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信,去年我对你爱理不理,如今已经高攀不起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政信,去年我对你爱理不理,如今已经高攀不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诸多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投向疫情防控相关领域,这类债券被称为“疫情防控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梳理,截至3月11日,共有220单“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合计1761亿元


其中,地方融资平台亦成为“疫情防控债”的重要发行主体。统计显示,截至3月11日,城投平台发行“疫情防控债”48只,占同期非金融企业“疫情防控债”发行总只数的21%;发行规模合计349亿元,占比约为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疫情防控中城投平台承担着城市运营商的职责,积极参与到当地医院建设、医疗物资采购等疫情防控工作中,金融机构对平台的融资支持增加。此外,基建加码、稳增长均需城投进一步发力。在此背景下,城投信仰再度强化,城投债受到市场追捧,发行利率明显下降。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表示:“由于政策放松,平台外部现金流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历史对比发现,外部现金流改善对于城投信用资质而言更为重要。因此,当前政策环境将更为利好城投。


借新还旧居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交易商协会、发改委、上交所、深交所等监管机构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或者行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领域或者借新还旧,此类债券被市场人士称为“疫情防控债”。


地方融资平台亦参与其中。2月7日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债券“20云投(疫情防控债)SCP003”成功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其中8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融资工具,2亿元专项用于发行人抗击疫情,主要用于发行人旗下医疗、旅游、物业等业务板块。该公司在银保监会融资平台名录,这只债券是城投公司发行的首只“疫情防控债”。


东部省份某地市级城投公司副总介绍,疫情发生后,市国资委召集几家市级平台开会,商量如何利用国家出台的一些有利政策进行充分对接。“比如,各个平台在争取国开行的疫情应急贷款,有的已经落地,有的还在进行中。”前述副总称,“疫情发生后有关机构对疫情相关债券产品的审批效率明显提升,我们公司交易所还有私募债额度,发行时也想申报添加‘疫情防控债’的标签。”


根据Wind梳理,截至3月11日,城投平台发行“疫情防控债”48只,发行规模合计349亿元。从评级来看,48只债券中发债主体评级在AA+以上的共有42只,占比接近九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弱资质平台的滚续再融资并未有明显实质性改善。


从期限来看,23只债券在一年以内。换言之,约半数的城投“疫情防控债”期限偏短,可能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对企业的短期影响,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不过,仍有12只债券期限在5年以上。


华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冠南称,这意味着发行主体利用当下流动性相对充裕的环境,通过发行中长期限的“疫情防控债”,将中长期限的债务成本锁定在较低水平。待疫情结束后,募集资金用途可能会出现变更。


从监管部门的政策看,疫情防控信用债的资金用途较为宽松,并未严格限制在疫情方面,也可借新还旧。如交易商协会要求,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积极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或行业企业注册发行,特别是发新还旧服务。对于资金用途方面,交易商协会要求“疫情防控债”用于疫情防控的金额占当期发行金额不低于 10%。


具体来看,48只债券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 一是借新还旧,
  • 二是补充流动资金,
  • 三是用于疫情相关的业务。


整体看,用于借新还旧的资金占比较大。


如潍坊市投资集团发行的“20潍坊投资(疫情防控债)SCP001”募资5亿,其中:


  • 0.5亿元用于防疫物资购买等相关业务支出;
  • 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借新还旧占比达80%;
  • 0.5亿元用于补充其它板块流动资金。


发行利率下降


2018年以来,城投非标违约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公开债券违约亦有出现。“17兵团六师SCP001”、“16呼和经开PPN001”两只城投债的违约使市场对城投债违约的担忧增加。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近期多地融资平台因为疫情防控或稳增长得到更多的融资支持,发行“疫情防控债”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中部省份某城投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期两家国有大行都完成了首笔贷款业务,三家股份行增加授信。“银行和公司的合作增多了,但债务管控仍然严格,每周都要填报、更新负债期限、还款时间、融资性质等内容。”


前述东部省份城投公司副总称,预计2020年当地城投融资形势会进一步好转,因此想借机优化融资结构,多发一些两年期、三年期甚至五年期债券产品,降低短期债务占比。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本次疫情发生后,融资平台作为贷款主体参与疫情防控。主要有两种方式:


  • 一种是市县级城投直接作为贷款主体,资金用于当地医院建设、医疗物资采购等;
  • 一种是高级别城投(地市级及以上)作为统贷统还主体,获贷款后再转贷给相关企业。其中,贷款行为国开行和农发行。


在此背景下,城投信仰再度强化,春节后城投债受到市场追捧,发行利率明显下降。此外,投资者对于城投“疫情防控债”认可度更高,发行利率较企业之前发行的同类型债券的票面利率更低。


比如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集团)公司去年发行的期限为0.74年的“19扬城建SCP004”票面利率为3.2%,而今年3月5日发行的同期限的“20扬城建SCP001”票面利率为2.7%,相比此前降低了50BP;3月9日发行的“20扬城建(疫情防控债)SCP002”利率则进一步降低至2.6%。


“今年城投更稳了。”北京地区某券商债券交易员表示,“疫情对城投的负面影响较小,城投债违约风险较低,仍是相对安全的债券种类。”

货币宽松,资金加速流向政府平台

启动新基建,而在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基本上都是由各个地方政府的平台承接,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

笔者近期走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政府平台发现,由信托、定向融资等渠道募集的资金,政府平台基本上要将成本压缩1-2%,究其原因得知,近期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各地方政府平台低资金来源预期较强,银行加大对政府平台授信。近期投行人士真实的感觉到如今的城投,真的是曾经我对你爱理不理,今年已经高攀不起。


:文章出于行业分享交流之需发布,仅供参考,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财经,恒大研究院。 感谢原创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蓉漂壹号均在文章开头/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及时与蓉漂壹号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及时更改,并表示歉意,非常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