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個案舉例

8歲的強強(化名)上課不注意聽講、多動,做作業拖拉,只要老師不發覺,就會時不時地和前後左右的同學講話,有時被老師發現評批之後,又很快舊習重範。很多其他同學的家長找到老師反映,說強強這樣做不僅擾亂課堂秩序,更會影響自己家的孩子正常學習,並要求老師將強強調到班級最後一排,單獨一個人坐在角落裡。

後來,老師採納了家長的建議,可是,強強依然是“我行我素”,上課時照樣安靜不了,小動作多,甚至撕本子上面的紙揉成團去砸其他同學,下課的時候經常和同學在一起追逐打鬧,互相推鬧,根本無危險意識,直衝直撞。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後來,學校懷疑強強有多動症,建議父母帶強強去醫院檢查。就這樣,強強被父母帶到了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發育行為科蘭墨赫主任通過多動症量表篩查,注意力、記憶力檢測評估,以及檢測儀的精準檢測,最終確診強強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蘭主任針對強強的症狀表現和檢查依據,為其制定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住院治療一週後,強強的多動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現在正在進一步康復治療中。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在3月9日下午3:30開播的“六一健康快報”直播課堂上,蘭墨赭主任說:“真正讓一部分兒童青少年走進醫院就診的原因,是學習狀態出現了問題。我在臨床中發現,小學1-3年級是孩子患‘多動症’的高峰期。” 蘭主任指出,有一部分患病孩子智商很高,上一、二年級時每堂課專注時間不長,也能學到一些知識,靠著聰明還能勉強跟上學習進度。一般到三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會顯著下降。這時如果再不就診,到了六年級和初中,孩子會面臨更嚴重的問題: 容易沾染壞習慣,比如沉迷網絡、吸菸、喝酒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當期直播課堂的主題是《多動症的判別與有效治療》,由廣東六一兒童醫院發育行為科主任、主任醫師、臣字門學術流派第七代弟子蘭墨赭主講,他也是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婦女兒童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診治兒童青少年各類神經心理行為問題,採用中醫藥方劑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注意缺陷、多動抽動、精神發育遲滯、焦慮抑鬱、情緒障礙、厭學,遺尿症、癲癇、腦發育不良等病症。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1 多動症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當孩子患上一種名為“注意缺陷及多動障礙”(以下簡稱“多動症”)的疾病時,許多家長還矇在鼓裡。表面上看,孩子只是好動、坐不住,甚至顯得比其他孩子更加聰明伶俐,在傳統觀念中,家長誤以為這是孩子的“天性”。

在醫學上,多動行為的背後是注意力無法正常集中,多動行為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控力的增加而減少,但注意力上的缺陷很難緩解,這可能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可以判斷他們是否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上幼兒園的孩子能不能專心聽家長講一段故事;孩子畫畫的時候,會不會不自覺地把目光從畫紙轉向筆尖;做練習題是不是總拖拖拉拉完不成……

還有的孩子會沒有輕重地招惹同學,削鉛筆時可能隨手就在同學身上畫上一道;受不了課堂紀律的約束,跟老師、同學都相處不好;時常打架被請家長……“多動”是注意力缺陷表現出的一個維度,在患者的學習、生活中還有許多細微的表現。

2018年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一篇文章顯示,中國兒童的“注意缺陷及多動障礙”總患病率為5.6%,亞組分析顯示男童患病率7.7%,女童患病率3.4%。錢英介紹說,而正式就診的患者不足1/3,就診後接受正規治療的比例更低。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2 如何判別多動症?

少兒多動症在醫學上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的簡稱叫ADHD,多動症是兒童和青少年期間最為普遍病情的心理障礙之一。

多動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衝動和學習困難。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

2、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遊戲,常常丟失東西。

3、衝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衝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

5、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3 多動症的病因

1、遺傳:家系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後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菸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後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父母關係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鬱症,父親有衝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癮,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症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4 多動症的危害表現

1、對少兒的危害:輕微多動症只是在學習上不能專心,不能主動去學,造成學習成績下降;在行為上不能自控,表現為不服管束,被人歧視。重症多動症兒童則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不能跟班,難以讀完小學及初中。在行為上惹是生非,干擾他人。隨著年齡增長,因無法自控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發生打架鬥毆、說謊偷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對家庭的危害:多動症少兒學習不僅成績較差,還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常常被老師叫去批評,使家長又羞愧又惱火,回家後便對孩子進行責罵、棍棒教育。有的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影響家庭和睦。

3、對學校的危害:在學校裡,多動症少兒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打架鬥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即使老師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5 如何預防多動症的發生?

1、要倡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選擇配偶時要注意對方是否有癲癇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適齡結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過於晚婚、晚孕,避免嬰兒先天不足;有計劃地優生優育。

3、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的機會,應自然順產,因為臨床中發現多動症患兒中剖腹產者所佔比例較高。

4、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寧,謹避寒暑,預防疾病,慎用藥物,禁用菸酒,避免中毒、外傷及物理因素的影響。

5、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度過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龍。

6、注意合理營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7、儘量避免孩子玩含鉛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將這類玩具含在口中。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6 家長要避免哪些錯誤認識?

1、認為極力壓制孩子可以讓孩子不多動:有些家長對多動症患兒進行大聲批評、罰站等過激行為,這樣不但不會使孩子少動,反而加重孩子心理的障礙。孩子自制力差,我們要給予關愛,避免孩子再出現其他的心理問題。

2、認為多動是孩子精力旺盛,心情好: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精力旺盛,才會比別的孩子動的多。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孩子的多動是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要讓孩子多學畫畫、摺紙,培養孩子靜下心做事的能力。有進步,要多表揚。

3、多動症等同於抽動症:多動症的患兒是不會抽動的,這是不同的疾病,抽動症大多是小一點的孩子,不要混淆,引起更多害怕的心理。

4、覺得孩子大了,就自然會好了: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大一點後,也許多動症會減輕,但是多動症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會出現反社會的衝動性行為,比如犯罪,也可能成為情緒不穩定的人。所以,要多多預防和儘早治療。

5、寄希望於食療:多動症是一種疾病,不要回避,只靠食療是不行的,要及時帶孩子就診。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怎樣來幫助多動症的孩子?讓他們走出困擾,擺脫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的壞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醫生,老師和家長達成共識,療育結合共同解決。

一旦發現孩子有多動症行為,就要及時帶孩子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測、評估,並進行進一步的確診。在治療和康復的過程中,醫生、家長、老師要與患兒共同合作,針對每一個孩子,制定適合多動症孩子的個體化的治療、引導、教育、康復方案。

教師、家長可對多動症的孩子進行適當的讚賞和懲罰,多進行鼓勵、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多動症的孩子多結交朋友,正確引導其他同學給多動症的孩子進行學習輔導,營造良好的課堂與課後的環境,通過體育鍛煉幫助多動症的孩子釋放其過剩精力。

多動症的治療措施主要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其中APS生物調序微生態特色療法作為新技術,在治療上有新的突破,目前,該項技術在廣東省僅有廣東六一兒童醫院擁有。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APS生物調序是一項生物基因治療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合了分子基因學、臨床生化學、分子遺傳學、經絡學、神經交叉學、陰陽平衡理論及全息效應,在兒科疑難疾病治療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尤其對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和發育行為疾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臨床效果。

據臨床統計,接受APS生物調序微生態療法後,約有超過8成的患者,在絕大部分關鍵指標上均取得明顯改善。這項技術風險小、痛苦小、費用相對較低,在中國關工委“六一健康快車”項目醫院,APS生物調序微生態療法被廣泛應用到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等治療領域,引起了學術界醫學專家的關注。專家一致認為,APS生物調序微生態療法的方法先進、效果突出、優勢明顯,在治療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等方面獲得了新的突破,經胡亞美兒童醫學研究院和上海六一生物醫療技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數十位專家教授臨床認證,一致認定為目前先進方法。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08 家長困惑

家長一:我家孩子從小就好動,調皮搗蛋,起先沒有在意,但上學後老師說他在上課的時候從來就沒有坐好聽課,老是動來動去。請問這是多動症嗎?

蘭主任:首先要搞清楚孩子是有多動傾向還是有多動症。前者其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調皮”孩子。而後一種,是由於額葉發育不良引起的,一般來說破腹產的孩子比較容易的多動症。如果擔心的話,最好去正規醫院找專業醫師尋求幫助。

在醫生診斷之前,千萬不要亂給孩子扣上多動症的帽子,否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家長一:老師反映我家孩子有多動症,上課不聽講,學習困難,隨便走動,和其他朋友相處不好等等,我很是著急,不敢相信我家小孩有多動症,我想問一下多動症都有什麼危害呢?

蘭主任:多動症的危害具體表現為任性、倔強,情緒易衝動而缺乏自我剋制能力,在集體生活中不合群,好與人爭吵。

行為幼稚或怪僻,行為無目的、貪玩、逃學、打架、甚至說謊、偷竊等,往往雖教育也無濟於事。少數病例成年後,還留有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陷。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該多掌握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以便於在發現病情時,能夠得到及時的調節,把持一種平和的心態,樂觀的看待疾病,避免帶來更大的危害。

家長三:我朋友的小孩基本沒有時間是安靜坐著的,根本就坐不住,並且很淘氣,不聽家長的話。請問多動症都有什麼表現?

蘭主任:多動症又叫“注意缺乏多動障礙(ADHD)”是兒童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學習障礙及適應不良等。引起兒童多動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環境因素、家庭和心理社會因素等等。可以給孩子做體格檢查、精神狀態檢查、智力粗查等相關檢查後才能明確診斷。治療上根據患兒及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干預方案,藥物治療也可以短期緩解部分症狀。

多動症的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多動症的孩子從小就比較難帶。有的母親回憶,孩子在胎兒時期胎動就很歷害,出生以後更顯得活潑,不安寧,手腳亂動甚至在吃奶時候也不安靜,餵養困難,老哭,難以入睡。睡著以後又易醒,早晨醒的又特別早;有的則是睡的很死,難以喚醒。但醒來就立即要起床。學走路時也是慌張跌倒。

多動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壞?家長意識到了,孩子才有“獲救”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