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2002年,一个名叫Thomas Sauvin的法国男生来到中国,在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他对在广告公司的实习感到无聊,却对中国的影像产生了兴趣。

当时,他结识过平遥摄影节的发起人阿兰·朱利安,后也在连州国际摄影界做过策展人的助理。他喜欢摄影,更准确的说,他喜欢过去的中国影像,这影像并非是指过往的中国摄影师,而是对于民间遗留影像的热爱。由此,他产生了购买旧胶片的想法。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Thomas Sauvin

当时的Thomas Sauvin并无什么特殊的购买渠道,只是在网上输入“买胶片”几个字。

于是他意外认识了一个人。

他叫小马,是一名废品收购商,在北五环的回收站工作。他的账号之所以在“买胶片”的搜索下频频出现,是由于他的工作是收集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物,诸如光盘、x光片什么的。底片,也是他的目标物之一。他手上有大量的废弃底片,当然他对上面的画面毫无兴趣,他的目标只是硝酸银:收购相关废品,把从中提炼出来的硝酸银卖给所需要的化学工作室,是他的谋生方式。

现在小马遇到了Thomas Sauvin,Sauvin把他的废品视为宝藏。

2005年开始,小马每隔一段时间就把他的废片卖给Sauvin,直到2013年为止,Sauvin拥有了50万张的“废片”。大概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

对于Sauvin来说,数码时代的产生是底片时代的终结,这也是他尤为珍视这些照片的原因。挑选,为其细致的编号,这批在回收站的旧照片成为了他的“被挽救的记忆”。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作品《北京银矿》。

《北京银矿》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这些照片记录了1985 年至 2005 年间,中国人的日常。

它存在于中国每个家庭的相册中,随着数码、手机的“入侵”销声匿迹。

当初人们抛弃它们时,如同现在我们从手机上删除了一张重复的照片,而在几十年后,我们却从中看到了当年的故事,宛如搭上了一架时光机。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啊,我爸妈曾经也是这样的!”

“对嚯,当年我们就是这样的。”

如今的中国人对Thomas Sauvin收集的废片发出种种感叹,在不同国度与生活方式的差异的视角之中,似乎只有这样一位执着的老外才能更直观的看到这些影像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它们是中国记忆的一种。

在当年随意的按动快门的行为之下,我们看到那些似成相识的趣味。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王欢老师曾这样评论Thomas Sauvin的《北京银矿》: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记忆拯救行为。。

他找回了一部分在这二十年间丢失的影像,并对其进行了周密的整理。

“整体来看苏文的“底片修复工作”,可以说是为这些数量庞大且种类驳杂的、由众多不知名工薪阶层人们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归档,以此展示一种时代记忆与审美倾向;同时也是一种对民间摄影拍摄方法的类型学。”

---王欢《破损的记忆与潜在的干预》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在其中的一些照片中,可以看到明显斑驳迹象。

过去的曝光过渡和霉迹,现成为共同的记忆痕迹。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之后,Sauvin与艺术家雷磊创作了基于这批中国影像的作品《手工上色照片》。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雷磊与苏文,《手工上色照片》,©雷磊、托马斯·苏文

顾名思义,《手工上色照片》是对这些影像的一次加工。大幅度的上色行为,正是对于历史遗留下的照片背后的故事的一次再创造,Sauvin与雷磊用色彩重新讲述了不知名的人生,颜色的明艳强调着过去的人生的重要性。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Sauvin曾强调他不是摄影家,而是收藏家。他所收藏的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记忆。

如今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每一瞬,都将在未来成为意义,正因为它们是如此普通,才能在时光机的挖掘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相关资料

王欢《破损的记忆与潜在的干预》

原载于《艺术世界》320期,2017年

外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系列

赫达·莫里逊关于中国的一万张照片丨珍贵资料

影像巨作:中国的颜色丨布鲁诺·巴贝

马克·吕布丨东方印象·系列: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到中国...

大师眼中的中国式婚姻丨Andres Serrano

美国人鞋盒里的中国老照片

为中国人民操碎了心的英国人丨Nadav Kander

重磅巨作!《中国与中国人影像》丨John Thomson

中国人家 VS 古巴人家丨Robert van der Hilst

外国女孩眼中的中国农村丨Viktoria Sorochinski

一个德国摄影师的中国式审美丨Michael Wolf

论中国烟民之勇猛丨Ferit Kuyas

老照片丨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

每代人都认为下一代是没有童年的丨秋山亮二全集

- End -

编 辑 | 黄怡猫

中国“废片”| Thomas Sauvin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 文艺连萌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