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只能推荐一道家乡菜,会是什么呢?

资讯霸蛮


时间拉到1997年的夏天的某天,一辆大客车拖着从广东中山实习一年回来的某校学生。车子刚进人南昌长途汽车站就热闹起来,众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到还是南昌的空气好,还有的说平常在一起说南昌话没有觉得有什么,但刚停车的时候听到有的士司机用南昌话接客,感觉亲切无比,众人会意纷纷大笑。

这时有位同学大声说道:待会下车,同学们别急着回家,一起去吃南昌炒粉。

“好,好,好”,几个玩的好的同学异口同声的回应到。

我也补充到:早就盼着吃南昌炒粉,天天想,口里都淡岀味了。

在广东中山实习一年,厂里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但是厂里的大锅里炒岀来的菜永远都是水煮岀来的,一点油水都没有,吃了一年不辣的菜。打过工的我想都应该深有体会吧。更别提我们这帮从江西南昌去的人了,平常吃辣都不带眨眼的,你想想这一年有多想吃辣了。厂里有来自湖南,四川,贵州省份的工友,他们是长年在外打工的人,很有经验,平常自制辣椒酱,更有甚叫家人从家乡寄来当地特产辣椒酱吃,可把我们给馋的。

刚毕业实习动手能力差,每次想吃辣了,就厚着脸向湖南,贵州,四川的工友借辣吃,说下次还。这些工友还都十分照顾我们这些实习学生,都说,啥子哟,吃点辣椒还要还,你把我当成啥子嘛。哈哈,都是好辣之人,理解万岁。

为什么下车都说吃南昌炒粉呢?因为南昌炒粉在那个时候很好吃又方便又是我们能吃的起的南昌名小吃,关键能加辣椒沫。与同学互相道别后,我们七八个玩的好的同学在路边小饭馆,每人叫了两份南昌炒粉,饭店老板激动的大声应喝着,要肉还是鸡蛋炒。不约而同的大家说,要辣椒沫炒粉,辣椒沫最辣的,多加点辣椒沫。当时老板一脸问号,我说,只管辣,加不加肉无所谓。

现在想想当时那个场面,是我吃南昌炒粉吃的最激荡,最过瘾,最火辣的一次炒粉,辣的说不了话,辣的直吐舌头,有的还不过瘾,吃了四碗才心满意足。

虽然是为了辣才吃的炒粉,但南昌炒粉才是真正印入我们南昌人灵魂深处的一种美食,南昌人不论岀国岀外回南昌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小饭馆,嗦上一碗南昌炒粉,才算安慰到自己,不然会像没回南昌

故我向大家推荐来南昌记得一定要去炒碗南昌正宗的南昌炒粉,绝对五星好评,用南昌话就是绝杀无挡!





山水趣味小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吃饭,尤其是家里亲戚朋友来了,想露一手,这样吃的好,而且氛围也好,关系也会更加亲切,

前两天摘了一些自家种的四季豆,比较适合炖炒,尤其是搭配着肉类食物一起炖煮成菜,咸鲜适口,香软入味,好吃又下饭,在我家特别的受欢迎。要说这道菜我也算是从小吃到大,因为我老家在农村,是种菜的,门口有块菜地,我妈每年都会在地里种豆角,就是这种四季豆,到了收获季节的时候每天成熟的豆角特别多,那段时间几乎一天要吃两顿有豆角的菜,不过即使这么吃,也没吃伤了,反而更喜欢了。

我个人觉得炖豆角一定得有油有肉才能让做出来的豆角入味好吃,但是过多的油盐对人体身体健康却是不利的,正好冰箱里有平时炒菜切出来的肉皮,肉皮上还带有一些肥肉,用来炖豆角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就有了今天这道【肉皮炖豆角】,也是我小时候常吃的一道菜,不用额外放油,也不用放盐,鲜咸入味很下饭,好吃又好做,快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吧!

【肉皮炖豆角】

【原料】:豆角、肉皮、生抽酱油、葱姜料酒、冰糖;

1、准备猪肉皮和豆角,豆角洗净去豆筋,掰成小段备用,豆筋一定要去掉,否则会影响口感,还不好消化;肉皮洗净切成小块备用;

2、铸铁锅上火烧热,小火即可,把切成小块的肉皮放到锅里,因为这些肉皮有些是肥肉的,所以小火煎一煎,把油脂煎出来,所以不需要另外放油;

3、把油煎出来以后,再倒入生抽酱油和葱姜料酒,盖上锅盖,小火焖煮5分钟左右;

4、再把豆角放进锅里,翻炒均匀,豆角遇热后会有变色,如果锅里水分不足,可以适当添加少许热水,一定要放热水;

5、盖上锅盖,小火炖煮约6分钟;

6、其间可以打开锅盖,给豆角翻翻面,我用这个锅炖豆角有个好处,就是这个锅厚,盖上锅盖以后,热气可以在锅内循环,使食材容易熟,特别入味;

7、加上几粒冰糖,翻炒均匀,盖上锅盖,继续炖煮3分钟左右即可,中途可以打开锅盖,用锅铲把食材翻一翻,使其均匀入味,这道菜就做好了。

香喷喷的肉皮炖豆角就做好了,不用放油,不用放盐,做法简单,好吃又下饭,上桌不到五分钟,就被光盘了,特别香哦!说了这么长时间,不过是同大家探讨菜品罢了,分享美食也是很开心的,各位“小吃货们”有福了!如果您也喜欢,不如动手试试吧!


大洪九世


安徽的香肠,真是我的心头挚爱,力荐力荐!

香肠里有年味儿和小时候的味道。记得,小的时候,只有到过年,才会有香肠吃哦!快过年的时候,奶奶会把准备好的肥瘦相间的肉,在菜市场打成碎状,然后把猪肠子和打碎的肉带回家,肉馅需要加入料酒、盐、糖等佐料,再把雪碧或是可乐瓶子的头部减下来,瓶口位置绑在香肠的一头,再把另外一头用线绑紧,灌满肉之后,再按照比例,把香肠用线一截一截地绑紧了。

然后,把做好的香肠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晾了一两天以后,再用牙签把香肠扎上洞洞,以便透气。等香肠比较结实了,千万不能太干了,香肠就可以食用了。

一般把香肠放在煮的米饭上蒸,待米饭熟了以后,把香肠拿出来,冷得不烫手了,就可以用刀切片了。

关于安徽的香肠,真的有小时候的味道,能够吃到童年的回忆,那个儿时的年味儿!




食色控888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让我推荐一道家乡特色菜那我一定要推荐这道,苏北大杂烩。

我们那边家家户户家里做席办酒席的时候必须的一道菜,每次上桌都是一扫而光。

里面菜品类很多,但是味道超级好。

里面有: 鹌鹑蛋,肉皮肚,笋片,木耳,火腿片,鱿鱼,鸡蛋做成的蛋皮切块,青菜🥬还有我们特色的鸡糕。

超级好吃的一道菜,推荐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我们淮安当地尝尝[黑线]只有家乡的材料齐,味道才够正宗,在外地也有做苏北菜的菜馆,但是味道就是没有家里的好。

夏天我会自己在家做仿版,用丝瓜,鸡蛋和超市买的一种涮火锅的丸子,搭配馓子,味道也是很不错。很鲜很好吃,每次都是做一大碗,我侄儿过来我都特意做,很挑食的一个小家伙却很爱吃[得意]

后期会更新视频,想要看具体做法的关注我哦!关注我做饭不迷路[憨笑]

附图是我刚学做饭那会做的一人时午餐



毛球麻麻呦


大家好,我是安徽八宝,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安徽阜阳太和土生土长了30年,太和县城不大,好吃的美食也不少,各地的特色小吃也越很丰富,陕西的肉夹馍🥙,河南的烩面,兰州拉面,回民烧烤,韩国烤肉,当然也少不了西餐和寿司🍣料理……但如果问我家乡的味道,我首先想到的是香椿炒鸡蛋。

太和贡椿很有名,可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儿时的味道。作为八零后,小时候的零食和玩具并不如现在丰富,那会和爷爷奶奶住的老院子周围种满了香椿树,每到暑假快要来的时候,就开始惦记着春芽成熟,满心欢喜的蹲在那看着爷爷自己用竹竿和铁钩做成摘椿芽工具,然后兴冲冲的看着一大把一大把春芽落在脚下,装满一个小框,载着收获的春芽得意洋洋的交到奶奶手里,井水冲洗干净,切成小段,拌上鸡蛋,加点盐,锅里烧油,快速变成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嫩嫩的椿芽裹着金黄的鸡蛋,别提多美味了!剩余的春芽,奶奶就简单的涂上盐腌着,想吃的时候随手捏上几根,就很下饭……

初一那年奶奶离开了,后来的椿芽鸡蛋总缺少点什么,可能是奶奶👵的味道,工作第一年爷爷生病去世了,以前的老院子荒废了,前两年回去发现春芽树不在了,老妈说是院子新主人盖房子给砍了,突然觉得对爷爷奶奶的念想被人剥夺了,一个人现在院子前呆了很久,仿佛还能看到听到那个叽叽喳喳跟在爷爷奶奶身后捡椿芽的小屁孩……

每年的暑假,都会买来很多的春芽炒鸡蛋,就像当初奶奶教我怎么做一样,切小段,拌鸡蛋,加盐……儿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安徽八宝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老家山东日照莒县,莒县以前属于临沂,92年划分给日照。我们的家乡有很多名吃比如豆沫子、塌煎饼、糁等……如果只能推荐一道的话就是煎饼卷大葱了,现在正是吃小鲜葱的季节,过两天葱骨朵一开花葱就老了不好吃了,从园子里刚拔出来的小葱抹上点大酱卷煎饼吃。真的比肉都好吃。



欣欣一家子


在我们大东北那嘎的,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农村各家都会自己腌渍一些酸菜已备冬天食用,我顺便把腌渍酸菜的方法也介绍一下吧:我们自己家种的大白菜挑选一些适合腌酸菜的,拿到阳光底下晒,待到白菜叶子稍微有点发蔫,倒入开水烫一下,然后捞出备用,我们家有一口大缸(腌酸菜专用设备)把菜一层一层放入缸中,注意⚠️放一层菜撒一层盐,直到把所有的白菜都放进去了,最后找出我家一直压缸神器−一块洗干净的大石头,这时所有的工作都已完成,就等着吃酸菜了。


既然有酸菜了那就可以准备我们大东北的特色美食杀猪菜了!

准备食材:

酸菜适量(我家是一棵酸菜),血肠,五花肉,猪心,猪肝,护心肉。

调料:大葱,姜,鸡精,十三香,大料。

第一步:把酸菜清洗一下,血肠,五花肉,猪心,猪肝,护心肉全部切好备用,记得葱姜也要切好哦。

第二步:起锅烧油,油热放入五花肉翻炒一下,炒出香味放入葱姜,接着倒入切好的酸菜,记得一定也要把酸菜煸炒一下,这样会更好吃。

第三步:酸菜炒好以后加水,一定要没过酸菜,此时我们可以调一下味,放入鸡精少许,十三香和大料。

第四步:水开放入猪心和护心肉,由于猪肝和血肠容易煮,我们稍后再放。小火炖它,半个小时以后放入猪肝和血肠(买来的血肠都是熟的)十分钟左右即可出锅了。

富含满满抵御寒冷能量的杀猪菜就做好了,如果你也想吃,那就做起来吧!


葫芦岛麻辣大叔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我家乡的菜有很多,知名的也有很多,像狗肉,地锅鸡,煎饼,水煎包,辣汤,凉皮等等,要是让我推荐,我肯定推荐冷面,此冷面和市面阿航的朝鲜冷面不一样,从小就很喜欢吃,每次回到老家就会喝几碗

谢谢



一颗树先生


远在甘肃西北的敦煌,闻名世界文化宝库莫高窟,飞天的故乡,而家乡的味道自然带有浓浓的乡俗民情。

今天我推荐的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面食的做法【拨疙瘩】。

这道起源于民间的小吃,当时农村没有煤炭取暖或烧火做饭,每年到戈壁滩刨红柳根,用来取暖做饭。

出去打柴的人几天都回不了家,自带干粮面粉和锅,途中生火做饭,就用现场的水和面粉和面,用红柳枝条将面糊沿着碗边拨入开水锅中,形如“小鱼”,两头尖,中间粗,然后煮熟捞起拌着咸菜就是一顿美食,俗称“拨疙瘩”。

如今,不仅在农村农忙时节,也可以吃饭这种方便快捷的面食,一个碗,一根筷子就能解决的面食,而且慢慢演变成一道菜品,酒店,餐馆以“拨疙瘩”为主衍生的各种美食,比如【羊肉焖疙瘩】,【鸡肉焖疙瘩】,【炒疙瘩】。

您吃过这样的美食吗?

小伙伴们还有什么地域特色的美食吗?一起分享吧

喜欢就留言或加关注,每日分享烹饪小妙招


申晓厨


作为印尼侨眷,为不让归侨饮食文化失传,推荐一般饮食店餐馆里没有的一道菜。

菜名叫lempah,轮巴。

小时候,放学回家经常能吃上外婆煮的一大盆的杂锦菜,在那时候物质贫乏,没有虾,用的是咸鱼或者巴浪鱼干、虾米代替,也没怎么舍得放油,那时候外婆可能想吃的就是想念家乡的味道吧。

现在不愁吃了,偶尔妈妈还是会煮上一锅,配上辣椒酱,可以当饭吃上两碗,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