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有人算过一笔狠心的账:假如人均寿命80岁,子女每年回家一次,陪伴父母一周,那么,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不到300天,还能回家不到50次。

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计较着“原生家庭”的伤害而逃离父母,连一年回家一次,陪父母待上7天都做不到。然而父母并不懂什么叫“原生家庭”,他们只是用着笨拙的办法爱着我们。

我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像一条河,其实,我们只需要放下怨怼,和父母好好相处一天,去体谅他们的笨拙,思考他们的故事,这种陪伴将撘起一座桥,让我们互相走进对方的心里。正如作家兼电影导演是枝裕和的小说《步履不停》,次子良多与父母的矛盾在一天的相处中慢慢和解。

每到大哥纯平忌日时,弟弟良多便会回到湘南海边的老家,与父母度过平凡的一天。这一天有小孩们嘻嘻哈哈的吵闹声,有母亲亲手做的传统食品。但欢笑一堂的背后却隐藏着浓浓的哀伤,一茶一饭间涌动着父母子女间无法言说的心事,和开不了口的爱。

作者是枝裕和是小说家,也是电影大师,他擅长写亲情,他用细腻的文字探索生命本质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多部小说搬上荧幕,并成就斐然。他写出《步履不停》、《小偷家族》、《比海更深》等小说,同时执导同名电影,获得最佳导演奖、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等。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01懂得母亲:苦难锻造出母亲坚强的品格

随着母亲年岁增大,良多愈发受不了母亲的缺点:她无论对谁都是面上热情,而在背地里批评别人;就连给儿子打电话,也要说半个小时邻居的坏话,这样的母亲显得刻薄又虚伪。

但母亲并不生来如此,她也曾是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只是她生在一个把“男人不能进厨房”当做格言的时代,所以婚后,她放弃了外面的世界,系起围裙,在厨房客厅中打转,囿于一日三餐,也难免陷于家长里短。

然而母亲的这种选择背后暗藏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女性把自身的价值和幸福都系在男人身上,可是却不能保证自己的丈夫不被外面的世界诱惑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良多的母亲曾亲眼目睹那个对家人从不表现温情的丈夫,却与情人相拥唱情歌。至此,母亲对丈夫的信任完全崩塌,但母亲不哭不闹,也没有对任何人说,她只做了一件事:买下这首歌的唱片一个人听,让这歌烂熟于心。

直到多年后儿女相聚一堂,她拿出珍藏的唱片,哼唱这熟悉的旋律,若无其事的向丈夫说起他当年出轨的事。母亲这般云淡风轻,是因为时间疗愈了伤痛,也让母亲变得更坚强

母亲先是失去了外面的世界,而后失去了对丈夫的信任,她想紧紧拽住儿子,然而长子因为救人溺亡,次子常年在外,女儿嫁人。她谁也靠不了,只能让时间疗愈伤口,而那些经历过的苦难,似一坛老酒,苦涩却给人力量。

母亲的刻薄、虚伪是她的一种保护色,保护色下面,是无论遭遇什么都能坚强应对的心,是生命的一种韧性。也许时光会改变母亲的容貌、性格,让她成为一位不合时宜的老太太,但是那颗经过岁月沉淀的心却越发闪耀

我们不能责怪这样的母亲,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02理解父亲:失去工作后,他也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良多本来是有资质成为医生的,但因为父亲偏爱哥哥,所以他对父亲失望的同时,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错误的认为自己不是当医生的材料。最终,良多成为了油画修复师。

良多尝试着跟父亲谈起自己的职业,对父亲解释这份职业的意义,然而父亲总会以“能糊口吗?”尴尬的结束话题。在父亲眼中,绘画是不务正业的事,所以良多更加不愿意和父亲交流,他们两人间绷着一条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其实,不是父亲不愿意交流,阻碍两人交流的是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父亲年轻的时候,正值日本百废待兴,国民坚信自己的奋斗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经济增长,他们不顾一切拼命工作,并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他们的努力也使得日本经济迅速腾飞。

而良多生活在一个低欲望的社会里,这一代的日本年轻人经历过经济危机,他们即使拼命工作也可能一无所有,所以他们奉行“节约”“极简”“断舍离”,即使有钱也不愿意消费。比起重视工作,他们更重视生活的意义。

然而把工作看做一切的父亲,退休后顿失了人生价值。

曾经的患者心脏病发,父亲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她被抬上救护车,父亲虽然焦急的想要做点什么,却被医生当成围观群众推开。救护车远去后,只留下了父亲落寞的背影。

与此同时,父亲退休后回归到家庭中,才察觉到因为对家庭的长久疏忽,这个家早已成为妻子的天下,自己从绝对的权威跌落成一个可有可无的注脚。

于是,他把自己关在诊所内,装作研究医学报刊,其实留心着客厅里大家的一举一动,他想要融入家庭,但由于在家庭中缺席太久,他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父亲的内心很挣扎,时代的需要让年轻的他远离家庭,老后想要回归家庭却不得其法

他只能孤独的守在自己的世界中,成为一个固执而敏感的老头子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03父母会老,子女会离开,但爱会传承下来

当良多感叹着故乡很不一样时,母亲开玩笑说他是“浦岛太郎”,浦岛太郎是日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他是一个捕鱼人。浦岛太郎因为贪玩在龙宫玩了三年,结果回去时发现家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四处呼喊父亲母亲却无人应答,原来陆地上已经过去了三百年。

作者在此处是想告诉我们:远归的游子其实都是浦岛太郎。当我们发现双亲额头添了皱纹,眼神中有了陌生的波澜,神情中多了苦闷和疲惫时,一切陌生的好比过了三百年。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正如良多,在一天的相处中,他发觉父母变得跟记忆中不同了,他看到母亲执着、哀伤的一面,也看到父亲落寞的一面。于是,良多对父母多了几分理解和体谅。

然而良多仍然巴不得早点离开,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就像故事中的浦岛太郎注定要离开,子女终究也会离开父母。因为他们需要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人到中年的良多,过得并不容易。他失业了,多次投递简历都被刷下来。他也刚组建自己的家庭,妻子是二婚,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儿子,他既要学习做一个合格的丈夫,还要同时学会做好一名父亲。他只能步履不停的走下去。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与本书同名的电影中,有一幅很有寓意的画面:影片开头,良多回家,房前一列火车驶进村庄。影片结尾,良多离开家,房前又是一列火车驶出村庄。这幅画面中,道路旁的老房子象征着父母,而火车寓意为子女。

子女奔向世界,而父母留在时光后面。父母就如那座老房子,盼望着儿女回家,但是儿女却像门前驶过的火车,一心想着离开。儿女们匆匆来一趟,又匆匆离开,只一刻的相聚,而后长久的分离。

父母有父母的日子,子女有子女的路,谁也不会为谁停留,可是理解和爱会一代代传承,永远轮回下去。

《步履不停》:如何治愈原生家庭中的伤和痛?与父母相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