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我当了一回失败者

大家对失败怎么看呢?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增长教训。但其实谁都不想失败,不想看到自己的努力白白浪费。

像我这种从小到大都很顺的人,对失败,那总想躲得远远的。

以前,我的字典里仿佛从来没有失败,但是这次,我的字典改版了。

因为这次考研,我妥妥得当了一回失败者。


01考研失败,内心崩溃


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输入准考证号,颤抖着点击查询按钮,当辛苦了一年的成绩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意料之中但又不愿接受,不到三百分。

万念俱灰,我明白,这意味着,

今年,我与研究生无缘了!

查成绩后的几天,我总是会出神,大脑放空,躺在沙发,目光直直地盯着天花板发呆,考研时的一幕幕在脑海浮现:

早晨六点起,12点睡,

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赖床,不敢铺暖和的被单,

因为自习室位置少,凌晨4点半素面朝天,小跑着去占座,

在走廊背书背到痛哭流涕,太阳穴爆满痘,知识还是一遍遍地忘记,

因为考研,放弃了CUBA的比赛。

因为考研,错过了喜欢的人。

其实有时候会想,这样值得吗?很多次想放弃了,念叨着,学历就是块敲门砖,不念研究生照样也有很多成功的人,却依然回到压抑的自习室啃数学

英语单词每天背,题目每天做,可阅读理解还是错很多,

专业课背了忘,忘了一边伤心一边还得背,尤其到了后期,遗忘越来越让我崩溃,什么“遗忘很正常”的大道理,已经完全听不下去。

没有报动不动就上万的考研班,全凭自己找网课,没有定期的检测。临近考研,复习节奏大乱。我明白,我八成是要凉了,所有的进度都不对,该完成的任务全部因为焦虑而没有完成,也就是爬着走完上考场前的最后几步路。

也怪我情商低、见识短,整天沉溺于恐慌中无法自拔,每天早起但是在自习室已经无法学习,走神严重,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

其实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大概能考多少分了,只不过查成绩之前总觉得还会有奇迹,看不到分数就决不死心。我的真实分数打破了我所有的唤醒,把我拽回现实。还是很伤心的,毕竟拼了一年,所以我哭了一宿,总觉得这像是听到乔丹去世一样的不真实,但我就是考了那么点分数,内心是十分崩溃的,无法接受,随之对考研产生了巨大的阴影。


02心有不甘,但又陷入纠结


虽然我已经对不给我任何正反馈的考研深恶痛绝,但依然想复读,想二战。因为总觉得别人都去读了,为什么我不去?

心里想着“我只是心态不好,我只是没啥经验不懂得考研进度,再来一次我肯定考得好!”

真的是这样吗?

一站失败,导致我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阴影,我清楚的知道,我就是因为想的太多,给自己的压力太大,造成了这种失败,但是我不能保证我二战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我已经学习了一年,对学习的进度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二战肯定会有帮助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我心性的不稳定,容易想不开,喜欢与他人比进度的状态, 所以我在纠结,到底要不要二战。

于是我去听关于二战考研的讲座,去翻关于二战学长学姐的帖子,去请教本专业上一级二战的学长学姐,也回想起考研期间我曾经碰到过一个二战的学长,当时偶然碰到他在背书,这位学长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二战!”当年他完全有资格调剂,分数还不低,但是自己偏要二战,结果10月份就坚持不下去了,回头想想当初就不该二战,当时距离考研还有2个月,必须还得熬过去。

我也去听了二战考研讲座,老师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也决定考研,想的多的,不到三百分的,建议不要二战了,我就是她说的这一类,而且看到很多二战人的悲惨经历,我在内心已经初步判定了,我不能再二战了,因为大四考研的过程中我就有一些抑郁症的表现,甚至想轻生,日过如果再回到那种状态走不出来,可能永远都走不出来了。我只能说,这与有没有决心没有关系,这与性格有关,我的重点就是我的心性不稳定,我需要去磨炼心性。

就像那位老师说的 “要先把脸皮练厚”。其实就是告诉你,要提高受挫能力和心里承受能力,把考研看淡,考研很重要,但不是生命的全部。


03不再二战,云找工作


看清了自己的现状后,我决定不再二战。我开始写简历,改简历,投简历,看一些自我提升的课程,其实有时心里还是很犹豫的,因为我听说过找工作很难,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岗位多的是,大部分工作要求的学历是本科,更多的是看你面试的体现的能力,而且对于应届生,没有实习经历,招聘单位也习以为常。

我第一份投的是管培生的岗位,面试非常顺利,我本来就是一个很细心很认真的人,面试之前我背好了所有的可能问到的问题,提前了解我要面试的公司,这次面试我很紧张,10分钟的面试,我准备了两天。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私底下和这位hr小姐姐沟通时,她说,能看得出来,你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人,你很自律,但你很不自信。我仿佛找到了知音,我急忙说,我不自信是因为,我讨厌自己内向的性格,我讨厌自己脑子笨、反应慢。她说她面试了那么多人,不管是内向的、想的多的性格,还是开朗的性格,都没有错,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她看得出来,我身上有很多发光点,只不过我都选择忽视,而且喜欢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了解了我考研失败的心路历程后,她说,我更希望你去接纳自己,去接纳自己的性格特点,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未来的失败,你要学会扬长避短,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适合做什么工作。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恍然大悟。考研期间,我70%以上的压力来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我看到一些性格开朗的人学习效率比我高,我就开始难受,心里就会在埋怨自己“为什么你学习效率不高,因为你性格不好不开朗,你不善于表达,你不会调整自己......"各种自我怀疑,各种自己以为的他人对自己的嘲笑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堵在我胸口,很长一段时间,我肌肉抽搐,喘不上气,想自寻短见,患上了轻度抑郁。其实我一直很不喜欢自己这种不太开朗的性格的,所以我就羡慕性格开朗,说话幽默的一类人,一想到我不开朗,我就很伤心,但是我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原来我以为,只要我努力,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实际上,性格的确可以改变,但为什么不选择扬长避短呢?

于是我去做了职业测试,测试的结果是,我适合当老师。 于是我就开始关注教育类的相关岗位了,没想到的是,机会还很多,因为疫情,线上教育非常火爆,再加上我看到行业大牛说,下半年是互联网教育的战场,我毅然决然地想加入教师队伍了。

我看到许多教育机构获得融资,即将上市,也就是说,他们正在扩大规模,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这对我们这种非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机会。有非常多的讲师岗位,大部分都是要求本科学历,教资证书。而我之前刚好考取了教资证书。如果我在教育机构待几年苦练教学技能,再凭借丰富的经验去应聘公立学校的老师,再慢慢考编制,那我就真的可以加入人民教师的队伍了。于是我马不停蹄的去应聘讲师,凭借自己的认真准备,我已经通过了重重面试,拿到了心仪的offer。

此时,当我回头去看我曾经最在乎的那些:这同学性格好学习好,去了大公司,我好羡慕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那样!那同学工资好高啊,几千块呢,好羡慕啊。原来那些曾经惹我心绪的事情不再打扰我了,因为我知道,我找到了我的落脚地,它就仿佛一个生命的支点,支撑我屹立不倒,继续前行。

自然而然的,我也不再害怕他人的嘲笑,不再担心我以后无路可走了。更幸运的是,疫情期间,我接触到了写作副业这个概念,加入写作社群,我开始写文章记录自己的故事,积极地给各大平台投稿,有几篇还有了回音。那种感觉就是,突然觉得未来被我点亮了,好比在黑暗中点燃了火炬,我可以拿着它往前走而不再害怕了,而火炬的燃料就是不断的学习,而路的尽头,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04幸运的是,我当了一回失败者


要不是考研失败,我怎么会认真思考我以后该如何去走?

要不是考研失败,我怎么会拼命去读一些自我提升的书籍,打开了新大陆?

要不是考研失败,我又怎么会跟着up主开启副业写作之路?

回头看我失败的考研,起初,我觉得这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我觉得我的人生要完了,因为我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没遇到过什么挫折,我一直是家长口中 ”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次却遭遇滑铁卢,我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我觉得上帝抛弃了我,不应该啊!为什么别人能考上我就不能?大多数人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也听说二战是常态,于是迅速投入二战马不停蹄,可是考研挫败对我造成的巨大阴影,逼着我跳出来,客观的想一想,我到底该不该走二战这条路?我选择先去跟随直觉,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一边,投入到我曾经最害怕踏入的找工作大军中。

现在的我,不再关注别人是否二战,而是积极的分析自己的能力,认真的分析每个岗位有什么要求,寻找自己和岗位的契合度。

我在内心问自己,我当初考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那什么是好工作呢,每个人对好工作的标准不一样,

有些人觉得不加班就高薪就是好工作,

有些人觉得效率高,有成就感,挣钱多就是好工作,

而在我心里,能够提升能力,充实自己,通过帮助他人来获得成就感的工作就是好工作。讲师的岗位就符合我所有的标准。

那如果以我现在的水平,我八成还是考不上985、211的研究生,而且普通学校研究生的学历能找到的工作和我现在能找到的工作也差不了多少,那我为什么要再去二战呢?

有人说,你不求上进,可是你们那些所谓的上进的人,又有几个是真的清楚自己以后的规划的呢?也有人说,考研就能多一条路,那我想说,如果你都不清楚以后要做什么职业,那你多的这一条路对你以后想做的具体的某一个工作,有多大用处呢?

积极向上的心是好的,但我不想再盲目去闯了。当初的我,就是一个愣头青,自己本来数学基础就差,心态更差,非要报考985、211,觉得只要我头悬梁锥刺股,考不上天理难容,结果成为炮灰,理所应当,其实考研最容易失败的,就是我这类人,那些对硕士学位看的没那么重的,反而考得比我好。我并不是说不鼓励二战,也并不是说基础差的人就考不上985、211。我更想强调的是,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比任何高学历都重要。

考研其实就是,一小部分有梦想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考研,但是更多的人只看到了那一小部分人在考研的表象,”硕士好找工作,我也考吧“,于是也考,这样跟着考的人多了,随大流的人也就多了,加上就业的压力,考研大军就不足为奇了。可随大流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他们自己对好工作的定义是什么,只是盲目的觉得,只有考研才能找到好工作。殊不知,很多工作不需要你有很高的学历,但需要你一些具体的能力,少有人会去招聘网站,认真查看自己心仪的工作的具体要求,更多的是去搜”考研难吗?我基础差适合考研吗?“并且看到很多基础差的学生逆袭985的传奇经历,信心满满地觉得自己肯定也能行,没试试怎么知道?......

我问过一个准备二战的小伙伴,他的态度是,我不管我就要二战,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于是问他,”支撑你二战的动力是什么?”他说,我就喜欢那种学习的感觉,不想工作。得,这家伙八成是为了逃避就业,那我只能祝他二战成功上岸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不再二战的决定仿佛和很多人不同。你不二战就有人说你,为什么不再来一年呢?这就好像是你三十多了为啥还不结婚,是一样的道理。我无法控制别人的言论,我只知道,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我不需要迎合他人,毕竟我的人生是我自己要走的

就像考研政治老师徐涛说过的:“其实多年之后回过头来看看,早读研的和晚几年读的真没什么分别,甚至有些工作有一定基础之后,读MBA的跟普通硕士都没有太大的分别!所以,有机会考的时候希望大家尽全力,如果实在暂时不行,也希望你们能放下执念,投入到社会中去,只要上进心不死,总会是研究生的”

回想以往,中学期间对别人的进步,我羡慕嫉妒恨,把所有人视为竞争敌手,同学关系自然就不是很好,为什么我会对优秀的人这么嫉妒?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学习没啥动力,为什么没有动力呢,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连一个大致的概念都没有。我像一个幽灵一样没有落脚之处,所以我看到那些已经找到着陆点的人我就羡慕,羡慕到极致就演变为嫉妒,嫉妒到极致就想着去讽刺挖苦。当时政治老师对我说,“因为你没有梦想”的时候,我还不能领悟,现在我才明白,梦想是支撑你努力的根源。

幸运的是,现在我找到落脚点了,而唤醒我的,是这次考研的失败,是第一次作为一个失败者的经历。以前我认为,学习好就是王道,但这次挫败后,我明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最重要,

否则你很容易随大流。就像罗振宇说的:“宁肯被说成是猪,也一定要挤在风口,哪怕看见千军万马,也一定要过这个独木桥。”他吐槽的就是随大流。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适合自己的路,从来不拥挤”

明年,400万大军将奔赴考研的战场,可是我选择做一位逆行者,另辟蹊径,专注于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有一位硕士学姐,发了一条说说“我不想大家都像我一样,找不到好工作,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我当时还纳闷,你可是硕士啊,怎么还会有这种感慨呢?

加上我逛了很多硕士的帖子,发现原来毕业的时候,依然很迷茫的硕士也是不在少数啊,很多人硕士毕业,应聘他的是当年的本科同学。很多人是博士,也依然很迷茫,就像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当初毕了业迷茫,就考研,还迷茫,就考博士,现在他上课就感觉没啥劲头,,他住着单位分配的宿舍,却并不快乐。

相反,那些一毕业就清楚自己优势,扬长避短的年轻人,三五年间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职场能手。有的成为出色的产品经理,有的成为金牌讲师,有的人本科是生物工程,却成长为职业猎头,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岗位,我们要做的不是羡慕别人口中的ta,而是专注于自己,弄清自己特长所在,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快速提升,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现梦想的前提是,先要有梦想,而实现梦想的方式,不止考研一条,如果你二战三战还没有上岸,那我们就先把他它搁置一边,问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