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疫情肆虐的春天,開學時間一延再延。

因為網課被逼成班主任的苦命中年父母,和被"囚禁"在家的神獸魔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衝突。

前幾天,河北石家莊,一名12歲的男孩因為總是睡懶覺,不想上網課,即使坐著上課也總是把玩手機,左顧右盼,家長忍不住一大早訓斥了娃幾句。

未曾想,父母訓斥聲未落,孩子便不顧一切從樓上一躍而下。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頃刻之間,孩子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悔不當初的父母捶胸頓足,卻迴天無力。

同樣身為人母,不禁感到痛惜:為什麼總是有些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輕易地放棄自己年輕的生命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坎:學習上的困難、與人交往的障礙、父母關係的不和諧……

不同的是,有些孩子選擇了消極逃避,甚至是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而有些孩子選擇了勇敢面對。

湖北襄陽,肖堰鎮四埡村地處偏僻的高寒山區,網絡信號時有時無,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村裡騰出會議室搭起"臨時課堂"。

10歲的敖金濤,為了學習,克服重重困難,每天步行近10裡山路,到村委會上網課,他說,"要是不學習的話,知識就會比別人少。"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成長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而孩子能不能承受住打擊,被打擊以後還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是極其重要的。

正如馬斯洛所說:挫折未必是壞的,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為孩子培養出一顆金鋼不壞的鑽石心呢?


1

挫折教育,往往只有"挫折"

一位著名育兒博主,為了懲罰6歲女兒沒完成學習任務,將孩子獨自留在家中,全家旅遊去了。

不僅全家撤離,而且當週圍的鄰居和保姆都提出幫忙照看時,都十分堅決地拒絕了。

她對自己的"教育"成果非常滿意,特地曬到微博上,還感謝自己的"心狠手辣",起到了"殺雞儆猴"的效果。

最終,孤立無援的孩子痛哭流涕,誠心認錯,接受懲罰,在深夜,得到了媽媽的原諒。

我不明白,這個眼淚,有多少成分,是孩子努力取悅父母,或者是終於可以不用承受獨自一人恐懼的解脫,對一個六歲的孩子——

我沒有看到挫折,我看到的是折磨。

心理學有個說法,孩子通過父母的眼睛觀察世界。即對孩子來說,父母看著他時的眼神就是世界看他時的眼神。父母怎麼對待他,世界就怎麼對待他。

童年被苛待的孩子,往往會揹著一身的"挫敗感"上路,否定自我,懷疑人生。

陳喬恩在一次真人秀中,暴露了父母對自己的"挫折教育":軍事式管理,稍有不滿,會被枯樹枝抽打。

所以直到今天,她30多歲,依然對人群敏感,有社交恐懼;看到媽媽,還會緊張:我擔心她隨時打我。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挫折教育帶來的後果,從心理學來說,最有可能的是什麼?

習慣了父母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能,於是就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

"討好型"人格也大多產生於此,內心覺得"我不配",唯有拼命努力,才能賺取別人的認同。

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發展心理學博士陳忻在《養育的選擇》一書中說:真正的挫折教育,並不是我們給孩子製造挫折,而是陪伴孩子面對挫折。

身為父母,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明白——

贏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兒。所有成功最終都只是幸福的輔助,從人間煙火裡拿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2

挫折面前,思維決定勝負

TED論壇演講者Angela Lee曾做過一次深入的調查和研究:

去了西點軍校;去看全國拼字大賽;還去訪談最棒的銷售人員。

最終她發現,預測孩子成功的關鍵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體,而是對待挫敗的態度。

她發現成功人士,年幼時都以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敗,他們更在意的是,挫敗後所汲取的養分,而並非失敗本身。

這是一種特有的思維,叫做"成長型思維"。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郎朗在《開講啦》中講過這樣一次經歷:

他7歲的時候,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鋼琴比賽,當時已經是瀋陽冠軍的他信心十足,可最後只拿了第七名,獎品是一隻玩具狗。

一開始,郎朗的心情一落千丈。

後來老師告訴他:"應該把這隻玩具狗當成你最好的朋友,當成激勵你的動力。"

郎朗就把這隻狗擺在鋼琴上,每天彈琴時說:"下回我一定要得第一名。"

後來,他做到了。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郎朗面對失敗的前後兩種態度,就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研究證實,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養的。

對於父母來說,不盲目誇孩子"聰明"、"能幹",或者在孩子沒有達到預期時罵他們"笨","不努力",而是肯定他們在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中一個個具體的小成就、小努力。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當我們換一種起說法時,我們能幫助孩子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

當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時,他就會明白:當前的挫折和失敗,只是學習曲線中會經歷的正常過程而已,積極和努力會讓他下次做的更好。

因此,挫折教育的關鍵是,要讓孩子相信,他擁有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3

最好的挫折教育,就是給孩子足夠的愛

當孩子經歷挫折時,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關注孩子的感受,認同孩子的感情。

曾經看過一個小視頻。

有一個名叫貝拉的小女孩,要去舞臺表演芭蕾舞。

可是年紀尚小的她,站在偌大的舞臺,突然感到非常害怕。

於是,她突然甩開老師的手,一個人哭了起來。

一場不可收拾的鬧劇眼看就要上演,一次失敗的演出經歷即將裝進貝拉的記憶。

就在這時,爸爸抱著小寶寶上場了。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白色褲子,黑色上衣,就像是小天鵝堆裡混進了一隻大黑鵝。

爸爸右手環抱著小寶寶,左手牽著小貝拉,做著笨拙的芭蕾動作。

貝拉在爸爸的帶動下,慢慢從害怕的陰影裡走出來,快樂而又自信地跟著爸爸一起跳。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能為孩子注入巨大的能量,克服困難。

《朗讀者》第二期,有個叫楊乃斌的聽障者讓人印象深刻。

他在一歲的時候,因為一次發燒而失去了聽力,無聲的世界讓楊乃斌同時喪失了語言能力。

後來,通過植入人工耳蝸,他的一隻耳朵才勉強獲得了一些聽力。

為了他能與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他的母親便當了孩子十幾年的同桌。

兒子聽課,母親做筆記,回家後再給兒子講解,媽媽的這種陪伴與鼓勵讓他自強不息,最後順利考上了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楊乃斌還和自己的"同桌媽媽"陶豔波被評為"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成了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典範。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每一個抗挫折能力強的小孩身後,都站著一對與他共進退的父母,他們是孩子最堅定的後盾。

曾看過一句話:苦難並不可怕,受挫折也無須憂傷,只要有愛的鼓勵與陪伴,就一定可以跨越生命中的溝壑。

深以為然。

只有愛能激發愛。

當孩子時時從成人那裡接收到愛與尊重,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然後他們會愛你、愛自己、接納自己。

當遭遇挫折時,他的愛之杯裡有你來蓄滿的愛,會給他強大的面對挫折的勇氣和力量。

願我們的孩子,成為即使腳踏荊棘之路,心中也也能夠開出朵朵鮮花的人。

願所有父母,成為孩子力量的來源,只要有我們在,孩子便能在挫折面前無所畏懼。

12歲男孩跳樓,他走10裡山路上課:擁抱挫折的能力決定孩子的一生

我是雯子,一手生活一手娃,寫字烹茶學種花。關注【雯子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