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迁群众,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工人

洛南县一手抓易地移民搬迁,一手抓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社区工厂和小微产业项目建设,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目前全县2000多名移民搬迁群众华丽转身,成为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

陕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迁群众,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工人

3月10日,记者来到洛南县石门镇的陕西帅尔康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八十余名务工人员正在忙碌工作着。他们加工生产的各类军工手套、鞋、帽等各类服饰及手工艺品,将销往海外。

据石门镇镇长冯新介绍,为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石门镇抢抓东部产业转移和苏陕扶贫协作机遇,按照移民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强化宣传推介,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育英校服厂及帅尔康手工艺有限公司进驻该镇,吸纳易地搬迁贫困群众以及周边剩余劳动力共350余人进入厂区就业,成功解决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陕西洛南2000多名移民搬迁群众,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工人

陕西帅尔康工艺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产高档军工手套、鞋、帽、滑雪手套等各类服饰及手工艺品,产品全部外销。今年3月份投产以来,已经招收到工人是230人,由于疫情影响,现在有70人复工复产,基本上都是来自附近的移民搬迁小区贫困劳动力,每个员工的年均收入就是2万元到3万元之间。居住在石门镇河西北苑小区的搬迁户程桂英就是首批进厂务工人员之一。

程桂英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以前住在五龙梁上,交通、吃水都不方便,因为娃要上学,就在石门镇河西北苑小区买了房。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跑到外面打零工,挣不了多少钱,还照顾不到家里。自从这帅尔康工厂建起来,我就在3月初到这上班,第一个月培训期间工资1200-1400元,以后手熟练了,可以计件,多劳多得。最起码我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给家庭减轻了一点负担。”

近年来,洛南县采取连锁经营、联合经营、股份合作、订单加工等形式,引进电子元件、服装加工、食品加工、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社区工厂、扶贫车间,打造劳动密集型加工基地,实现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目标。

洛南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花鹏介绍:“洛南县移民办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小区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积极盘活10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存量门面房、安置房11900㎡,作为社区工厂生产经营性用房,充分发挥利用了现有资源,为社区工厂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筹集626万元,回购、装修、建设安置点社区工厂用房,为企业提供“拎包进驻服务”。充分发挥县移民搬迁公司市场资源配置优势,通过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参与社区工厂建设。”

据统计,截止目前洛南县在住户100户以上的13个集中安置点,配建了16个小微产业项目,累计带动劳动力就业219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