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別課堂的沉悶、枯燥?新教育理念——“生態教育”?靠譜嗎

我們的教學有那麼多的無奈和迷茫,它的機械、沉悶和低效在告訴我們,課堂已經出現了危機。這必須出現“生態教育”。它才是還生命真實的課堂,是還生活本真面目的課堂,是生生不息,動態生長,可持續發展的,是呼喚快樂自然健康的課堂。

如何告別課堂的沉悶、枯燥?新教育理念——“生態教育”?靠譜嗎

今天看到上面的這段文字,覺得文中所提到的“生態教育”很有趣,也很讓人期待,然後就翻閱了一些資料。

首先,大家可以看看我前些日子的一篇文章:

文中,我提到了教育孩子就和種莊稼一樣,其實就是一種生態教育。

孩子就像禾苗一樣,是富有生機的生命,是動態生長,活潑健康的生態教育,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營造一個生態盎然的氛圍中,激發孩子們健康快樂、快速茁壯成長。文中,我提到了,栽培禾苗的時候,要先了解禾苗,瞭解它的生長習性、需要的生態環境,而培養小孩也需要先了解小孩的生長特點、規律、個性,瞭解他們健康成長、快速發展需要的條件和環境。這裡面,我著重強調了要了解學生、瞭解內外部環境,要有關係思維、目標思維的理念。

要注重栽培活動和栽培對象之間的關係,一定要產生關係。教育也如此。

如果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我們款款而談,講的再好,但是學生跟我們沒有產生這樣的一個關係,這樣的一個聯繫,那我們只是白費口舌。

我們給他提供的各種環境怎麼樣才能跟他產生關係,這個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特性和我們的教育手段。如何來教育,如何來結合它的特性,如何來激發他的潛能,如何讓他心動,如何讓它動起來?都需要分析。教和學要產生關係,不然,你不停的教,他不學等於0。你教的不好,他在認真學,效果也不好。

要有目標感,有結果思維。教育也如此。

對於作物而言,它的生長是有很強的一個使命感的,它就是為了結果。每天都在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每一天都在快速的生長,快速的變化。

而學生呢,也要給他制定相應的明確目標,讓他有很強的使命感、目標感才行。而且目標要具體化、階段化,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都要明確他學了什麼,他要學什麼,他要達到一個什麼效果。具有明確的一個目標和效果時,我們的教育才能落到實處,才會有實效。

……

這就是生態教育?是,但是對生態教育的解釋還不夠全面,上次的文章只是舉了一個生態教育理念的例子。

那什麼才是生態教育?可以說,生態教育是一種以生態的原理和方法來思考、解釋複雜的教育問題的理念和策略,是一種系統觀、整體觀、聯通觀、和諧觀、均衡觀下的教育,是一種互補共生、交叉融合、持續發展的生態關係,豐富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智慧,啟迪孩子的心靈,為幼兒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教育。

【這段文字,摘自網絡,作者不詳】,這段文字寫的真好!這就是生態教育!


如何告別課堂的沉悶、枯燥?新教育理念——“生態教育”?靠譜嗎

生態的意思,原本指的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的一種聯繫,一種複雜而密切的聯繫,動態的、均衡的聯繫,最終生物完成生存發展的使命。那麼,生態教育,便注重的是這種聯繫。也就是教與學之間要產生聯繫,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產生互動聯繫。動態的,指的就是相互之間有交流,充分的交流。

從上面的概念中,可以提煉出關鍵詞:“環境”、“聯繫”、“使命”!那麼,生態理念,或者生態思維,主要就是一種環境思維、聯繫思維以及目標思維。

總體而言,我大致總結了一下,生態教育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定把學生當成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

學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他有自身的思想、靈魂。生態教育要求教師面對學生的時候,首先要尊重、欣賞,要充分的瞭解學生,瞭解這個群體的特點和規律,以及個體的個性。生命都是有情感的,所以需要“愛”和關懷,需要責任和耐心。

2、一定關注環境、內外環境和氛圍的營造。

任何生命都是在環境中才能生存,受到環境的左右。人也不例外。所以,生態教育要求營造環境,氛圍,從內到外,有形無形的一種氛圍,讓學生融入其中。


如何告別課堂的沉悶、枯燥?新教育理念——“生態教育”?靠譜嗎


3、一定注重聯繫性,注重互動,讓學生的思想動起來。

生命和環境有著充分的聯繫,一刻也不停。如果一個生命與外界沒有了聯繫,那麼這個生命就終止了。生態教育,便要求教與學一定要產生聯繫,不然就是失效的。那些機械的,毫無生態氣息的,沉悶枯燥的課堂,就是教與學斷了聯繫,教師與學生斷了聯繫。如何讓教和學充分的聯繫起來,教師和學生聯繫起來,充分地動起來,這個是比較難的。

大家可以搜搜生態課堂的營造相關內容,這裡只講理念,不講操作了。因為很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還是要去努力做,盡力做。

4、一定要重視目標、結果。

所有的生命都是有使命感的,他們生存感強烈,目標感強烈,他們生存繁衍,為了更好的活著,有著很強烈的生存和擴張意志。比如上面文章說到的,禾苗作物每天都爭分奪秒地吸取陽光一樣,他們生命短暫,但奮鬥不止。生態教育,也希望能夠讓學生建立起這樣的目標感、結果思維。


如何告別課堂的沉悶、枯燥?新教育理念——“生態教育”?靠譜嗎

總之,生態教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理想的教育理念,雖然很難貫徹實行,但總是要去學習,要去建設生態模式的教育。就像我們現在的環境汙染、各行各業的各種問題,都會提出要建設生態環境、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經濟、生態管理等等,這就像一個理想,總要去努力,才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的教育也是一樣的,朝著生態教育的方向努力,相信教育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大家覺得是不是呢?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來探討!

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本號,我是小蟲大鵬。

口號:小蟲也有夢想,所以我也一直在努力,希望在這裡能和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