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三個月才發現,錯把平臺當成本事的人有多慘

襯托他人光芒只是錦上添花,


並不能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01

人生最大悲劇:錯把平臺當本事


很多時候,一個人身上帶著光環,行走江湖,那身價自然是不同的。


這也是不少人選擇出國留學,選擇學歷升級,選擇進入大公司的原因。


曾有位HR朋友跟我說: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裡,有個非常好玩的現象,那就是跳槽率高。


朋友說她經常見到一個人這個月在這家公司,幾個月後就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


這些頻繁跳槽的人有個特點:經常更新簡歷,不斷提升自己身價。


朋友說她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遞來的簡歷,工作經驗那一行填寫的都是知名公司的高管。


這些人在面試中大多誇誇其談,將自己在某公司的經歷描述得神乎其神。說自己為公司談成了好幾單生意,讓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


實際上,只是變著法抬高自己身價而已。


朋友最後說了一句: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錯把平臺當本事。

電視劇《喬家大院》,劇裡的孫茂才就是錯把平臺當本事的典型代表。


孫茂才因窮酸落魄淪為乞丐,後投奔喬家,為喬家的生意立下汗馬功勞,享有功臣地位。


孫茂才自負地以為,喬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居功自傲。後來他因為私慾,被趕出了喬家。


孫茂才又想投奔喬家的對手錢家,錢家對孫茂才說了這樣一句話:“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的生意,而是喬家的生意成就了你!”


離職半年才發現,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本事有多慘!

辭職三個月才發現,錯把平臺當成本事的人有多慘

孫茂才至死都不明白,沒有喬致庸,自己永遠都是那個缺斤短兩賣花生的窮秀才。


很多職場人士常常拎不清,誤把平臺的影響力當作自己的能力,誤把平臺的成功歸功於自己的本事。


02

離開了平臺,你什麼都不是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平臺就是一個人的本事。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越是大的平臺,門檻就往往越高,進去的難度越大,從每年的大公司招聘就可以看出來,211、985是標配。


也就是說,能一隻腳踏入大平臺的人,多少都是有點本事,有兩把刷子的。


可是當你進去後,平臺的影響力往往會庇佑到你,讓你更快綻放光彩,這就是平臺的重要性。


美國曾做過一項社會實驗:


一名男子在地鐵站,用小提琴演奏著巴赫的幾首曲子,並且在身邊放一頂帽子,以示乞討。


在45分鐘裡面,有2000多人經過,只有6個人停下來聽了一會兒,有20多人給了錢就匆匆走開,他總共收到32美元。


沒有人知道,這位賣藝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約夏·貝爾。


他演奏的曲子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作品,他用的小提琴價值350萬美元。


可就在前兩天,約夏·貝爾在波士頓一家劇院演出,同樣演奏這幾首曲子,門票一張200美元,全部售完。


這項實驗可以衍生出很多種說法,但有一點值得你我思考,那就是平臺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沒有了宏偉寬敞的音樂廳、沒有了聲勢浩大的伴奏、沒有了璀璨閃亮的舞臺、沒有經紀公司的包裝……


約夏·貝爾再厲害,也可能只是把其他流浪樂手多收幾美元,這就是平臺的力量。


曾有位朋友在大公司幹了三年,加班熬夜,沒有一句怨言,成功熬到了經理的位置上。他就是為了積累經驗,讓自己的簡歷變得好看。


半年前,他成功被人挖角成功。


可讓他驚訝的是,他的老闆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麻利地把離職手續給他辦好了。


更令人感到心寒的是,過去捧著他的同事、下屬,拉黑的拉黑、失聯的失聯,他本以為自己能帶走的關係,一個都沒有帶走。


來到新公司後,他原以為可以開啟自己事業的新篇章,可是這半年來工作不順,經常被老闆挑毛病。


他告訴我,原來人這麼容易沒有自知之明,以為和大佬待久了,自己就成了大佬。


白巖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一隻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會變回土狗。


沒有一個好的平臺,你就什麼都不是。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平臺就像是自己家的菜板,你找了某份具體工作就像是在上面切東西。菜板才不管


你在上面切什麼,切菜是它,切肉是它,砍排骨還是它。


沒有別人提供的平臺,哪有你的今天。

03

離開平臺,剩下的才是真本事


主持人竇文濤,曾在節目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辭職三個月才發現,錯把平臺當成本事的人有多慘

離職半年才發現,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本事有多慘!


“我的朋友99%都比我有錢,天天和這些有錢人在一起,以至於我以為他們買的東西,好像也是我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總和有錢人在一起,聽著他們幾十億上百億的聊天,好像自己也有錢了似的。”


很多職場人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邏輯:我現在這個平臺很牛,所以我很牛,就好像我認識了很多很牛的人,所以我也很牛一樣。


其實並不是,就像是劇院裡的演員因為化妝在舞臺上,讓人感覺光鮮亮麗,但是隻有出了劇院還能被認出來,才是真正的明星。


你的光環,不過是平臺聚光燈下的沉澱物,當你離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之前公司帶給你的光環隨之結束。


當你離開平臺的時候,你將面對更多殘酷和現實的問題。


比如,脫離了這個平臺,你是否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你是否能在新的平臺上展現自己?


認識一位互聯網公司的前輩,他是做媒體工作的,幾乎每天都要採訪那些創始人、CEO、副總裁、一線作家……


可是他卻非常低調和清醒,他知道他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基於公司這個平臺。


他跟我說:“長期對話大咖帶來的虛無自信心,一定要剋制;襯托他人光芒,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照亮自己前行的路。


他清醒地明白,哪些是自己的能力,哪些只是自己所在的平臺帶來的福利。


北宋名臣呂蒙正有一篇奇文叫做《破窯賦》,他在文章中反思了自己對自己的深刻認知:


以前我在洛陽,白天到寺廟裡吃齋飯,晚上住在寒冷的窯洞裡,大家都說我卑賤,是我沒有機遇啊。現在我入朝為官,官職做到最高層,地位達到三公,地位只在皇帝一人之下,所有的人說我尊貴,不是我真有多大本領,不過是時運和位置的不同如此罷了。


人要貴有自知之明!


李尚龍在《要麼出眾,要麼出局》寫道:“別把平臺當作你的能力,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離開平臺所剩下的,才是你的本事。


時代的變化迅猛,在未來的大環境下,無法真正創造價值的人,終究會被所有平臺淘汰。


04

機會屬於那些無論在哪,都能創造價值的人


這個社會你來我往,商業上講的是利益互換。


你在原來的公司身居高位,周圍人看重的都是你背後的資源價值。當你離開了平臺,又有誰願意為你的個人價值估值呢?


聰明的職場人,無論身處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是誰,自己究竟有幾分創造價值的真實能力。


當你離開了原有的平臺,想要在新公司立足,那麼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


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無論想要在哪家公司有所發展,歸根結底是要為公司創造價值,讓老闆認可你的創造。


管理學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


一個西方的貴族老爺準備出門時,把他的三個僕人叫到了一起。


根據他們平時表現出的能力不同,分別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去創造財富。


後來,這個貴族回來了,把僕從召集起來問他們的經營情況。


第一個僕人說:老爺,你交給我的5000塊大洋,我用它賺了5000塊。


第二個僕人說:老爺,你交給我的2000塊大洋,我用它賺了1000塊。


第三個僕人說:老爺,你交給我的1000塊大洋,我把它埋到地裡,你一回來我就挖出來還給你。


貴族老爺聽完後,對第一、二個僕人,表示了讚揚,承諾以後會把一些事情交給他們做。


而對於第三個僕人,貴族老爺則是又打又罵,說他懶惰浪費了自己的錢。


從這則案例中可知:平臺再大,你不參與,也永遠只是觀眾。


畢竟,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其實往往機會就在眼前,只看你把我不把我罷了。


你若把握,那你就會贏得一切的掌聲和鮮花,若你扔下它,那麼將會後悔莫及。


因為,無論是在大的平臺還是小的平臺,都一定要好好利用平臺的資源提升自己,保持絕對優勢,讓自己有價值。


總之,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永遠是最好的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