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最近,互联网最热闹的新闻莫过于翟天临“博士后”的扒皮事件。

说起来,起因很简单,只是因为直播中的一句“不识知网”,引发了网友巨大的疑惑。于是,随着广大勤勉的网友的努力,真相逐渐水落石出。原来自诩“学霸”的翟天临不过是一个吹牛成精和抄袭为常的小丑。当然,翟天临事件竟然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大幅度关注,英国媒体BBC还专门做出了报道。看来这件事的影响已经冲出了亚洲。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当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就连央视都忍无可忍,受波及的北京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先后做出回应,取消翟天临的博士资格;甚至影响了有翟天临戏份的电视剧,原本二月份上映也被推迟,据媒体报道,翟天临的新戏还没有开播就被要求剪掉翟天临的所有戏份;几部戏下来,网友们估算翟天临方面的损失至少过亿,这还不算他未来的工作损失。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其实,抄袭、剽窃等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做法,尤其“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说法给了许多不学无术的人莫名的理由和胆气。所以,在许多行业都得到了世俗的宽容甚至默许。对于日渐成熟和进步的现代中国人来说,越来越发现和意识到,靠抄袭的做法不仅不道德,而且很危险。但是相比国外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要求,我们的做法和意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登堂入室的。两年前,纽约时报一篇《学术造假给中国的科学超级大国梦蒙上阴影》揭露了国内学术界的造假盛况:据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报道,自从2012年以来,由于伪造同行评审,中国被撤稿的科学论文数目比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都多。

譬如,2006年1月17日,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被爆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上亿元无偿拨款。这是犯罪啊。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虽然各个行业的抄袭现象很严重,但至少在翟天临事件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状况,那就是:只要发现你作,让你悔不当初。可是,其他行业里,科研、文化、教育等抄袭的重灾区,不仅人们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自觉,也没有如此令人震慑的处罚措施。国人太过宽容,也太爱遗忘,于是给坏人坏事有了更多的机会。其实,对于欺骗和抄袭给个人带来的收益而言,与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性相比,是巨大的破坏和耻辱。可惜,只靠道德和自律是无法遏制这股坏风气。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谢田曾这样说过:“中国仿冒剽窃的行为公然地进行,中国人都不觉得羞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损害了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譬如大家都熟悉的打假博士方舟子揭露的许多靠抄袭作假而上位的“教授”,许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甚至还继续耀武扬威着;著名作家琼瑶已经高龄80还无奈打假,但被剽窃的电视剧依然热播;还有臭名昭著的韩寒抄书事件对本人并没有太大影响,转行去做了电影导演。

尤其在教育领域,无论是课题、著作、研究报告,还是课程等,抄袭基本就是行业的惯用手法。把课程重新包装一个名称,就敢说是自己的实践成果;把别人的书或教案换个封面,就敢说是自己的研究心血。譬如,曾经一夜成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郑委,就是靠抄袭《学会跟孩子说话》等书而在北大出版社出了一套很受欢迎的书《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书中还大言不惭地告诉别人什么是专著。不过自从被揭发抄袭后,北大出版社干脆停发“郑姓搬运工”的书,即使曾经销售的很好,但出版社也不敢再为这种人出书了。不过据悉此人依旧还在叫卖教育,还有广大可怜而善良的家长迷信这个心口不一的教育砖家。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所以,翟天临事件被引爆有其特殊的原因,虽然是教育领域的乱象,但由于其是娱乐圈的人。所以被关注度很高,传播度也很快。这恐怕是是因为娱乐明星被放置在舞台中央,一言一行无不被关注,所作所为无不被放大,越轨操作的行为才得以得到有关部门关注和尽快处置,所以,才给了人们一个相对说得过去的答复。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再如一个很典型的知识产权维权案例,2009年开始,

北京四中网校将我本人(赵雨林)设计的“3A学习品质图谱”更名为“学习品质关系决定图”,内容直接照搬,把我的名字直接替换为“北京四中网校”,在全国所有的教学网点喷绘悬挂。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机构,知识产权意识如此淡漠,抄袭做法如此狂妄和彪悍,实在有辱北京四中百年清誉。2012年我就直接选择在北京四中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获胜。不过,自始至终,北京四中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事后,我还发表博文“难得的胜利”来回顾这段艰难的维权。可是,时间过去了10年,这张图谱依然被许多机构抄袭,例如“龙文教育”等。看来,维权之路真的是布满荆棘。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无独有偶,国内著名的教培机构“学而思”似乎也在“抄袭”的道路上紧随其后,而这次被侵害的对象依然是我。在其号称原创的图书出版物中,剽窃的是我的《超级学霸》(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里的内容。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有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抄袭者倒也不是没有动脑子,在全盘吸纳后,还自作聪明地补充了几条。可怕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抄袭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原创者的设计思想和使用策略,这种画蛇添足的做法不仅于使用者无益,而且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其实,这个作者并不是不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譬如在这本书里,很多引用的图表下方就写着“来自网络”字样,以此来规避风险。不过,在引用这个3A双赢训练表的时候,连这块遮羞布都省略了。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说来也是夸张,即使某东方这样的机构也抄袭过我的著作(已接受维权处理,因为自觉羞愧难堪所以请求不要公布)。曾有许多人对我讲“一直被抄袭,从未被超越”就是对我的现实写照。不过,前半句说的没有错,后半句还不敢当。我还需要不断努力,避免被人超越。当然,我也很自豪一直被抄袭的状态中。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前段时间,明星企业家董明珠愤怒指责在虚拟市场玩杠杆的投机者:你们就是吸血鬼,你知不知道,作为一家制造企业,研发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要耗费多大的心血,投入多大的精力,你们玩经济,把钱卷走,把企业架空,你们就是吸血鬼。

所以,把抄袭者比喻为吸血鬼非常贴切。当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投机者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小,甚至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惩罚,那真正做事,潜心研发的人们;真正热爱教育,矢志为市场提供优质原创产品的研究者们,又该如何自处?美国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说的好:“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

【教育丑闻】学术不端岂止翟天临,教育剽客学而思

王符《潜夫论》里有一句名言很经典,“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希望教育工作者少点急功近利,不要投机取巧。蜕去套路,少些虚假。多专研学问,勤努力实践。于是,可以清大光明地面对学生,可以问心无愧地服务家长。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的风范。

遂给抄袭者做劝诫打油诗一首,以飨看客。

德疏学浅欲捷径

不端岂止翟天临

教育剽客学而思

东方四中羞前行

劝君处世莫投机

声名旦损难涤清

最后,向给我们提供“学而思”抄袭信息的马姓家长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未来更多提供抄袭信息的家长朋友。凡是提供信息者,我本人都愿意赠书一本,聊表心意。

同时也热诚欢迎关注教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工作者与我们正大光明的联系,无须剽窃,即可收获,岂不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