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夜雨丨闻声而动,全民抗疫——一位重庆市民的2020年抗疫生活日记(16)

上游•夜雨丨闻声而动,全民抗疫——一位重庆市民的2020年抗疫生活日记(16) - ​糜建国

闻声而动,全民抗疫

——一位重庆市民的2020年抗疫生活日记(16)

糜建国

三十一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晴 重庆

据重庆官方发布,2020年2月21日0-24时,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572例;中国新增397例,其中湖北新增366例,全国累计确诊76288例,死亡2345例。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在民间成为美谈。

今天,这抗疫时期的一个画面,也让人想到“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把国人感动得稀里哗啦。江世娥是郧西县店子镇中心卫生院护士,从正月初二开始上班,已经有25天没有回过一次家。2月19日中午,他们转送病人在返回医院的途中,刚好路过家门口,就想借这个间隙看看才9个月大的孩子。但时间很紧迫,又因长期在一线,不能和家人隔得太近,婆婆刚好煮了热乎乎的饺子,就叫江世娥吃几个才走。于是,她就蹲在路边,赶紧吃起来。丈夫呢,戴着口罩、穿着睡衣、抱着同样戴着口罩的孩子,在一米之外静静地看着。一家三口这短暂、温暖的团聚,成为一个特写,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相信,所有让我们心酸的小离别,都一定会有大团圆的时候!

今天也接到老家狗娃儿打来的电话,说房子整好了。

在前面日记中我提到,那天村支书打电话告诉我,老家吹大风,下大雪,把竹子都压断了。一些竹子倒在我们老屋房顶上,把老屋旁边的偏搭给压了一些洞,一瓦梭了,房屋漏雨不止。第二天我就给村里的狗娃儿打电话,叫他帮忙修整了。

狗娃儿顺便告诉我,现在农村有了变化。

原来,今年受疫情影响,以前去湖北、广东、浙江等地打工的,大年初二、初三走了几个后,随着后面封村、封路政策来临,很多人就都没有机会出去了。

封村封路后,又不准赶场,不准上街,乡上开茶馆的也不准开,在家你看我、我看你,一天转山梁子,耍起不是办法,婆娘娃儿要吃饭,很多农民干脆就留了下来,开荒种起庄稼来。狗娃儿还说,一些在县城、镇上买了房子的、很多年没有回乡下来的,也下乡来种庄稼了。

要说开荒,其实还说不上,老家的土地都很肥沃,还说不上真正的荒地。水田大多被承包出去,种稻谷。那山峦上的地,只不过由于常年没人种,早已是蒿草丛生,冒过人头了。他们就点燃一把火,把杂草烧了,就是一块地。然后除草,挖地,种上四季豆、豇豆、南瓜、包谷。有的小田,没有被承包出去的,自己也撒了秧子,种起了稻谷。有的人家,发狠,还把鱼塘也挖出淤泥,重新整理了,养起了鱼。有的还买了鸡苗、鸭苗、鹅苗,喂鸡喂鸭喂鹅,有的还养起了兔子。男的挖地,女的出门割草喂兔子。很多年没有用过的背篼,也背在了背上;很多年没有用过的锄头,也下地了。农村现在到处都是人了,一片生机勃勃。他还说道,现在村里面,一到吃饭的时候,很多房子上都冒起了炊烟,比以前兴旺多了。

疫情之下,农村忙着生产,有了粮食,饿不到人,什么就不怕了。

老家人去外地打工,他们大多做的是点工,干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资;没上班,账上没有钱来;另外,光靠等,也不是办法,坐吃山空,再大的山,也是要吃空的。况且,很多在外地打工回来的,除掉平常开支,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每年春节回来,这里花点,那里花点,带回家的钱,也是一年节约下来的,基本上都花光了。手头没有余钱,在家呆起,心头也慌,开荒种起庄稼来,看见种下的蔬菜,一天一天在长大,踩着脚下硬实的土地,有了盼头,乡亲们心头踏实啊!

但也有例外,春节没有回去的,他们心头就慌起来了!

棒棒驼背就是这样留在城头的一批人。

驼背姓徐,五十多岁,一直在朝天门码头当棒棒。

上游•夜雨丨闻声而动,全民抗疫——一位重庆市民的2020年抗疫生活日记(16) - ​糜建国

因为常年当棒棒,背、挑、扛、抬,脊椎自然弯曲了,但也不是很严重。一百多斤的货物扛在肩上,走起路来,还是四平八稳。不过,因为大家都喊惯了,忘了他具体姓甚名谁,他自己呢,也听顺耳了,“驼背”就这样叫出名了。

平时,老板们需要搬运,都是找驼背。

驼背不仅力气大,还有组织领导能力,头脑够用,收费公平不说,在下货、码货的时候,认真负责,晓得替老板着想。按规格码、把数量清理好,如何节约位置、利用空间,怎样才节约时间,下货、上货如何注意安全,驼背都搞得抻抻头头,指挥得很有条理。而且,所有棒棒都愿意听他指挥,久了,老板们找他,一把棒棒也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因为他揽得到活路。

过年期间,驼背原本是要回去的。一个专门给超市送蔬菜的老板找到他,叫他留下来,说工人都回家过年去了,找不到搬运,叫帮忙给超市送蔬菜。平常价格是200块一天,春节期间,按照300块一天算。于是,驼背就把老李、老唐、大脑壳一共七八个几个棒棒吆喝起,都没有回去。原本想,等春节过了,再回去,但没想到,疫情来了,没有回去成。更让驼背他们几个棒棒没有想到的是,回不去老家不说,呆在城里还找不到事情干,一天要吃饭,要开销,上趟厕所撒泡尿都要一块钱,他们心头就慌了。

驼背老家是重庆合川人,二十多年前,花了3000块钱,在贵州山里面去买了一个老婆回来。现在想起那段事情,驼背还津津乐道。

当初驼背攥着3000块钱去贵州的时候,媒人叫了两位女的,一位要瘦点,秀气些,但脸蛋好看些;一位呢,要胖点,高大些,但脸蛋下看一点。驼背心想,农村头,要挑粪,瘦了不得行,就选高大的。驼背沾着口水,哗啦啦把钱数了后,就对高大的这位女人说,反正我这三千块是我屋头最大的家当了,是我当棒棒挣来的,以后你愿意跟我就跟,愿意跑就跑。女人也实在,看见驼背没有心眼,回到合川后,就死心塌地跟了下来,给驼背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呢,女儿长大嫁人了,儿子呢,上高中,成绩还好。上前年,驼背把老婆叫到城头来捡纸壳、废旧垃圾。儿子也从乡下接到城头来上学了。年前,儿子放假,老婆就跟儿子回老家去了。

有几次去开家长会,驼背都穿的像模像样,皮鞋擦得亮铮铮的,把平时穿在身上的那件有很多洞洞眼眼、洗得发白的黄色解放服换成西装,里面穿一件白衬衣,背似乎也不驼了,走起路来也精神了,根本就看不出是一个棒棒。有人笑话他,也,驼背,穿恁个好!去相亲吗?驼背含着一根烟,淡淡一笑,相啥子亲啰,娃儿开家长会!开家长会,穿恁个好?穿撇了,娃儿要吵!

让驼背他们棒棒心慌的原因是,一天挣不到钱了。

一个是开年后,蔬菜老板自己的工人来了,就不要棒棒了。二个更关键的是,所有市场、商场、商店、门市都关门了。平时一个个开着宝马、奔驰火急火燎到处喊棒棒的老板们,也见不到人影,整个大街上,空荡荡的。

前几天,疫情管控严格,没事干,几个棒棒头碰头、围在一起刮鼻子斗地主;地主斗烦了,天天窝在出租屋里睡懒觉,天昏地暗的,不知日月星辰;后头慢慢地,行情稍微松了,几个棒棒把手交叉放在袖笼里,胸门口夹着一根棒棒,戴着一个脏兮兮的一次性口罩,在大街上到处逡巡、溜达,等业务,一看到城管来了,又赶紧躲回出租屋。房东几次打电话来催房租,驼背都嘻嘻地哂笑着说,推一下,推一下。房东老板说,你再不交怎么行啊,我还靠你们的房租去付房贷按揭款啊!有几次,棒棒们都催着驼背给市场的老板们打电话,问问究竟好久开门,电话一打过去,老板们都伤心地说,不晓得啊,驼背,我们也心慌啊,都在等起的,门面租金、工人工资、房租、银行贷款,这些都要钱啊。等电话,等电话!然后匆匆把电话挂断了!驼背的电话是老年手机,不用扩音器,声音都很大,旁边的棒棒们一听,个个心都凉了!

倒还是我岳母他们生活得很有底气。

岳父是以前的老工人退休下来,每个月退休工资,加上在乡上帮忙管理市场,加起来,一个月有三千多;岳母呢,当年政策来了,我们就一次性给她缴了几万块,现在一个月能领两千多,再加上他们勤奋,在后坡上有地,种一些时兴蔬菜,菜基本上不买,除了称盐打油割肉外,老两口一个月开销不大。逢年过节我们回去,他们都会给我们准备很多东西,走的时候,后备箱塞的满当当。我们要给钱,他们就是不要。一听说我们还在办理复工复产手续、等辖区审批,说没得啥子,今年我们多种些蔬菜、粮食,到时回来拿!

疫情之下,在考验人们生存能力之后,也在考虑未来的择业方向和一些生活观念。无疑,像今年疫情的大灾大难之时,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优越性也一下子显现出来了。体制内的,不管在家呆多少天,每个月账上会有钱进来;体制外呢,只有出,没有进。进城打工的是这样,很多老板们,也是这样。特别是没有现金流的企业,账上没有储备资金,抗风险能力不够,疫情之后的次生灾难,也会接踵而至。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平民百姓,平时真的要多存点钱,某一天,突然世界一下子静止下来,就会意识到,现金才是王道。

今天终于看见长江上有货船载满货物,向下游开去,货物很重,船舱压得很低。船过之后,拖出一根款款的、优美的涟漪;菜园坝大桥上的车辆明显增加了,目测至少在五十辆以上;一群鸽子打着响哨,在空中欢快地翻飞。这个沉寂一个多月的城市,终于呈现出了那份应有的活力······

上游•夜雨丨闻声而动,全民抗疫——一位重庆市民的2020年抗疫生活日记(16) - ​糜建国

(糜建国,南岸区居民,重庆南风爱心助学会会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