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92篇。


欧阳修的身影,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消逝了。

但韩琦,这是一座横亘在赵顼面前的另一座珠穆朗玛峰,皇帝也只能仰望。

如果不是因为韩琦,父亲赵曙哪能当皇帝,他赵顼更加只能做个普通的皇室贵族。

越是位高权重,就越是功高震主。况且在赵顼眼里,韩琦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军国大事上,出任宰执多年的他并无太多建树,尤其是当年西夏战事失败的阴影犹存。

这就不对味了。

连续出击的白眼狼

韩琦想到了,自己迟早会有离朝的那天;只是,他没想到,出面攻击自己的打手会是王陶。

要知道,王陶当年是被自己看重,而推荐进入颍王府做赵顼臣僚的。这样,他才有机会现在接替彭思永的御史中丞之位。

没想到,

他这么快就变了,一见皇帝赵顼意图,就见风使舵、挺身而出,想搞倒自己,好顺位接任次相。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韩琦

韩琦不禁后悔,自己怎么跟欧阳修犯一样的错误!就算有看走眼的时候,也不要在这种关键时候看走眼。

王陶上来就给了韩琦一个下马威。他提出,将吕大防等因濮议事件被贬的原御史召回复职

韩琦很不高兴,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梁子开始结下了。

1067年四月——欧阳修离朝不久,王陶说,韩琦自任宰相以来把持朝政、君弱臣强,请将他罢相!

赵顼不许,毕竟这理由太含糊、太牵强了。

王陶原以为可以一击成功,现在失望了,看来还得再接再厉,他很快又找到一个理由:韩琦用人有误!

他说:

韩琦之前力主将资历浅、功劳少的郭逵提拔为同签枢密院事,郭逵何德何能?本来先帝就不想用他,还不是靠着韩琦推荐、靠着郭逵贿赂宦官!后来韩琦还让郭逵以签书枢密院的身份宣抚陕西,这绝对不行!想当年,郭威不就是以枢密使坐镇大名,最后才能建立后周?太祖皇帝传下来的规则,不可能再有这种任命,一定是韩琦惑乱圣听,这才如此!

赵顼说,郭逵毕竟是先帝任命的,现在无罪罢黜他,就是表明先帝用人有误,不能这样做!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就是,用人怎能说是韩琦的事?王陶找的这个理由还是不行。

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说,我要弹劾韩琦,他作为宰相不去文德殿押班,这违反规定、不合朝廷礼仪!

中书几个人想,立国之初是有这么个规定,可实际上宰相不押班已经半个世纪了,因为宰相既要朝见皇帝又要去政事堂处理公务,哪还有空去押班?规定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由来已久。如果不是王陶提出这一茬,恐怕大家都忘了居然还有这么一条过时的规定,这王陶不断找理由,明显是胡搅蛮缠嘛!

中书就不理他。

他马上弹劾宰相韩琦、曾公亮有不臣之心。他说,韩琦过于专横跋扈,我是为他好、为了保全韩琦家族才弹劾他!

赵顼将王陶的奏疏给韩琦看。

这下,韩琦、曾公亮不得不辩驳了,他们解释了押班缘由,然后上表待罪。韩琦委屈地说,臣绝不是跋扈,陛下只要派一个小太监来,就可以将臣捆了去!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大臣们也看不下去了,宰相不押班早非今日才有,即使怪罪也不能说宰相跋扈,王陶这有小题大做、诬陷重臣的嫌疑了。

赵顼见状,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王陶的理由过火了。

王陶见动摇不了韩琦,就逼谏道,我才识愚下,将我罢职吧!反正我是不敢上班了,现在回家待罪去!

韩琦也要求罢职,得不到批准,就干脆休假去了。

两者权衡之下,赵顼迫不得已,打算让王陶和翰林学士司马光互换位置,避避风头。实际上,王陶这算是提拔呢。

司马光说,做御史中丞我是非常乐意的,但王陶说的事陛下要引起重视,事虽小却关系礼仪,王陶如果就此被罢,那御史中丞也没什么好做的!请先让宰相押班,我再受诏!

恩,准了!这主意不错,起码让韩琦他们受点限制。

这结果算什么呢?王陶升职提拔,韩琦得去押班,怎么看都是韩琦输了、王陶这白眼狼赢了。

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官场上被人盯上了,终归难有好下场。

台谏政府矛盾,韩琦初胜

但王陶的任命却被中书拦了下来。这次是两名参知政事——吴奎、赵抃出面,他们要求必须将王陶贬黜外地。

赵顼要维护王陶,自然不许,他还直接批付中书,要任命王陶为翰林学士。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吴奎立刻上奏说:

王陶比市井小人还不如!陛下继位以来为什么大风不停、雨水这么多,不就是因为有王陶吗?他仗着陛下念着东宫旧情,挟持旧恩对大臣罗织罪名、肆意侮辱、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他处心积虑的目的就是排斥大臣、窃国弄权!陛下反而内批他为翰林学士,这将使天下如何看陛下!

吴奎这是直接对王陶进行人身攻击,还质疑赵顼手诏为内批,没有效力。不仅如此,他像韩琦一样要求罢职,然后称病在家,也不上班了。

赵顼将吴奎的劄子交给王陶。

王陶好比得到了炮弹一样,马上反击。他先攻击吴奎,历数了吴奎依附宰相、欺瞒皇帝的六宗罪,把吴奎批得一钱不值。他说,吴奎之前投靠文彦博,后来受韩琦推荐为枢密副使,见韩琦势大,就又投靠韩琦来倾轧文彦博,到底是谁连市井小人都不如?

然后再攻击韩琦,说,韩琦为所欲为,在朝廷根盘节错、任人唯亲、排斥异己,我作为东宫旧臣、御史中丞,都被韩琦如此攻击,如此下去,谁还敢说什么?我到任不满两个月就求罢职,这是窃国弄权的样子吗?

他还发动台谏官员,包括侍御史吴申、吕景和知谏院邵亢陆续上奏,支援自己。

赵顼想狠一点,直接将吴奎罢免算了

此时司马光过来调和矛盾了,台谏和政府不能再闹这么僵了!他建议,为保全宰执面子,王陶就不要做翰林学士了。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赵顼仔细思考后,最终同意了,还是听司马光的,不升王陶的职,但吴奎必须受罚!

他下诏:

因毁谤大臣,御史中丞王陶调任枢密直学士、知陈州,侍御史吴申、吕景各罚铜二十斤;参知政事吴奎弹劾御史中丞,以皇帝手诏为内批,僵持三日,调任资政殿大学士、知青州;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司马光权御史中丞。

在赵顼看来,为了缓和下矛盾,他这是各打五十大板,够让步了。可在大臣们眼里却不是这样。

还是司马光出面调和,他说:

吴奎虽然有错,但因王陶之故而被罢参知政事,实在是罚得太重!陛下新登大宝、先帝梓宫在殡,如果大臣们心不自安、各求引去,怕是不合适!恳请陛下留用吴奎、收回其任命敕告,以慰士大夫之望、安大臣之意!

赵顼很不高兴,这是预告,还是威胁?不能听司马光的,他下令,先收回司马光的任命敕告。

没想到,等了三天,真发生了司马光预告的事:首相韩琦一直休假,摆明了不合作的态度,要与吴奎同进退;曾公亮、赵抃还上书要求给吴奎提一级。

看来暂时还是得听司马光的。赵顼叹息良久,决定这一轮先认个输。成大事者,能屈能伸

于是,在曾公亮再次恳请留用吴奎时,赵顼答应了。他收回吴奎的任命敕告,还专门慰劳吴奎说,周成王不是还有怀疑周公的时候吗?

还要抚慰韩琦,必须要他正常上班。赵顼派内侍赐韩琦手札说:

卿援立先帝、功在王府,朕与爱卿同心同德、不容闲言;王陶确是诬陷,只不过罢黜御史中丞有些耸人听闻,朕开始想任命他翰林学士,其实是明升暗降,使他不在言路!不料爱卿突然求罢,看来是朕错了,已经处分王陶了,爱卿勿以为嫌!国之休戚,卿当与朕共之!

韩琦终于离朝

事情平息不到一个月,到任陈州后的王陶仍不罢休,他洋洋洒洒上表数千言,说,权臣在朝已久、结党已深,导致言事者遭斥逐、正直者受忌恨,比前朝丁谓弄权还可恶!

韩琦知道赵顼很喜欢王陶的文章甚至能够倒背如流,他生怕赵顼又被王陶打动,马上告状说,王陶的上表言词狂率、肆意诋毁,请重加降责!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司马光又来缓和矛盾,他说:

自仁宗皇帝以来委政大臣,加上多数台谏官员被贬是因得罪大臣而非皇帝,导致宰执的权力确实太大了!陛下扭转乾坤、收还台谏利器以救其弊的大背景下,王陶虽有罪,可只是有失偏颇、言语不密,陛下因先帝梓宫在殡将他调往陈州,如果现在又因其诋毁大臣而重加责降,恐怕皇帝之权益轻、大臣之势遂成!所以,王陶调往外地的急躁之语不足以深罪,岂可更加贬责?

总之司马光就是来回说好话。

赵顼觉得司马光这话说得虽直,但确实是太对了!

多年以前,范仲淹他们是把台谏当作监督皇帝的手段,之后赵祯又抛开台谏、极度依赖中书。其实,政府和台谏都是利器,只有皇帝操控他们,哪能皇帝还受他们制约!应该是谁跟自己同心同德,皇帝就支持谁!先帝倒是看明白了,韩琦、欧阳修支持自己,就用他们打压台谏。现在他们中书不听招呼,那就利用台谏来改组政府。

所以,王陶不能再处罚!

韩琦见王陶始终得不到处理,就明白,自己终究也要过气了,他再三称病求罢。

赵顼仍然再三抚慰他。

宋史笔谈192:韩琦被东宫旧臣盯上,被迫离朝,中书旧班子解散

到了1067年九月,安葬完赵曙,韩琦回朝,走到巩县时,他再次上书求罢。入朝后,他再当面请求,之后,就开始正式不到中书上班了。

他说,先帝已安葬,陛下要推行新政,以恢复太祖太宗的辉煌,自当起用贤杰,臣居二府已经十余年,富贵至极,实在难当大任了!

这话说得直白,既像摆功,又像摊牌。

赵顼自然准奏,但他要挽留,说,现在让你镇守地方,宰相还是会为你虚位以待的!

这是客气,韩琦自然识相,推辞道,宰辅之任朝廷有定制,不要为老臣虚位以待了!

两人谈得热泪盈眶。赵顼问道,爱卿一定要离开,但是谁可托付国事?王安石怎么样?

韩琦答道,王安石做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但是做宰执就不行!

赵顼沉默不答。

韩琦被命为守司徒兼侍中、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判相州;之后,吴奎又被调往地方,加上欧阳修,等于宰执班子中的韩琦、欧阳修势力基本被扫荡一空。

新班子要开始组建了。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纪岩松),后续连载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