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聚焦脫貧故事,《一個都不能少》等20餘部電視劇忠實記錄脫貧路上的櫛風沐雨

鏡頭聚焦脫貧故事,《一個都不能少》等20餘部電視劇忠實記錄脫貧路上的櫛風沐雨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衝鋒號已吹響。時代主旋律下,一幅孕育良久的熒屏長卷也到了攻關階段。

3月16日,《一個都不能少》將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開播。這是今年第一部與觀眾見面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之後的播出表上,中國電視劇還將以更多真摯作品回應時代的重大主題,向世人講好“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3月10日下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召開網絡視頻會議,推進20多部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和播出調度工作。

重點劇目中,有創新類型的時代報告劇《脫貧十難》;有展現福建寧德“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山哈鬧海》;有聚焦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湘西紀事》;還有取自“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雪線》《楓葉紅了》《花繁葉茂》等。

脫貧攻堅正在啃最難啃的硬骨頭,相關電視劇創作亦如此。受疫情影響,一些劇集的進度被迫延後,正在安全前提下復工復產搶時間。會上,全國的製作單位、相關機構、播出平臺代表紛紛表示,將加緊製作、審查、播出進度;同時也注重在疫情期間進一步打磨細節,爭取把無數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脫貧故事更好地呈現給觀眾,給當下戰“疫”戰“貧”的人們鼓鼓士氣。

組織者、創作者、平臺方從各自崗位出發,努力奔赴同一目的地——用一部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作品,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脫貧路上的櫛風沐雨忠實記錄;為脫貧實踐背後的億萬人民和黨的十八大以來290多萬名扶貧幹部留下群英像;也為正奔跑在小康社會“最後一公里”的所有人積蓄以尺寸功積千秋功的精神動力。

從“弱鳥先飛”到“精準扶貧”,多樣的中國方案點亮劇集的核心競爭力

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樸素的願望。所以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開始了扶貧工作。可曾有一段時間,全國的減貧遇到瓶頸,戴貧困縣帽子的越扶越多。這一態勢何以扭轉,我們又為何有信心在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那一個個被中國大地銘記、為世界減貧脫貧事業做出貢獻的中國方案,便是答案的一部分,也是這20多部劇的核心競爭力。

畲族人管本族青年叫“山哈”,《山哈鬧海》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福建寧德的畲族青年。上世紀70年代末,雷恆水是需要關照的特困戶,故事尾聲,他不僅個人脫貧還帶領畲漢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劇情的精髓“因地制宜,弱鳥先飛,精準發力,滴水穿石”,正是烙印在福建寧德山海間的滾燙記憶。在《山哈鬧海》項目總負責人張衛看來,脫貧路上的寧德樣本和海洋文明、閩商文化,民族大團結場景,共同鑄就了新劇的根本氣質。

《湘西紀事》虛構了一個邊城縣,以土家族苗族群眾的脫貧經歷詮釋精準扶貧戰略思想。主創不僅從“精準扶貧”理念的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汲取靈感,還把湖南全省的實踐融匯其中。劇裡主角有個隱藏的前傳,其父也曾是名扶貧幹部,不幸在修隧道時意外犧牲。對他來說,扶貧工作是繼承未竟的父志,更是在新時代黨的領導下走通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新路。

貴州黔北地區,一個楓香鎮,十里不同天。“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的生活狀態。”《花繁葉茂》拍出了鄉親們的獲得感:自然風光旖旎的花茂村,在修路後打出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遊品牌、農家樂品牌;植被珍稀的紙坊村,養蜂成了科學之選;在大地方村,不合格的煤礦被關停後,村幹部找到中草藥種植作為優化後的產業。

取材浙江下姜村的《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描述在致富路上汙染嚴重的窮山惡水蛻變為美麗鄉村的過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那兒初現雛形。

一方水土有一方的故事,每個脫貧故事的背後都傾注著頂層謀劃、中國智慧。而電視劇創作視野也隨這些實踐中來的創新扶貧舉措逐步打開。

貧困之態、扶貧之難、脫貧之志,酸甜苦辣裡展示世所罕見的奇蹟誕生之路

《一個都不能少》從易地扶貧搬遷講起,“一肥一瘦”兩村並一村,理念差製造戲劇張力,也是現實中脫貧難點之一,呈現的是脫貧之後不返貧的可持續發展命題。《楓葉紅了》的發生地曾是貧中之貧。內蒙古科右中旗,生態環境脆弱、沙化嚴重。劇裡的扶貧幹部,從挨家挨戶上門精準識別幫扶對象,到改變粗放的生產經營方式,引入合適的經濟作物提升產業,多管齊下,這才摘下戴了30餘年的貧困帽。

一部劇能展現的雖只一角,但連綴起來是幅恢弘長卷——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使得國內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七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

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絕不是輕輕鬆鬆取得的,如今脫貧攻堅戰的總攻更是沒有退路和彈性的硬仗。廣電總局策劃指導,江蘇牽頭承製,時代報告劇《脫貧十難》就是要把精準扶貧政策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取得實效的艱難過程告訴觀眾,把一路走來的主要難題和盤托出。因為脫貧攻堅奔小康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終究要讓所有人理解扶貧大義、瞭解肩上重任;勝利在望未全功,也終究要靠所有人在緊要關頭繼續辛勤奮鬥、創造實幹。《脫貧十難》初定了十個“難點”故事,易地搬遷離鄉難、產業扶貧延續難、扶貧幹部樹威難、脫貧不易脫身難、愚昧意識根除難、城市幹部融入難、教育扶貧扶智難、誰是真貧識別難、面對懶惰扶志難、考核檢查過關難。預計今年第四季度,這部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小人物反映大時代、小故事反映大道理的時代報告劇將與觀眾見面。

貧困之態、扶貧之難、脫貧之志,當酸甜苦辣在劇中交織,“世所罕見的奇蹟”將有直觀而感性的體現;觀眾也更能掂出這話的分量——“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幫助那麼多人脫貧”。

動真情、講細節,讓一位位用“辛苦指數”換“幸福指數”的人物走進民心

有組數據振聾發聵又觸目驚心。黨的十八大以來,290多萬扶貧幹部奔赴戰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帶領群眾實幹脫貧;沒有硝煙的戰場上,700多名扶貧幹部倒在一線,用生命兌現黨旗下的誓言。

《湘西紀事》有清晰成長線的人物共16個,多嗎?編劇王成剛講了個細節。貧困縣裡有本“扶貧日記”,密密麻麻算著脫貧賬。縣委書記換了一任又一任,日記從未間斷。有的書記任滿了也不願走,國家級貧困縣縣委書記的位子一坐就是九年,他說“不脫貧不撤退”。縣裡摘帽那天,“扶貧日記”已寫滿厚厚六大本。一任接著一任幹,一代接著一代幹,幾十年的前赴後繼,才換來今天的決定性成就。

相似的傳承《雪線》裡也有。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學生歐陽南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藏建設。他還是青澀小夥時,老一輩援藏幹部引領著他。後來,援藏幹部馬如雲犧牲在塌方事故中,決定留在雪域高原幹終身的歐陽南成了別人的領路人。

《最美的鄉村》發生在北方,三個脫貧篇章包含農村“三改”、土地流轉、產業升級等重要課題。更有看點的是三個主角:鎮黨委副書記、新聞主播、返鄉創業大學生。三位在不同情勢下走進扶貧隊伍,走進不同縣域、村落。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還有些作品既展示脫貧攻堅成果,也有人們對過上更好日子的熱盼與思考。《溫暖的味道》裡,到石溝村掛職的“第一書記”拿到了綠色生態的考題。《尋找北極星》裡,新民居、糧食安全、基層黨建、選調生紮根基層等,都是新時代農村新風尚。在擁有天坑群的土地,“仰望星空”的細節尤為感人:每個從這裡出去上學的孩子,都會帶著一本書回來看他們的老師……

還有許多用“辛苦指數”換“幸福指數”的角色,他們是現實的高度濃縮。而拍出這些初心不忘、善作善成的了不起人與事,則是中國電視劇的意義。(記者 王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