本书,心想:吴老师怎么会知道我正编写这个选题的文章呢?真是心有灵犀,无巧不成书啊。

《读宋词 学写作》是今年7月刚出版的新书,书上写的出版时间虽然是7月,但实际上9月份才在京东网上开始销售。书名一目了然,这是一本教人怎样写文章的书,共分八章,内容简介是这样写的:

“本书以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为中心,从拟题立意、开头结尾、结构布局、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抒情技巧、议论方法、学修辞方法八方面入手,详细解析了在文章写作中的方法和技巧,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学,可有效破解日常写作中的常见难题。”

我读了三章后觉得这个简介平实、简单,还算客观吧,至少没有吹牛皮。

众所周知,宋词是中华古典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典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时,宋词是一种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古典文学样式,含有丰富的文章写作技巧。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宋词,一般来说,记叙词,叙事,事件时间地点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写景物,物象选择倾注作者的情感。另外,宋词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多用比喻、想象写作手法;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宋词,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的再创造;抒情宋词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托物言志是宋词最常用的手法。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借景抒情也是宋词的重要写作技巧,宋词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发表议论为主的宋词称为议论宋词,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议论性宋词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读宋词 学写作》是一本需要慢慢阅读的书,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说是一本工具书。这本书除了教你如何写作之外,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宋词赏析之作,还可以当作宋词名句背诵文本,可谓一书多得啊。我在京东网上查了一下,通过读宋词来学习写作现代文的图书,《读宋词 学写作》是开创性的第一本,光就这点,就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人靠衣装,文靠言装。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一定有出彩的语言,或底蕴丰厚,或情感充沛,或闪烁哲理光芒,或飘逸诗情画意,或人文精神高扬,或书卷气息浓郁……文章写作,要博得人的青睐,一定要有若干“亮点”闪烁文间,让人一见倾心。所以,我们可以用宋词作为写作的调料,提高文章品位。学习并熟练运用宋词,既可以使语言生动、凝练,吸引读者的目光,又可使文章有内涵、深度,文意流畅触动情思,做到“读中华诗词,增文化内涵,赋作文之美”。

翻阅完本书,我还隐约感觉到《读宋词 学写作》似乎是高考文状元的学习心得,又像是满分作文考生的听课笔记。仿佛看到了蒋方舟的影子,一看作者却不是她。作者是姜越,笔名西江月、水墨清浅,江苏省沭阳县人,自幼酷爱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过数种畅销书。

但这本书也不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例如,书的第201页,书中“出处”与“原文”没有列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几句,而在下面的“注释”中却有“丙辰”、“达旦”和“子由”的注解,明显是多了嘛。希望出版社在再版时予以改正。当然对阅读并无大碍。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网上查找《读宋词 学写作》信息的时候,意外发现还有《读唐诗 学写作》(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第一版)一书,装帧风格跟《读唐诗 学写作》很像,体例也相似,作者也姓姜,原来一打听,两书作者是父女。于是我又买了本《读唐诗 学写作》来读,品质与《读宋词 学写作》相当。

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本书虽为“编著”,但在书的最后有个声明,让我对作者和出版社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同时也对这两本书的品质有了更坚定的信心,由此可见,这本两书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创作,是前人和后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声明是这样写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前人的诗词研究成果,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致以由衷的谢意!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作者无法联系到。若书中引用了您的成果,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依照《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奉寄稿酬。(声明下面留有联系方式。)

好文章(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读宋词 学写作》,姜越/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好文章(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当然,要写一篇好的文章,写出一篇能获高分的作文,除了上面那些方法之外,我们平时要多积累,多观察,多体验,还要多阅读,多练习。而学习前人方法,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更好的学习到写作的技能,最终写出好文章和好作文。(2019年9月17日星期二-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