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学史》的讲义中,对《水浒传》评价很高


在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讲稿中,对《水浒传》这部小说评价很高。文章的标题笔者采用了《忠义水浒传》这个略显原始的书名,要突出的就是《水浒传》的核心理念。及时雨宋江将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无论是文本读者还是影视观众,都难免会觉得这是侠义对皇权的妥协,记得98版《水浒传》中宋江的扮演者李雪健老师,没少因为自己接演的角色而遭人非议。

在今天人文至上的环境里,珍视生命、平等博爱成了毋庸置疑的信条,这当然是社会的进化,没必要去否定它,但基于这种大而化之的道德观就来指责《水浒传》灭绝人性、残忍嗜杀这就真是鸡蛋里挑骨头了,或者说是不知古人安身立命的难处。


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宋公明,既有心机城府,活得又很复杂无奈


本人以为,一种良性的文学鉴赏,一方面要看到古典文学中,直到今日也应该被珍视的高贵品格,正如《吕氏春秋》所说的“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另一方面古人毕竟是古人,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和善,或者说像今人一样,堂而皇之地拿着普世价值观来做圣人标榜。《水浒传》要描写的是,一众好汉在不平之世要谋求个生存之道,杀戮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原始手段,霍布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自然状态下的战争,这话说的虽不讨喜,但却很实在。

《水浒传》中的忠义,是一种写实的描写,宋江要忠义的名声,就要真刀真枪为大宋朝廷卖命来换得,说白了忠义是朝廷给你的一个褒奖、一个评定,可以说是荣誉,但绝不是什么品德。李雪健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得有道理,宋江想让弟兄们有个好归宿,不想到死都背着个贼的名声,依个人愚见,宋江作为基层胥吏,经历过官场的恶作,并且他自己也深谙此道。宋江或许真就知道弟兄们招安之后,可能没个好结果,但宋江的底线是,只要洗脱了贼的污名,那就是最不坏的结果。

像乡绅晁盖、塾师吴用,在他们身上所反应的,其实就是地方上识文断字,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豪强之徒与大宋朝廷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如果不发生智劫生辰纲,晁盖、吴用在大宋官媒中的形象,也应当是保境安民、高台教化的感动宋朝人物,人做到这样,也就算合了忠义之道。


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替天行道”的大纛旗,已经明确说出了地方豪强的行动纲领,他们并非像方腊一样起义造反


梁山好汉可以抢钱、抢粮、抢娘们,但绝对不能抢地盘,因为就农耕社会来说,土地是朝廷获取税收来源的根本途径,抢了地盘等于和朝廷撕破了面皮,梁山好汉终究还是属于不怎么好惹的地方豪强,而不是公然造大宋皇朝反的起义势力。地方豪强的不好惹,在于征讨成本过高,宋江三败高俅,两赢童贯所凭借的就是这份地利优势。一旦宋江转投官军,地利优势消失不见,远征方腊反主为客,即便己方猛将如云,其伤亡之惨也足以令人揪心。古时的皇权虽然强大,但真没强到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地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只是儒学的宣教手段而已。


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98版《水浒传》中的英雄群像


很多人指责李逵杀人不眨眼,残酷杀害小衙内,因此就厌恶起了《水浒传》这部小说,甚至不允许未成年的孩子去看。其实这真有些因噎废食,因为《水浒传》作为一部才子书,根本就不是给孩子看的,读懂才子书的前提,就是要到社会去历练,去遭罪。将《水浒传》定为才子书的,是明末清初反抗意识强烈的学者金圣叹,这里对“才子”的定义,不是温润如玉、才思敏捷的俊俏公子,而是勇于打破时代成规的文学冒险家,才子书在同时代人看来,无疑是出格的。《水浒传》中李逵嗜杀不假,可暴力恰恰是人最原始的潜能,李逵背母同样是眷恋母系氏族的原始记忆。李逵杀害小衙内,被视为残忍,而李逵得以随着宋江博取个忠义的名声,靠的不还是嗜杀和残忍么,同样是杀戮,只看你为谁去杀。

安身立命不易,杂谈《忠义水浒传》

听潮而元,见信而寂的鲁智深,在坐化时刻所说的偈颂,可谓大彻大悟


佛家来看,这就是人生的无常,这就是世间的有漏皆苦,面对这种苦处,你逃避和诅咒都是没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砥砺自心,残酷面对,心如铁石,亦如止水。文末,援引花和尚鲁智深圆寂时的偈子,作文通篇文章的总揽:“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