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小編從不同角度分析,網友還是認同的

《1917》憑藉“一鏡到底”這個不甚新奇的拍攝技巧,先後在“英國電影學院獎”評比與“金球獎”評比上大放異彩,獲獎甚豐!其後來到“奧斯卡”雖然稍有不振,但該拿的獎(最佳攝影)卻終究沒有旁落

1917年的春天,彼時距離“一戰”的結束還有著兩年不到的時間,當然電影裡的主角是不知道這個時間節點的,所以他們感受不到希望,繼而疲憊和一種沒有未來的頹廢感,出現在了眾多英國士兵臉上,故事也就從這裡開始。1917》的故事很簡單,兩位送信的士兵,必須要穿越友軍區域、敵軍區域達到指定位置,給指定的人物送一封信,這封信是一封停戰指令,關乎著1600人的生命。

用兩個人的生命去換1600個人的生命,值得麼?

從數學角度和統治者的角度,這無疑是合算的,但賬決不能這麼算,因為它的結果還有著另外一種更大的可能性,那便是:1600+2,即任務失敗,送信的人死了,另一邊沒有收到信的1600人,繼續發動戰爭,然後也死了!

《1917》的設定正是基於這種結果出發,即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句話在電影裡出現三次,分別出自隊友、友軍和一個女人口中),為何它無法被完成?

因為一路上穿越的戰壕、敵軍區域和種種已經存在的場景風險,以及能不能找到收信人、趕在開戰之前送到的未知風險……

種種這些風險,在電影開篇的對話中便已經告知觀眾,但如何展現?這便是一種取捨。

古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描人心,今有《血戰鋼鋸嶺》的豎豐碑,是選擇通過展示戰場的龐大、慘烈還是描寫戰士的懼怕、無畏?本質上都可,也並無高低之分。

而《1917》選擇的是另一種方式,一種不符合常規的一鏡到底,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切場景基本都是兩位主角目力所及的場景,此時我們便感受不到戰場的龐大和殘酷,同樣沒有對比、切換和一些局部表情的重描,我們也感受不到主角的內心變化和掙扎。

即不龐大、又不細微,《1917》選擇的路從一開始便不符合常規。

但《1917》卻贏在了真實,這種真實不僅是場面真實,更在視聽真實。

場面真實在技術不斷的發展以後,多數電影都可以輕易的做到,焦土、鐵網、戰壕、死屍這些都是用心、用錢就可以完成的產物,《1917》雖然採用了一鏡到底,註定不會也無法去展現更多的場景,但整個劇組並沒有因此而選擇了降低整體的道具和佈置質量。

在電影中突然的寂靜、戰壕的倒塌,飛機的墜落、子彈的呼嘯這些聲音和畫面的接受和處理,是取決於主角能不能聽到和看到,即此時的觀眾等同於主角,已經置身在戰場之上,雖然只是方寸之地,但這就是你的視角,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你無法看到的也絕對不會出現給你看。

但終究《1917》在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這兩項較為重要的“鬥爭”中輸了,原因是《1917》的故事單薄,缺乏懸念、鮮有起伏、節奏緩慢……這些缺點是這部電影從開拍時就註定無法調和的缺點,所以這種“輸”更像一種無可奈何但又不得不如此的悲壯之輸,無需喟嘆,只需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