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早年卡带随身听的绝佳音效现在找不到了?

浩然之士


  •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本人是一个数码爱好者,也算一个穷烧,关于绝佳音效现在找不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吧,很大一部分就是情怀在作祟
  • 1’ 实物拍摄,手机像素不高,望大家包涵,我得休闲小玩物SONY r900+美国ue5限定 +泰坦尼克原版md 一个人时常常静听一会
  • 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新烧友压根没有接触过md,【因为在數字音頻播放器中,MD播放器一直屬于比較小眾的部分,而MD隨身聽對于90后出生的發燒友們恐怕更是沒有太多接觸的機會。但MD確是一個在存儲、音頻編碼、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今天回頭來看MD產品,它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改革的先行者,它兼有錄音和放音功能,將壓縮音頻引入唱片工業[雖然很有限],本身尺寸小巧,穩定性出色便于保管[被用于廣播等工業應用]。但技術日新月異,MD本身的核心技術決定了它的前景非常有限】。MD因为采用的ATRAC压缩算法(全称AdaptiveTRansformAcousticCoding)利用了人耳的遮蔽效应原理,所以音质直逼CD(小插曲:研究显示,当人耳同时听到两个不同频率、不同音量的声音时,音量较小的那个会被忽略。它将声音讯号以频率响应轴分成52个区段(在低频时分割较细而在高频时分割较粗),而在同一时间里面,音量较小的某些频率段会被忽略不予记录。利用这种原理,ATRAC可以将录音的资料量压缩为原来的五分之一)。所以md是仅次于cd得好音源
  • 2
  • 再来说一下mp3 本人喜欢摇滚,所以听摇滚就是rio+铜涡轮,因为Rio Karma除了支持常见的MP3和WMA格式之外,新型的OGG Vorbis格式和可以逆压缩的FLAC格式也是得到了支持,但mp3终究是mp3 目前大家知道最多的是储存在电脑里的MP3音乐文件。其实我们仔细比较一下CD音轨上的音乐与MP3格式的音乐就可以发现,采用目前最常用的128Kbps采样的MP3格式的音乐所占用的体积大约是CD音轨音乐所占用记忆体体积的1/10,也就是说MP3压缩格式是对CD音乐进行了1:10的有损压缩。 而且与标准ATRAC算法所不同的是,MP3算法省略了很多人耳能听到的高频声音,因此MP3的音质总是略显干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MD的音质好于MP3的由来。但是,若不是追求极端音质,这种格式上的音质差别将是微乎其微的。
  • 以上是我得一个小回答,总结一下,其实就是每个人发烧程度不同而已。个人感觉才是王道。差别是有,但随着科技技术越来越发达,好器材加好设备,绝对比几十年前的要好!


执到宝


第一次买真正意义谈得上音效的是在大学买的松下随身听RQ-SX91,还记得当时兴奋的心情。揣着巨款800元(几个月从牙缝里省的),去了一家同学介绍的走私店,他的也是那里买的,讲了半天价就便宜了十块钱,不过也好开心啊。

那科技感的线控,纤薄的机身,实用的外挂,带个耳道突出的耳塞,无不让我兴奋。

第一次用他听歌简直无以名状,底噪抑制,歌间静音,自动翻面,快速上一首下一首。。。

音质是震撼的,在那以前真的没听过这种音质。清晰的唱腔,富有弹性的低音,关键是,低音强了,其他东西还是很清楚!

现在的前端和耳机都是比较好的,音质绝对是更上一个台阶,可是当初那种震撼是没有了。

前几天升级了有平衡口的前端,还是小小的兴奋了一下,不过和上面的感受不能同日而语。


小黑115284211


在数字音乐统领全球音乐产业的今天,我们的听歌方式已经和十几年前有了巨大差别。如今是移动设备的时代,手机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对音质有更高追求的用户则选择HiFi播放器。而曾经带给70和80两代人无限回忆的磁带,已然成为了一段历史。

如果你用过磁带,那么你



至少已经到了奔三的年龄,如果在你家里还能翻出几盘磁带,那么你的孩子也许都会打酱油了。80后是受磁带影响最深的一代人,我们从小所能接触的音频设备就是录音机和磁带,后来又有了Walkman和“打口带”。如果你也曾有过为了让随身听省点电,用铅笔手动倒带的经历,那么恭喜你,我们都老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世界上第一盘磁带早在1928年就诞生了(由德国人研发),之后陆续诞生了磁带录音机、双声道录音技术、多轨录音技术...但磁带和录音机的体型一直都很巨大,无法实现便携。直到1963年的8月30日,改变磁带(音乐)产业的飞利浦公司,为世人带来了第一盘小磁带,音乐也第一次可以装进口袋里了。

随着5年后(196

8年)全球第一台随身听的诞生(飞利浦el 3302),正式开启了磁带40年的辉煌历史,当然还有两代(三代)人满满的回忆。不管你有没有用过磁带,今天我们都将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重温那一盘磁带的故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如了二十一世纪,科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首先是MP3的出现迅速取代了卡带随身听,因为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很多因素而被人们喜爱。

之后,手机的出现,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又迅速的取代了MP3,智能手机功能更多,播放歌曲,播放视频,打电话,迅速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而且,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许多听歌软件开始收费,流行的歌收费,好听的歌收费,经典的歌收费,下载个高品质的歌还需要开个会员。

所以说,不是绝佳的音效找不到了,而是需要花更多的钱了。不过,也许卡带随身听也是一种回忆,毕竟也承载了那几代人的回忆。回忆的歌曲是最好听的吧……时光一去不复返呐



烊炀动漫


听歌感觉是个很玄的东西,在你不是木耳的前提下,影响听感的有感情,音源,设备及环境。

我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听流行音乐的,第一盘磁带是爷爷带着我在镇上买的,当时在小虎队和黑猫警长俩之间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把小虎队抱回了家,用老爸听英语的国产录音机听的,从无到有这个过程,就像初恋一样,印象一辈子忘不掉。

后来上小学,听歌用的是复读机,后来有一个同学买了一部爱华最基础的随身听,借来听了一耳朵就忘不掉了,那是正版的迈克杰克逊的《Off The Wall》,当时整个人都听傻了,没想到还会有如此美妙的立体声,这个听感是一次极大的提升,播放设备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原装耳机的质量太好了。

初中毕业有了自己的松下超薄线控随身听,科技感爆棚,橙色背光,然而听感的提升并没有多明显,那时磁带买的也多起来了,打口的,盗版的,正版的之类,什么都听,那时也不懂啥hi-fi,稀里糊涂就到了高中。

高三省吃俭用加上家里赞助,升级到了CD机,也许是虚荣的因素,毕竟学校里有CD机的人少,就再也没有买磁带了,稍后换了一个飞利浦的挂耳式耳机,听歌的类型也比杂了,摇滚,金属,电子,流行什么的通通往耳朵里招呼,感觉又是一次较大的提升,这一次我觉得是心理因素占了一半,设备因素占了一半。

大学升级了两次,第一次是MD,天天在电脑上录小碟,然而来源有的是正版CD,有的是盗版CD,参差不齐,换了一副Koss的耳机,后来又换了森海塞尔,听感有提升,但是从设备更新得到的震撼程度已经很小了,更多的惊喜是从歌曲本身来的。

大学末期把复杂的MD换成了Ipod,也算是划时代一个飞跃吧,没赶上第一波Ipod,托朋友从国外带了一个Ipod mini,自己感觉骚气极了,又是恋爱的时节,光臭美去了,那时候的mp3质量也是一般般,容量也很有限,更多的是注重设备本身,而听感现在回忆起来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要相比第一次站在街边听小虎队的感受,自然是那时候强烈的多。

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听的ipod,或者用电脑千千静听,Foobar之类的,听感在这个阶段的一次重大提升是第一次接触降噪耳机以及UE入耳式耳塞。现在回想起来并不是因为所谓音质有多么巨大的提升,而是通过隔绝外部噪音,让我在室外获得了近似于安静环境听歌的感觉,这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同,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很多之前听过的老歌似乎又焕发出了活力。

再往后就是音源和设备的慢慢升级,毕竟不能和大神比,我也算不上发烧友,断断续续换了一些头戴式耳机,尝试玩玩小箱子,一直到现在用手机APP听歌,又逐渐变得更关注音乐作品本身了,音质过得去就可以了,现在在外面也就是用手机自带的耳机或者一个过得去的降噪,室内就用一对小箱子听个响,尝试着听几乎所有类型的音乐,但是似乎也不容易找到当初听磁带机的感受了。

我不是技术党,没有对这门学科相关知识做深入了解,也不敢在这里妄谈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优劣。上面这些分享给各位的文字,也许只能代表某些伴随随身设备发展的时代中普通人的经历,也许只能代表我自己,但也算是一种感悟。

回到问题上来,就我个人而言,设备伴随时代进步给我带来的听感提升是在逐渐弱化的。每一次的从无到有对我的冲击是相对较大的,例如从没听过随身听到真正听到,从普通国产红蓝耳机到正品日本耳机等等,这几个关键节点正好是伴随着磁带而来,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磁带好听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让大神见笑,请杠精嘴下留情,手机码字未勘误,如有错误请各位多包涵,谢谢。


Orcppp


因为模拟设备成本太高,磁带和播放设备都比数字产品高很多倍,一张CD唱片制造成本几毛钱可以了,但是一盘优质磁带成本是CD的很多倍,很多人以为CD比磁带好听其实是错了,优质的磁带音质比CD好,因为市场上劣质磁带导致了人们对磁带的误解。

磁带是模拟信号声音是连续的,声音没有那么冷。说磁带不如CD好听的朋友肯定是没有听过优质磁带和优质播放设备播放磁带的声音。如果听过开盘机和金属带的声音您会马上否认CD是最好听的。

机械部分成本就是mp3播放器的好多倍








马师傅修音响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情怀~ 为什么? 前段时间看星爵的电影,突然心血来潮想买一台随身听,还记得小时候(80后)家里买过一台日本某品牌随身听,到处大概500多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找了半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上淘宝买了一台当初想都不敢想的随身听, 现在的价格在4K左右~ 可以说是在Walkman,中公认的旗舰产品了。

但是~ 这只是情怀。 自动选歌翻面这东西早已经被手机秒杀, 无损加airpods不管在音质还是方便程度都超过了他 更别谈好点的耳机了


Xmango


不是当年音效绝佳,是你耳朵刁了。就好比现在丰盛的饭菜感觉不如小时候的粗茶淡饭香。

我仍收藏有20年前的爱华索尼随身听,现在听来同当年差别也不是太大,噪音和解析度与现在设备真的没法比。

不过放回一个能听到立体声随身听都很满足的年代,这些都是稀罕东西了,一如当年我们碰着金庸小说如获至宝。

同样我也记得二十年前高中时候,第一次听一个富二代同学的索尼CD机,播放的是张国荣的混音歌曲,那种音效带来的震撼,至今难忘!

现在呢,用CD机听歌,也就那么回事吧!即使用更好的音响器材,播放各种母带直刻,听起来还是没有太多波澜。


Apache


我觉得应该是人长大 老了听力退化的结果 第1次买了一个杂牌的磁带机八十几块钱,第2次买了一个松下的磁带机,300多块钱,那时候听起来感觉音质很震撼,音质非常棒,后来长大了,听其他的音乐,即使是听cd都没有以前的那种感觉。


剪辑42027241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美化过去,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于,那是我们的过去,哪怕那时候并不太好,但那毕竟是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或者,那是我们的青春——而小时候或者青春总是美好的。

问题中说卡带的效果音效绝佳,比得过现在的音响设备,我不敢苟同。

客观上说,科技进步是硬道理,如今的好耳机和好音响,其效果肯定远远超过当年。只不过我们现在几乎没有机会再听到卡带随身听,就想象那种音效非常动听。

不过有一点我相信,卡带随身听最早给人的耳力上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种冲击真的有可能胜过多年之后再听其他耳机。

在听到随身听耳机之前,我们听到歌曲都是通过广播和电视,我们的耳朵从来没有那么近距离地听到歌曲。而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但却是近距离冲击耳膜的时候,我们的体验是从来没有过的,因此也是印象极深的,以至于多年之后想起那一刻,仍会感觉到一丝丝震撼。

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用随身听耳机听歌的时刻。我在上初二,有同学拿来一台随身听,课间时候他让我戴上听听,说你感受一下是什么效果。戴上耳机,按动播放钮,音乐喷薄而出,就好像要将人包围和融化,那一刻我才认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听歌。

依我们那时候的物质条件,现在来看那台随身听和耳机都非常廉价和低级,但它给当时眼界不够的我们的确带来了全新收听感受。但如果说起实际效果,它比现在的静噪耳机不知差了多少级别。

你可以肯定主观上旧时的美好,但也要承认客观事实。


郑捕头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搞清楚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的区别

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当声波进入人耳,鼓膜发声震动由神经传向大脑,而后就反应为声音。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 或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在任意瞬间呈现为任意数值的信号。所以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声波就是机械波,话筒把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幅度的直观感受就是声音的大小:如图: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指自变量是离散的、因变量也是离散的信号,这种信号的自变量用整数表示,因变量用有限数字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数字信号是用两种物理状态来表示0和1的。即通过采样和量化,把模拟量表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由许多二进制数1和0组成的数字音频信号,如图:

模拟音频的记录就是通过唱片(LP)表面的起伏跌宕(当然细小到你很难看见)或者是磁带上的磁粉引起的磁场强度来表示音箱上振膜的即时位置,比如说,当唱片表面在某一时刻比前一时刻的纹路呈下降趋势时,音箱上的振膜就会向里收缩;如果呈上升趋势,音箱上的振膜就会向外舒张。他们两个在理想情况下呈比例关系。

而实际上所谓的双声道,单声道就是指需要记录几个信号,你可以理解为,如果是双声道的磁带,那么在记录同一时刻(磁带上的同一个位置)会有两个轨道,一个负责记录左边耳机振膜的位置,一个负责记录右边耳机振膜的位置。以此推类,多声道的模拟信号也可以这样实现。

那么模拟音频转化为数字音频的过程是怎样的?实际上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就是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区别。连续信号的特点是连续,比如唱片,比如磁带,磁带在播放时磁带的移动是连续水平移动的,唱机的唱针在唱片上运动时是连续变化的。这意味着信号不会失真,但是保存这样的介质就会非常困难,比如说唱片会磨损,磁带也会老化。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这些模拟音频的信号保存起来呢?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用数字来记录下这些信息。这些模拟信息一旦被数字保存当然就方便多了,比如说,数字可以被永久的保存,圆周率的数字再过多少年也不会改变,不会磨损;比如说,数字可以被传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