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遷群眾,華麗轉身成為產業工人

洛南縣一手抓易地移民搬遷,一手抓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社區工廠和小微產業項目建設,實現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目前全縣2000多名移民搬遷群眾華麗轉身,成為有穩定收入的產業工人。

陝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遷群眾,華麗轉身成為產業工人

3月10日,記者來到洛南縣石門鎮的陝西帥爾康工藝品有限公司,看到八十餘名務工人員正在忙碌工作著。他們加工生產的各類軍工手套、鞋、帽等各類服飾及手工藝品,將銷往海外。

據石門鎮鎮長馮新介紹,為確保易地搬遷群眾穩定脫貧, 石門鎮搶抓東部產業轉移和蘇陝扶貧協作機遇,按照移民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強化宣傳推介,採取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育英校服廠及帥爾康手工藝有限公司進駐該鎮,吸納易地搬遷貧困群眾以及周邊剩餘勞動力共350餘人進入廠區就業,成功解決了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陝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遷群眾,華麗轉身成為產業工人

陝西帥爾康工藝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產高檔軍工手套、鞋、帽、滑雪手套等各類服飾及手工藝品,產品全部外銷。今年3月份投產以來,已經招收到工人是230人,由於疫情影響,現在有70人復工復產,基本上都是來自附近的移民搬遷小區貧困勞動力,每個員工的年均收入就是2萬元到3萬元之間。居住在石門鎮河西北苑小區的搬遷戶程桂英就是首批進廠務工人員之一。

程桂英高興地告訴記者:“我以前住在五龍樑上,交通、吃水都不方便,因為娃要上學,就在石門鎮河西北苑小區買了房。可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跑到外面打零工,掙不了多少錢,還照顧不到家裡。自從這帥爾康工廠建起來,我就在3月初到這上班,第一個月培訓期間工資1200-1400元,以後手熟練了,可以計件,多勞多得。最起碼我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給家庭減輕了一點負擔。”

近年來,洛南縣採取連鎖經營、聯合經營、股份合作、訂單加工等形式,引進電子元件、服裝加工、食品加工、手工藝品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在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社區工廠、扶貧車間,打造勞動密集型加工基地,實現搬遷群眾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目標。

洛南縣移民脫貧搬遷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花鵬介紹:“洛南縣移民辦圍繞易地搬遷安置點的小區產業項目建設工作,積極盤活100戶以上集中安置點存量門面房、安置房11900㎡,作為社區工廠生產經營性用房,充分發揮利用了現有資源,為社區工廠建設提供基礎性保障。籌集626萬元,回購、裝修、建設安置點社區工廠用房,為企業提供“拎包進駐服務”。充分發揮縣移民搬遷公司市場資源配置優勢,通過聯合經營、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參與社區工廠建設。”

據統計,截止目前洛南縣在住戶100戶以上的13個集中安置點,配建了16個小微產業項目,累計帶動勞動力就業219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