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D6:(7月21日)雅江——稻城香格里拉鎮,行程雅江——理塘134千米、理塘——香格里拉鎮228千米。

離開雅江就開始經“天路十八彎”翻越海拔4659米剪子灣山,穿過剪子彎山隧道後,一路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到處是綿延的的高山草甸,天空是如此之近,彷彿一伸手就能觸碰。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天路十八灣

繼續前行翻越海拔4429米卡子拉山時,在尼瑪貢神山觀景臺駐足,我現在都沒搞懂那個是尼瑪貢神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剪子灣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剪子灣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尼瑪貢神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尼瑪貢神山

車行駛在卡子拉山如同行駛在“天路”之上,坡度平緩,開闊曠遼。白雲與車身幾乎是相平,汽車行駛,雲朵從車窗兩側悠悠移動。如果不是車身的巔抖,就會以為在天上飛,真是心曠神怡。過了拉拉山隧道,我們就到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第一高城”的理塘縣城。因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一首“天上的仙鶴啊,借我一雙潔白的翅膀,我不會遠走高飛,飛到理塘就返回”為人所知,更是七世達賴喇嘛、十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被稱為倉央嘉措故里。其實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達旺地區,現在被印度侵佔。這個縣城因為海拔高,往來西藏的過客很少在此過夜。我在縣城吃了午飯、加上油,就離開318國道,南下217省道去往稻城方向。這段路是這次自駕行體驗最好的路了,路況是相當的好,途中翻越海拔4700米的海子山和4650米兔兒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免兒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免兒山

海子山是典型的古冰川遺蹟地貌,冰蝕地形沿途能看到不少大大小小的海子湖泊。兔兒山山勢十分奇特,遠觀就像兔子耳朵屹立於天地之間,周圍山峰寸草不生。過了兔兒山就到了安靜、乾淨的稻城縣城了,因海拔有3700米,短暫休息後,繼續趕往今天的目的地—海拔2800米香格里拉鎮。今天共翻越了四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雅江到理塘有134千米,理塘到香格里拉鎮228千米。

D7:(7月22日)亞丁一日。

早起驅車前往亞丁景區,天氣有些陰沉,擔心看不到稻城三神山。稻城是縣(海拔3700),香格里拉是鎮(海拔2800),亞丁是村(海拔3800)。亞丁景區核心景觀由“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海”三大海子組成。“世界上還有什麼地方,景緻如此完美,等待著探險家、攝影家們。這真是美麗的香格里拉”——這是美國探險家、地理學家約瑟夫洛克1928年在美國《國家地理》上對稻城亞丁的讚美。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此後多年,在希爾頓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的中,這片凝聚了人類終極幻想的理想國,一時間以“香格里拉”名稱,掀起旅友無限嚮往的浪潮。三神山合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海拔6032米的主峰仙乃日為稻城第由一高峰,是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山體平坐緩如大佛安坐,雍容典雅;海拔5958米的南峰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端莊嫻靜,冰清玉潔;海拔5958米的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如剛烈少年,英挺俊俏。五色海(海拔4800米)位於仙乃日與央近勇之間,又名“單增錯”,湖面呈橢圓形,雪山倒映湖面,在光的折射下,產生五種不同顏色。牛奶海(海拔4500米),又叫洛絨措,古冰川湖。牛奶海在央邁勇的山坳裡,呈扇貝形,中間是碧藍的雪水,周邊則是一圈乳白色環繞,這圈乳白色大致就是牛奶海名稱的由來。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牛奶海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牛奶海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五色海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稻城亞丁

景區門口坐旅遊大巴到扎灌崩有近40千米的盤山道,這是我見過的最危險的山路,幾乎是從山上硬挖出來的一條路,中間會經過亞丁村,不擔心高反的可以在此住宿。大巴車到了扎灌崩後,下起了小雨,步行到衝古寺(HP3900米)坐電瓶車到洛絨牛場(HP4180米)。從洛絨牛場到五色海、牛奶海往返需要5-6小時,那天我小宇宙大爆發,來回用了3個半小時,還不帶氧氣,不過沒有看到三神山的真容是一大憾事。回到洛絨牛場和等我的老婆、兒子匯合後又靜靜的等了一會,希望雲朵能從神山上飄走,可是它們就想生了根一樣一動不動,最終只能趕上最後一班電瓶車遺憾下山了。

D8:(7月23日)香格里拉鎮——巴塘,行程406千米。

查找最新的路況都在報道,巴塘到芒康之間的海通溝段十分的難走,心裡一直盤算走稻城-鄉城-得榮-奔子欄上滇藏線(G214)到芒康。最後還是放棄了,一個是路況也不明、多出了300多千米路;二是想完整的走一趟川藏線。原路從亞丁返回理塘,沿G318繼續向西。出了理塘標誌性的西大門不遠,理塘毛埡大草原就展現在眼前了。

毛埡大草原是橫斷山沙魯裡山脈中段最大的草原,海拔3800-4500米,理塘河流淌期間,河兩岸水草豐美,牛羊滿山坡,大草原變幻著多種景象,讓人難以離去。以毛埡大草原為主體的川西高寒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六大最美草原中的“變幻之美”。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理塘毛埡草原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理塘毛埡草原

過了毛埡草原不遠翻越海子山埡口就可以看到姊妹湖,這裡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註的“100個最美景點拍攝點”之一。姊妹湖又叫眼鏡湖(HP4685M),她們是山頂冰雪融化後形成,湖水碧綠、湖面如鏡,緊緊依偎在川藏線旁。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海子山姊妹湖

巴塘是G318進藏前的最後一座縣城,海拔只有2580米,非常適合休整,顯的也比前面幾個縣城更有城市氣息,被譽為金沙江畔小江南。。

D9:(7月24日)巴塘——左貢,行程253千米。

今天要過最難走的海通溝,早6點就起來了,7點上路。前一天晚上下了不小的雨,心裡也在嘀咕不知能否順利通過。巴塘到金沙江,沿線柏油馬路路況不錯,中間碰到小股泥石流衝到了路面上,前面一輛小車過不去了,我等了一會,一輛越野上衝了過去,我加大油門也衝了過去,衝的時候能感覺到車輪打滑。 金沙江大橋被洪水沖毀,所以網上的西藏界的牌子沒有了。 現在是武警修建的臨時橋,單向放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巴塘金沙江

過了金沙江大橋,就正式進入西藏了,開始有警察檢查身份證、駕駛證、行車證,確認無誤後才會放行。過了金沙江大橋後不遠,就到了今天的主角——海通溝。海通溝,在通麥天險架起橋樑通起隧道後,這兩年的海通溝已經從通麥手中接過了“川藏第一險”、“入藏鬼門關”,從金沙江大橋到宗拉山前後長達40千米,路基被洪水破壞,儘管一直再修路,但是進展緩慢。這段路程一邊是飛石,一邊臨江,路面全是水坑,“大坑臥牛、小坑養魚”一點不假,路況奇差。40多千米的路走了近4個小時,能讓人開到絕望啊。這個地方最怕的就是爆胎,水坑裡的情況不瞭解,安全通過的原則就是一個“慢”字。在芒康解決了午飯,給愛車洗了一下,打開發動機倉,發現都進泥了,洗車行老闆說前一天還通告管制呢,慶幸自已順利通過了這道鬼門關。離開芒康,就要翻越今天的兩座大山覺巴山(海拔3911米)和東達山(海拔5008米)。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芒康覺巴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芒康覺巴山

覺巴山從瀾滄江的峽谷陡然升起,G318像是從山的峭壁中硬挖出來一條公路,沿著那懸崖向前移動,埡口的海拔僅僅只有3911米,由於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相對谷底的落差卻達到了2000多米,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涼與堅硬,給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覺。公路直接延伸到懸崖上,沒有護欄,沒有路標,走著走著你忽然就在懸崖邊上了,上面懸崖,下面瀾滄江峽谷,感受到川藏線三險之一真不是白來的。東達山是川藏線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埡口,埡口海拔標高5008米,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條筆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緩且長,一眼看不到盡頭。這這兩座山離的很近,中間就隔著瀾滄江,山上和山下的溫度落差很大,過埡口的時候都下著雨。下了東達山就到了左貢縣城,海拔3877米,縣城很小,G318貫穿小城,街面上停滿了全國各地的自駕車輛。有很多攻略都說可以開到八宿,但我覺的出於安全,很難到達。巴塘至左貢253千米,途經川藏線上的兩大險關,感恩平安順遂。

D10:(7月25日)左貢——波密,行程410千米。

出左貢,玉曲河伴隨我們一直通向紅層高地邦達(海拔4120m),G318和G214在此地結束重疊各自分向,北去昌都、青海與G317匯合,西下怒江去拉薩。在邦達每第一次遇到較長時間的堵車,原因是要領取到八宿的限速條,這也是這次西藏之行領到的唯一的限速條,辦理需要行駛證和全車人的身份證,排隊通過時間很長,但是可以欣賞一下路邊的邦達草原。接下來就是翻越海拔4658的業拉山口了,下山口不遠就能看到川藏線上最具代表性的天路72拐了。真實的站在它的面前,悠然被眼前的影像所震撼,天路72拐從業拉山海拔4658米急速下降到怒江峽谷的2740米,這樣的天塹只能以密集的回頭彎來實現。這條山路人們最早叫它“怒江72拐”,後來叫“川藏線99道拐”,再到後面甚至也有“業拉山108拐”的叫法。天路72拐名列《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十大險峻山路",同時還入選了“挑戰駕控極限-四大險峻公路”。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業拉山怒江七十二道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業拉山怒江七十二道捌

下了天路72拐,G318就進入怒江峽谷段,一邊是落石懸崖,一邊是洶湧怒江。怒江大橋之前一直都很神秘,大橋周圍都不能拍照,怒江大橋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是極其重要的交通要道。在這地勢險要而且地質複雜的深山峽谷裡,怒江大橋是唯一一座能夠通行大型車輛的橋樑,是一條重要的戰備通道,被稱為川藏公路的“咽喉”,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據說在怒江大橋修建時犧牲了不少戰士,“這其中就有一位戰士不慎掉入橋墩裡犧牲了,當時沒辦法將他救起來,便被澆築在橋墩里長眠於此,現在雖然老的怒江橋已經拆掉了,但這個橋墩還永久的保留在了怒江上,作為一個永久的紀念。致敬烈士!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照片名稱:2019年怒江河谷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照片名稱:2019年怒江河谷

從昨天跨越金沙江開始我們就進入了過山車式的地質奇觀,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與寧靜山、芒康山,在東西不到百千米的範圍內,構成“兩山夾三江”的三江並流奇觀。同時,這段也是藏東的乾熱河谷地帶,植被稀少,江水渾濁而去,《中國國家地理》的評語有:‘怒江大峽谷是世界上最為奇特的一個峽谷,它有一種可怕的精神魅力。站在怒江最為險峻的峽谷上,會因為峽谷的景象、聲音、氣氛混合而成的奇怪的“場”,而迫切地想從懸崖上飛身躍入激流,這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衝動,一種將自己投身於毀滅之中的強烈慾望。’出了怒江峽谷就到了八宿縣,在這沒有停留直接穿城而過,海拔4475的安久拉山埡口沒有前面埡口那麼陡峭、曲折,路面筆直通向遠方,平緩的出奇。安久拉山也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過了它,山上的植被開始多了起來,也就進入了入藏以來最精華的部分了。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八宿川藏線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八宿川藏線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照片名稱:2019年八宿川藏線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八宿川藏線

有峽谷落石路段,架起廊橋來防止落石;有被稱為天堂有淚化作柔情然烏的然烏湖,一座被原始森林和雪山冰川包裹的就在318路邊的堰塞湖;有中國六大最美冰川的米堆冰川和來古冰川;有讓人和車撒歡的網紅打卡地洗車地;更有世外桃源般的江南景色。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川藏線上的廊洞路段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川藏線上的涉水路段

318的魅力在於一路可看到很多種未知的風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彎道後面的景色是什麼樣的。有黃土高原般的荒蕪,有高聳入雲奇峰,有雪水瀑布,有激流險灘,有飛石塌方,也有一片綠意盎然江南風光。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米堆冰川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川藏線然烏湖段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川藏線波密段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二


川藏線波密段

這就是今天一天所看到的所有影像,318真的沒有讓我們失望。太陽落山之時,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目的地,海拔2725米“藏王故里”波密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