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元凶?蝙蝠:我不做背鍋俠

在2020年初,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讓中國面對了一場馬拉松式的舉國戰“疫”。從而改變了所有中國人的生活形態。也讓“蝙蝠”這個曾經的祥瑞一下變成了罪魁禍首,人們開始談“蝠”色變。但就在最近,隨著基因系列和時間進化的科學結論的推出,越來越多的證據發現,蝙蝠儼然成為此次疫情最大的背鍋俠。

其實蝙蝠遠離人群、肉少且醜陋,儘量讓自己長得不像一種食材,這已經是蝙蝠這種‘病毒培養器’給人最大的福報了。我們的祖先深知蝙蝠為我們生存所做的貢獻,一直把蝙蝠奉為祥瑞之物。為了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祝願,時常將蝙蝠與桃子畫在一起寓意“福壽無邊”;與石榴畫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在大門的四角畫上蝙蝠,在中間寫個“福”字以示“五福臨門”;蝙蝠元素在中國古代建築、傢俱、瓷器上處處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疫情元兇?蝙蝠:我不做背鍋俠


就這樣的一種小動物,作為幸福的象徵,對於從事文化藝術事業的玉雕師來說,蝙蝠的瑞獸之說則更有感覺了。蝙蝠有‘福’,又志趣生動,與不同的元素相搭配,能衍生出各種吉慶的寓意。因此它是眾多玉雕師手下的精靈與題材。

蝙蝠入玉,便不再是那個令我們‘談蝠色變’的可怕生物,而是一種幸福、吉祥的象徵。蝙蝠在中國文化中最為常見,“蝠”與“福”同音,在很多傳統的掛飾上都會使用蝙蝠的造型,寓意“福到”。“蝙蝠”寓“遍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玉雕中自然也少不了蝙蝠的身影。

古時人們會在衣服上繡上蝙蝠的圖形。還有人們結婚、做壽等喜慶宴會上,婦女通常會在頭上戴一些蝙蝠狀的花或在服飾上繡一隻蝙蝠以寓意福氣等,就連壽宴用的器物上也常有蝙蝠的造型。有這樣一個笑話,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笑府_蝙蝠騎牆》中寫到:“鳳凰壽,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馮公在此處自嘲自己是鳳凰,做壽了蝙蝠卻不來。“蝠”與“福”同音,寓意福到和福氣,說明自己福氣未到,實在是一種難得的幽默。


疫情元兇?蝙蝠:我不做背鍋俠


在和田玉雕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蝙蝠會與其他事物搭配來顯示其美好寓意。這是我們最常見到的一種形式,蝙蝠與一枚或多枚銅錢,銅錢上雕有孔眼,表示福氣就在眼前,給人帶來希望和期盼。蝙蝠與祥雲:圖案以蝙蝠和祥雲構成,寓意福從天降,福運臨門。這不僅是帶來好運氣的徵兆,也是貴人相助的代表。五隻蝙蝠並排一起,稱五福臨門:長壽、富裕、健康、好善、名譽;童子捉蝙蝠放到瓶中,為平安五福;鍾旭手執紙扇,蝙蝠飛到紙上停留,這便是引福歸堂;把蝙蝠掛在神位旁邊,以示“福氣臨宅”;在門的兩旁掛上一對蝙蝠,以示福氣臨門。風水上,房屋的橫樑會製造煞氣。如果將橫樑的上方各掛一個開光的蝙蝠,還可以起到有力的化煞作用;另外蝙蝠五行屬水,凡八字喜用神水者均可佩戴增運改運。

蝙蝠始終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卻因為難管口腹之慾的人們背上罵名,對蝙蝠而言,無奈成為人類罪行的“替罪羊”,實在是有點委屈。當疫情結束,希望人們能懷著敬畏之心重新認識蝙蝠,認識這被古人賦予美好寓意的小動物。


疫情元兇?蝙蝠:我不做背鍋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