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898年9月28日,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北京菜市口行刑臺上有六個人表情肅穆,街面上人頭攢動,空氣中交織著悲憤和迷茫的情緒。中國歷史上將這次發生在光緒二十四年的變法運動,稱之為

“戊戌變法”。這場運動的催化劑,就是三年前清朝輸給日本的那場海陸戰爭,史稱“中日甲午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歷史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戊戌六君子”

戰爭點燃的烈火,在中國人的心中從未熄滅,賈國榮在《冰心的遺憾》中寫道:

晚年冰心,繫於她的人生經歷、民族感情與父輩的仇恨,打算撰寫一部紀實性的長篇之作,書名就叫《甲午戰爭》。為此,老人多次提筆,“可是,她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不是因為老,因為病,“而是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 …… “此時此刻的冰心,一邊哭,一邊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倭人乃遠憂而非近禍”李鴻章道出了清廷上下大部分人的想法,可事實並非如此。

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這算是朝鮮版的“太平天國”運動,朝鮮向宗主國清朝求援,大清不願放棄這個屬國,導致清朝和日本兩國軍事對立升級。日本向朝鮮增兵,清朝上下也是群情激奮,我天朝盛國在東南亞只有欺負別人的份,東瀛小國和大清的師徒名分早在唐朝就已有定論。清朝雖不及英法列強,但也不至於敗給日本,何況清朝經過了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引入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以及科技人才。同時清朝也組建了一支號稱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艦隊。清朝若戰,“戰敗”這個詞似乎如九天之外的星星一樣“遙不可及”。無數人想都沒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日本竟然讓清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懷著沉痛的心情回顧這段歷史

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海面襲擊北洋水師艦隊,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正式來開帷幕。1984年8月1日,雙方正式宣戰,甲午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分為陸地和海戰,9月15日,日軍圍攻朝鮮平壤,清軍分兵抗拒,最終還是沒能擋住日本的進攻,日軍迅速佔領朝鮮全境。9月17日,日軍在鴨綠江口黃海海面發起海戰,歷經5個小時的黃海海戰雙方各有損傷。

後來李鴻章下令不準出海迎敵,採用“保船制敵”“避敵保船”的策略,在我國近海徹底讓出制海權,使日本海上補給暢通無阻。結果1894年11月日軍攻入遼東,1895年1月20日爆發威海衛之戰,2月3日,日軍攻陷威海衛城,2月10日劉步蟾下令炸燬定遠艦後服毒自盡,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2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1895年3月,日軍逼近山海關,危及北京,清廷求和,最終簽訂《馬關條約》。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甲午中日海戰


戰爭失利代價是慘痛的

戰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全國上下一片譁然。一直輸給西方列強的清朝本想著用一場勝利重拾信心,結果卻遭日本的完虐,國民的心裡蒙上了一層巨大的陰影。甲午戰爭的失敗,洋務派大臣開始受到批評和抨擊,事實證明在不改變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情況下,強行將西方工業運用到中國是行不通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在海戰的炮火中燒成灰燼,中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戰爭帶來的最直接的傷害就是割地賠款,條約規定中國承認朝鮮的獨立自主,廢絕中朝宗藩關係,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都說“施人以魚不如施人以漁”,這下魚(真金白銀)和魚竿(開放通商口岸、開設工廠)都給了日本,使清朝的資本源源不斷的流向日本,這也加速了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為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做了鋪墊。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列強瓜分中國


戰爭之後清朝內部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和光緒為首的改革派矛盾達到巔峰,康有為上書光緒皇帝請求變法,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準備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變法遭到以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阻撓,最後以光緒帝被幽禁,維新人員遭到捕殺告終。這就有了開頭講的譚嗣同等六人在菜市口被問斬的故事,

由於甲午戰爭引起的清朝內部的體制改革以失敗告終,清王朝的統治以這場戰爭為催化劑,加劇了潰亡的速度。

在西方列強看來,中日對抗好似“菜雞互啄”,中國是一個弱國,日本和英法德相比同樣不算強大,想想1853年美國用堅船利炮轟開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好像就發生在昨天一樣。當時的日本面對美國不是嚴陣以待的刀槍,而是夾道歡迎的鮮花,看似沒有反抗精神的日本國竟然打敗了國土面積是自己35倍的清朝。日本的勝利讓西方列強再一次看到了清朝的軟弱,掀起了進一步瓜分中國的狂潮。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日本“黑船事件”


對於日本來說,當時的日本其實也在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壓迫,但是他通過侵略朝鮮、中國,其“失之於西洋,取之於東洋”的戰略計劃得以實現,大量的賠款使自己的的軍備建設得到進一步補充,藉助戰爭紅利日本從此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也躋身世界強國俱樂部,可以說,日本強大的基礎跟這次發動甲午戰爭是密不可分的。


知恥而後勇,見賢而思齊

在日本果斷放棄以前從中國學習,轉而積極學習西方進行明治維新的時候,大清王朝其實就是敗局已定了。一艘巨輪想要改變航道,所需要的時間是一葉扁舟不能想象的,即使巨輪已經滿目瘡痍並且有觸礁的風險。武器戰爭只是外表,根本問題還是“體制問題”。毫無疑問明治維新是成功的,維新過後二十年的日本打敗了大清,三十年後打敗了沙俄。而清朝的洋務運動只不過是在不改變思想和制度的情況下強行“嫁接”西方的製造業,並沒有實現徹底的現代化。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民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清朝再不濟,八個月的時間就被日本打敗還是讓人接受不了,其實除了制度上的短板以外,這場戰爭失敗最直接的原因是北洋艦隊盲目自信,還有就是船艦陳舊彈藥不足,再就是指揮不力和

清政府的腐敗。清朝的實權人物慈禧修繕園林花費的1600萬兩,其中的1137萬兩是挪用的北洋水師軍費,而水師需要購買18門大炮,區區的61萬兩國庫都拿不出來。相比之下明治天皇為了支持軍隊主動縮減開支,使得日本上下空前團結。“此日漫揮天下淚”,霄壤之別的對比使丘山忍不住為魂葬深海的艦隊勇士感到惋惜。

戰爭帶來的積極影響

  • 加速自然經濟瓦解。歷史的教訓是慘痛的,任何事情有他消極的一面,必然就會有積極地一面。甲午戰爭加速了中國封建經濟結構的解體,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戰爭之前,中國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體,手工業和商業為補充的自然經濟。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帝國主義獲得在中國設立企業的的特權,外國資本力量逐漸湧入近代中國,漸漸地瓦解了近代中國的自然經濟。中國社會生產力低下,經濟分佈分散,技術守舊沒有革新的情況在列強的外力作用下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古代中國經濟基本結構和特點


  • “實業救國”刺激了經濟的發展。大家可能沒有想到,清政府並沒有因割地賠款而破產,反而越來越富裕。為了增加稅收進行賠款,清政府放鬆了對民間工廠設立的限制,各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好多人如夢方醒,不在堅持“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想法,轉而進行“實業救國”,從此以後近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快車道。同時對外貿易產生的關稅到清末已經達到4300萬兩,成為清政府經濟上的一大支柱。經濟的增長促進了交通的完善,從1894年算起到1911年,中國鐵路總里程翻了近20倍,輪船噸位翻了2.76倍。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民間工廠的出現


  • 向日本學習的觀念加深。相較於西方得益於工業革命走向強大,日本從被封建社會經過這場戰爭成為列強,好像這位一開始和我們同病相憐的鄰居更值得我們學習。所以無數中國有識之士紛紛前往日本學習,其中有鄒容、陳天華、秋瑾、孫中山這樣的改革派,還有陳獨秀、李大釗、董必武這樣的共產主義奠基人,甚至是文化名人郭沫若、魯迅、郁達夫、田漢都有日本留學的經歷,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為近代中國的發展做出來巨大的貢獻。
    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中日甲午戰爭揮動著他的“恥辱”之棒敲醒了中國人。


中日甲午戰爭:救亡圖存的新起點

孫中山先生


可以這樣說,1894年甲午戰爭是中國救亡圖存的新起點,我們從這場戰爭中也意識到“閉門造車”固然不行,“邯鄲學步”也是不可取的,唯有總結經驗教訓,自立自強的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才能擺脫落後捱打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