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冕天文台BIS+T国际联合观测计划

北冕天文台BIS+T国际联合观测计划

BIS+T (Beimian Tianwentai/ICQ Search and Tracking Program)北冕天文台/ ICQ搜索和跟踪任务是一项观测计划,观测地点是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甲马尔灯山上的北冕天文台,观测设施由腾讯公司投资,开展相关的远程天文观测系统出租业务。

该项目于2019年启动,旨在:

1. 寻找新的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

2. 通过CCD成像系统对每个已知彗星进行系统地观测并建立全球彗星科学档案中心。

BIST计划是一项国际合作任务,是由北冕天文台(中国业余天文爱好者陈韬)与ICQ /彗星科学档案中心由哈佛大学/ EPS的Daniel W. E. Green牵头,是哈佛大学地球与生命科学起源计划的一部分)联合倡导。陈韬是北京指尖天文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reen也是国际天文电报中心(CBAT)的主任。ICQ,CSA和CBAT从Tamkin基金会获得了对计算机设备的慷慨支持。

同期,国际天文电报中心组织授权北京指尖天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北冕天文台转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电子通告(IAUCs)内容。

北冕天文台BIS+T国际联合观测计划

陈韬与Green教授合影

天文电报中心组织(CBAT)简介:

CBAT (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中文名称是“天文电报中心”,于1880年在德国基尔正式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迁移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天文台,并在哥本哈根运行并维护至1964年。(1920-1922年曾在布鲁塞尔的乌克勒市短期驻扎)。IAU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22年采用哥本哈根天文台中央局作为其官方的天文电报中心,同期IAU第六届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督CBAT。

1965年1月1日,CBAT从哥本哈根迁至马萨诸塞州的剑桥,自1883年以来哈佛大学天文台在那里担任西半球的天文学信息中心。(早期在英国皇家天文学家和美国史密森学会之间,每年通过铺设在大西洋下的电缆相互发送天文电报,开始为西半球提供天文发现公告服务,该服务从华盛顿特区转移到了哈佛。)

自1882年起,基尔,HCO,哥本哈根和SAO等中心就开始发布天文通告电报(作为对印刷和邮寄通告函的补充),历时110年,但当计算机通信时代开启时,电报就不再使用了。鉴于通信中心的名称由来已久,“ Telegram”一词并没有被弃用,实际上,新的电子出版物CBET(Central Bureau Electronic Telegrams,天文中心数字电报),现在成为了CBAT宣布天文新发现消息的最主要途径。

CBAT自1965年以来一直在剑桥运营,其领导组织工作先后由Owen Gingerich教授(1965-1968),Brian G. Marsden博士(1968-2000)和Daniel W. E. Green博士(2000年至今)担任。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告函(IAUCs)是一系列明信片式的通告,提供及时快捷的天文学现象的信息,特别是新星,超新星和彗星的发现和跟踪。IAUC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CBAT / MPC服务以电子形式获得。最初的IAUC由在乌克勒的皇家天文台发布(第一个系列的1-31号出版),而随后是由哥本哈根天文台(第二个系列的1-883号发行)主导。IAU驻乌克勒办事处在1920-1922年期间发布了31个以标准尺寸纸张印刷的通告函。当哥本哈根天文台的ElisStrömgren于1922年宣布出版IAUC时,开始在卡片上打印通告函,以便于更容易邮寄。

天文通告明信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哥本哈根天文台的Strömgren为了规避第一次世界大战对CBAT造成了干扰,开始在明信片上发布紧急天文信息。当IAU在1922年将CBAT的管理权移交给在哥本哈根的Strömgren时,Strömgren自然地将其早期的明信片系统转变为IAUC的新版本。

CBAT于1882年在德国基尔开始出版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天文杂志(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简称A.N.)。该杂志大约每周出版一次, 被认为是宣布天文学新发现的主要来源。电报形式的通告函是从基尔(以及HCO,随后是哥本哈根)开始发布的,但通常都将其编码以避免传输错误(但也因此不利于读阅读),印刷版则是往期电报的唯一保存形式。

HCO公告卡和HCO公告是哈佛出版物,在1895-1964年间用作为西半球CBAT版本的邮件输出, HCO从1883年开始也向西半球的“天文中心”发布天文电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