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生,准确说是一个30多岁的老男人,普通本科毕业,有家庭有工作,在当地一家上市公司做管理层,工作还算安稳,工资水平在当地也还凑合,如果要按大部分人的逻辑,这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老男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公司上班,五险一金稳定地交着,到老了可以混个退休工资,回家抱抱孙子享享福,还折腾什么呢,因为论财力、论学历、论背景,无论论什么,也都没什么资本。

可是剧情往往不会朝着我们大众想的这么发展,因为这个老男人认为30多岁的男人,还很年轻,就算人可以老,但是心不能老,所以这颗不甘平庸的躁动的心啊,驱使着他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了之前的那个公司,那个既安逸又熟悉的圈子,竟然投身到了身边人都认为很不好做的行业,那就是保险业。

故事讲到这里,我想大家都能猜到这个30多岁的男人是谁了吧?对,正是我,一个84年面带忠厚的保险经纪人,写文章还总是自称老王的这个男人,今年正好是本命年,所以原谅我,这篇文章我竟然选择用了红色背景。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听"过来人"的话?


回想自己进入保险行业的种种,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逐步的去落实,老王身边出现了无数的"过来人”的提醒与告诫,有朋友、亲戚,当然,还有老王的妈妈,因为老年人总是认为固定工作是最稳定的,所以,我妈也不例外,记得当时把这个想法告诉她的时候,她虽没张口反对,但是却一直在念叨,多么稳定的工作,就这么不要了?卖保险是那么容易的吗?对此,我想老妈当时是保留了极大地意见的。


无奈我从小并不乖,因为父亲去世的早,所以我深知自己成长的路上没有依靠,一向是我行我素,自给自足,无论是工作还是结婚,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经济上,从没让家人为我操过心,所以这次我依然是这样,认定的事情就去做,开始之前再多的顾虑都是无用的,一件事做成功了,别人都会说你做事果断,做失败了,别人也都会说你做事武断,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你认定了,就用心去做,过后一定不会后悔,如果认定了,但是没去做,那么你一定会后悔,因为越往后,年龄越大,我们试错的成本也会越高,我真的不敢想象,倘若我依然在之前的公司继续工作,到了40多岁,我会不会有中年危机,我想一定是会有的,因为我之前那个行业,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多半工作是一些体力+简单的脑力劳动,年轻人反而做得更出色,越老反而越不吃香。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2014年的我,多么有朝气~)

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


进入这个行业,我也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我深知,以我的现有能力,高新科技的行业我肯定是进不去了,但是我做事有一股冲劲,有感染力,逻辑能力也还可以,爱学习爱写作,也喜欢与人沟通,那么,在我看来,保险行业是适合我的,可以给我一个舞台去发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找一个靠谱的公司了。


最后,我选择了明亚保险经纪公司,而不是传统的保险代理公司,当然这也是经过我多方考察的结果,具体的文章在我之前 《失踪之后……》 一文里有详细描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进去阅读。


在考察期间,与我的引荐人经常沟通,断断续续沟通了两个月左右,问了他很多问题,他也一次次不厌其烦地一一给我解答,因为当时明亚没有河南分公司所以一直没有入职,但是始终拿着自己手里有限的材料不断地学习保险知识,后来有一天,突然老师告诉我河南有分公司了,而且第二天新人班就要开始,问我要不要明天去参加新人班培训,当时已经是傍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立即订票连夜坐火车去郑州先住了下来,等待参加第二天的新人班培训,这就是老王一贯的作风,考察一件事情,哪怕是用上三年,但是既然决定好了,那就立刻马上去做。


慢慢地,2019年一整年下来,服务了很多客户,也经历了很多,其实这世界上哪有轻松又赚钱的工作,保险行业也不例外,别看保险的招聘广告上经常写什么轻轻松松,年入百万,那都是营销方式而已,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做好,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经营去深挖。


自从进入这个行业,我一直不断地研究保险知识,死磕保险条款,有时候一天用来听课、看书的时间就能达到12个小时之久,仿佛回到了高考时期……无论任何公司的保险产品,到了我手里的我一律要翻来覆去搞个明白,对于核保、理赔事宜也是竭尽所能地搜集资料,去学习去记录,对于向老王咨询的客户,打电话一聊1、2个小时那是家常便饭,为了配合客户时间,冬日夜晚顶着零下的温度去见客户也是从不迟到,因为家里有小孩子白天太吵,思绪无法集中,不知道多少次都是熬夜写文章,等写完再抬头看看表,已经凌晨三点半~


付出一定有回报,保险行业也是一样,我敢保证,只要你努力,踏踏实实去做,实际回报给你的比你想象的还要多,目前我们国民的保险意识与日俱增,保险的红利时代其实已经悄然而至,但是在我们目前庞大的代理人中,能称得上专业的人士,占比是极少的,但是老王在客户的赞许里,经常会听到这个词,本身就是对一个保险从业人员最高的评价,接下来,老王会关注其他金融产品,比如股票、证券、信托等,因为那些能做家庭全金融资产配置的金融者,更是屈指可数,这点也是老王以后要努力发展的一个方向。


回想这一年的收获,确实满满,不但经济上的收入远超之前工作的几倍,因为老王有一部分是线上业务,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所以,由于业务的原因,2019年里,我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其他城市,上面的火车票也仅是部分的积累,大致算了一下,平均每个月出差3次是少不了,这一年,老王见了很多客户、同学和老友,当然,也吃了很多美食、喝了很多好酒,在11月份又陪着客户去了趟香港进行了七日游,如果是在之前的公司,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无论是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不可能实现的。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从左至右:广州塔、香港维多利亚港、北京庆典、上海东方明珠、上海南京路、香港皇后大道)

当然,既然自己的足迹都遍布了大江南北了,那么加之长期不懈地努力,那么成绩的取得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至于所到之处吃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对于一向热衷于美食的我,简直人生一大快事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文章写到这里,既是老王对这一年的历程回顾,也是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不要太相信那些“过来人”的经验既然自己已经决定了,那就去行动。也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某种偏见,因为这种偏见一定会随着你取得的成绩而烟消云散,只要你认定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事情,足以。


所谓的“过来人”,一定是在这个行业没能长期留存下来的人的失败之谈,我们为什么要去听这些为失败找来的借口呢?虽然从表面上看,像是在为你着想,其实是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又甚至是对自己不努力的一种自我解嘲,而你若是相信了这些消极的话,你或许已经失去了一次自我增值的绝佳机会,“过来人”的建议值得一听,但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主见。


那么,再深一步讲,为什么有些人会失败,为什么保险行业淘汰率那么高呢?因为各家公司现在几乎都是没有无责底薪的,也就是说,混日子是混不下去的,这跟你在其他行业不一样,无论个人能力大小,也无论什么业绩,反正到日子多多少少是有薪水领的,所以很多公司也就留存了很多混日子的人,其实这些人的职业生涯早已经结束,相当于也已经被公司淘汰了,只是数字上体现不出来而已。所以,无论哪个行业,都是有少量精英,和大量的混日子的人,只是保险行业把这些混日子的人淘汰掉了而已。在老王看来,精英其实是一种工作态度,精英的人无论去到哪个行业,极大概率还是精英。


最后,老王要感谢2019,让自己有了一次人生的蜕变,也要感谢这一年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物,见证了我的进步与成绩,同时,也欢迎更多的新朋友加入我们这个行业,经过此次疫情的影响,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终会战胜病毒,硝烟褪去,广大民众们是否会领悟到世事多变,而考虑为自己入手一份长期的家庭风险保障呢?我想,很多的人是会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热情又专业的人士加入,并肩作战,来一起为客户带去保障,带去一份安宁与从容。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经验,或许并不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