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3月12日,筆者到達張建清家的時候,他正在清掃門前的空地,紅磚綠瓦瓷磚內牆,客廳正中還掛著“家和萬事興”的吉祥畫,家中東西不多但簡單溫馨,這是張建清年前搬進的新家。

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年過50的張建清是建陽區麻沙鎮永興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3口之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家人多年疾病纏身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負債累累,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考慮到他家的實際困難,永興村村兩委通過走訪、研究,按照正規程序將他納入了搬遷建房對象。從規劃到申請資金,從選址到監督建房進度,村主任李春思操了不少心,總算幫助張建清圓滿搬進新居,此外,還安排他到自己的茶廠裡幫工。


“茶山的日常工作是幫忙除雜草和照護茶樹,等到四月採茶時節是最忙碌的,茶葉等不得,我帶了一個幾人的採茶小分隊,大家做事配合默契,效率很高。”張建清在茶山一邊查看茶葉生長情況一邊說。


茶山分塊坐落在永興村的房前屋後,張建清和其餘6家貧困戶去幫工非常便捷,同時還能兼顧家中瑣事和田地耕作。據悉,按照時節和茶種類的不同,人工採一斤茶葉能得到15至18元報酬,手腳麻利的熟練工一天能掙200至300元,單是李春思家的百畝茶山一個茶季就能給幫工的貧困戶帶來萬餘元收入。


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除了日常維護茶山、採茶,茶廠還提供了揀茶枝、製作茶葉、包裝茶葉等工作,“茶廠工作繁瑣但技術要求不高,需要大量勞動力。請村裡的貧困戶來幫工是茶廠發展需要,也為他們提供增加收入的機會,幫助他們更好地脫貧致富。”李春思說。


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現在,張建清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他開始尋思著等疫情結束能夠謀一份自己的事業。他主動和相關技術人員諮詢小龍蝦養殖事宜,積極和村兩委溝通想法,申請資金扶持。


“政府的扶貧政策給了我信心,各級領導們都關心我、幫助我,我更不能只張著嘴等吃飯。我相信只要自己勤勞肯幹,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張建清黝黑的臉上帶著堅毅的笑容。


永興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均已基本實現脫貧,近兩年來致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先後投入300餘萬元用於民生工程建設,努力為貧困戶創造就業機會,實施產業扶貧,發展蜜蜂養殖,真正做到脫貧工作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脫貧不返貧,讓脫貧工作經得起檢驗。


建陽:張建清的脫貧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