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的"中國小故宮"——大同代王府

面對代王府,沒有人不感嘆其恢弘壯麗,就如同我們面對北京紫禁城時,心靈著實被那份恢弘重重地撞擊了一下。

二百五十餘載的炫耀,琉璃吸納日月精華,大同城當年的輝煌,代王府佔了一半。

如今,是有雪的日子,代王府也是一派寧靜。承運殿簷角上的“仙人騎鳳”琉璃造像,端坐在大雪飄飛中,似乎有那麼一點“趾高氣揚”,無聲地詮釋著代王府的王氣和霸氣。雪停了,陽光破雲而出,在光暈的明暗變幻中,整個王府世界的雪白都愈發的沉靜。

極星門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裕門

2011年7月,萬眾矚目中,大同代王府復建工程奠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恢復的最大規模的王府建築群。

代王府承載的那段歷史,是大同長長的歷史鏈條中不可繞開的一段。復建代王府,是在不斷探究我們所走過的歷史,只有明白了歷史的來龍去脈,才能清楚未來的走向。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端禮門

雪中的

雪中的

承運門

經過數年復建,代王府中軸線主體工程竣工,琉璃將曾經的美好在日月天光下重現。

復建的代王府,基本保持了明朝代王府之原貌,全部工程竣工後,王府佔地面積將達17萬平米之多,俯瞰大同古城,3.28平方公里的空間裡,代王府無疑是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就規模而言,大同代王府幾乎是北京故宮的四分之一,但建築佈局與故宮大同小異,倒是比故宮早了近二十年。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崇禮門後

復建的代王府,孔雀藍的琉璃瓦鋪滿殿頂,並局部“點金(殿頂用明黃色琉璃瓦裝飾)”,氣派已不僅僅是琉璃的疊加了,一重浩大,又一重浩大,王權的排場在朗朗乾坤下次第呈現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飛簷

代王府始建於公元1392年,是代王朱桂在遼金兩朝西京國子監的基礎上興建,於1396年基本竣工,比故宮的建成還早24年(故宮是1420年)。

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左右,約為故宮的四分之一,被稱為“中國小故宮”。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王府內飾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王府“神獸”

雪中的

雪中的

雪中的

附:代王府圖

雪中的


文字:改編自大同市青年作家許瑋《大同有座代王府》

攝影:餘致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