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什么叫评价?通常来说,评价就是对一事物或者人物经过认真分析、判断后所得出的结论。所谓课堂评价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课堂评价从定义范围上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狭义的评价只指言语点评,广义上的评价指除言辞外,还包括形体的语言。如教师的某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都属于评价,并且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明显得多。这是《教育学》对评价的定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就是对小组合作开展的情况、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对问题理解和展示的对与错、好与坏等进行分析判断后的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具有引导、约束、激励的作用。

怎样的评价才有效呢?经过我校两、三年的探索,我们认为,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学习高效运行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催化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主体多元。

教师打破了在传统教学中一统天下,垄断评价权的现象,带领学生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学校层面对班级的评价等评价方式,还可以对评价再进行评价。及时引导展开生生互评,促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中,在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不仅仅是学生在评价中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逐步提高自我,课堂气氛也更活跃了。例如,我校为了有效推进小组合作学习,重新设计了班级日志,其中就有对师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统计,这也属于评价的范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二、评价方式多元。

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区分,更重要的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个人加分、小组加分、个人和小组捆绑考核、加分晋级、星级评定、免批评、分数换奖品等。除此之外,课堂评价中我们还可以将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相结合,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的拥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一种感情,传递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引导和期待,是教师一腔关爱的真挚流露。这样的评价必定更能深深打动孩子,并能使孩子不断进步。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的,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的,是对于老师给学生激励性评价的良好评价。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三、评价具有导向性。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而不是仅仅为了区分。所以教师在对小组、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为被评价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教育活动朝预定的方向指明了方向。导向明确的评价评议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的评价一味的“好”,学生听了就可能含含糊糊,好,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这样依然起不了激励作用,学生也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如果确实不够好,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他也不知道从哪些地方进行改进和提高,不明确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评价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学习,激励学生发展,有效实现评价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评价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潜心的研究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素,精心的准备。精彩的课堂评价就能成为高效课堂的亮点,成为高效课堂的动力源泉。用好小评价,就能起到大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的评价才更加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