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浙江监管局疫情防控的“四字经”

民航浙江监管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中突出早、实、暖、智四项工作,通过念好“四字经”,打赢主动战,为浙江疫情防控成为“模范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早:凡事预则立

早在1月21日,监管局审时度势,当天下午决定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22日,监管局正式下发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并第一时间组建起辖区疫情防控统计、每日简报、重大运输任务保障和防疫物资统计体系,为后续及时研判形势、部署落实上级举措提供了坚强的机制保证。

疫情发展瞬息万变,防控必须提早一步。1月底,全国多个地区陆续爆发聚集性疫情,民航防控压力倍增。1月30日,监管局紧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从重点旅客区分入手,部署重点旅客信息监测、信息联动、订座值机、分散就座、联防联控等措施;紧接着的5天内连续召开3次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并形成重点督办任务21条。3月4日发生浙江青田县意大利输入确诊病例后,监管局3月5日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境外输入”工作。

措施落实“早一步”。自领导小组成立第二天,局领导即带队对杭州机场及重点驻场单位物资储备、一线防护、旅客宣传告知等工作开展现场督查;2月2日,监管局主要领导在主持召开第二次领导小组会议后,立即赴杭州机场对1月30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期间,监管局领导分别带队进行现场检查8次,各专业处室结合专业要求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局方要求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实:唯实事必成

疫情防控必须短兵相接、动真碰硬,措施落地必须要实。确保民航上级的各项防控要求切实落到疫情防控一线,必须聚焦问题、点穴扎针、精准施策。为此,在防控战打响阶段,监管局即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浙江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聚焦信息监测、座位安排、协同联动、体温监测、消毒消杀、员工防护、宣传教育、舆情管控、通航防控等工作提出具体举措,并要求各航空公司立即开展登机前二次体温检测。

3月5日,疫情防控进入到“防境外输入”新阶段,由于境外旅客国内中转乘机抵浙的信息隐蔽性强,对疫情防控形成巨大挑战,为此,监管局综合研判后紧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防境外输入”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落实“防境外输入”6大措施。对境外旅客国内中转乘机信息监测这个关键环节,监管局一方面积极向民航上级提议,恳请进一步完善全民航的境外旅客国内中转乘机信息监测和通报机制,另一方面,要求各机场协同执飞航空公司,关口前置,在前站或前序航班关舱后及时获悉机上旅客信息并通报目的地机场;要求各机场争取与前站大型枢纽机场建立信息通报机制。

在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上,监管局要求逐项分解并融入到管理局下发的检查单,合并开展检查督导。检查实施上,在局领导带队开展现场专项督查、驻机场值班监察员每日按清单巡场检查的同时,要求各处室采取不同方式落实处内检查任务;在检查方法上,注重“现场检查”与“远程检查”相结合,对采取“远程检查”的,考虑到检查方式的局限性,提前梳理企业需提供的备检材料清单并复核,确保检查高效管用。

针对医护人员包机赴鄂频次多的运输特点,监管局每架重要包机都赴现场指导,均成立由值班局领导带队的督导组,从航前准备、航空器适航状态、航前检查、飞行计划申报、机组防护等多个环节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尤其是机组选派和航空器适航性等关键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对非杭州地区包机的,通过电话问询、视频查验等方式提出明确要求。针对医疗队包机随机携带的大批防疫物资难以及时提供明细,且必须要同时抵达这一特点,首先要求承运公司严把危险品运输安全关,及时掌握涉危险品物资行李数目,对无法随机运输的,大批量的通过调全货机同步运输,小批量的协调顺丰航空或地面物流提前运输,在确保医疗包机安全抵达的同时实现人到货到。

暖:真情服务暖人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监管局则“暖”心助抗疫。监管局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中央驻浙单位捐款助力号召,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累计为浙江省红十字会捐款47450元。同时积极“暖”情纾企困。对辖区各单位每日简报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监管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省、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帮助解决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困难。1月31日,在收到辖区单位上报防疫物资紧缺的报告后,监管局领导一方面要求摸排辖区防控物资底数,向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文报告情况,争取物资支持,另一方面在参加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管控组会议上积极呼吁。第二天,监管局即接收省疫情防控办派发的第一批防护口罩5000只。截止目前,监管局已完成防疫物资配发5批次,有力缓解了辖区单位的燃眉之急。

2月5日,在获悉因地方疫情管控措施升级导致辖区部分企事业单位大量工作人员无法正常上班的问题后,监管局第一时间向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反映,并派人与杭州市疫情防控办沟通协调。当日晚,地方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关于企事业单位出行证明的通知》,要求对涉及防疫、民生保障、城市运行需要出行的人员,其单位开具的证明,各社区应允许其出入。3月,值全国疫情转入总体积极向好趋势时,监管局又积极向省政府建议,对浙江民航受疫情影响的单位给予地方政策优惠和扶持,此建议目前也被列入省里的工作动态简报中。此外,监管局还协调了省政府出台白名单制度,对涉武汉包机运输的机组采取相应豁免措施。

智:数字赋能云监管

此次疫情,对传统的现场监管方式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此,在2月5日月度安全形势分析会上,监管局主要领导要求,要充分利用“云视讯”覆盖范围广、布控点多、调度及时的优势,规范程序、细化标准,大力推进非现场监管方式。2月12日、2月18日,浙江监管局分别通过“云视讯”系统,对台州机场、宁波机场实施非现场监管。此后,3月4日、3月6日,通过“云视讯”分别对圆通货航实施行政约见,听取了杭州机场疫情防控和信息报送工作情况汇报。

“云监管”推进过程中,监管局充分注重合规性要求,严格落实民航局有关非现场监管相关程序要求。在辖区防控信息数据收集统计的基础上,监管局建立了辖区疫情防控压力指标、阶段指标、风险指数、复原指数等四大维度的监测数据,为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掌握辖区疫情防控形势、研判风险环节及变动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 通讯员何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