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天上的神象,为报答救命之恩,化为一座雄伟的象鼻山

象鼻山,又被称做象山,山的形状酷似一头在江边伸出长鼻畅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其象鼻与象身之间的那个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水月洞里的江水通流,可泛小舟通过,颇为神奇。象山被视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历代诗人对其吟咏不止。

原本天上的神象,为报答救命之恩,化为一座雄伟的象鼻山

象鼻山

据传,象鼻山是天上的神象下凡变化而来的

原来,那只大象是天帝身边的神象,专门负责驮宝瓶。有一天,天帝下凡巡猎,带着上百只大象、数百匹天马、数十辆神车经过桂林南下。一路上,他们踏坏了大片的庄稼和花草,宰杀了大批的猪马牛羊,一时间,山清水秀的桂林变得惨不忍睹。其中的一头大象由于疲劳过度,病倒在路边,奄奄一息。天帝看它成了这样已无用处,便丢掉它,带着仪仗队浩浩荡荡而去。

原本天上的神象,为报答救命之恩,化为一座雄伟的象鼻山

受伤的大象

就在这只大象病入膏忙之时,一对年老的夫妇救了它,悉心地给它灌药喂草,使它逐渐恢复了体力。这对好心的夫妇名叫向公、向婆。大象康复后,为了报答他们的搭救之恩,赶到田间为他们和周边的庄户人耕地拉车,并且终身留在人间服务农人们。农人们纷纷来感谢大象的帮助,喂它最好的草料,还帮它洗澡。

天帝的仪仗队中因少那只神象,看起来队形很不整齐。为此,天帝很不高兴,就责令象奴返回桂林找寻那头因病而被丢掉的神象。象奴返回到桂林,在田间看到那只神象正在为农人们耕田,就气冲冲地斥责它,作为天帝身边的神象,却干这么下作的活儿,失尽了天神的身份和脸面!神象却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虽然是天神,可都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种点粮食实在是不容易,我们就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吗?我绝不再回去为当奴隶了!”

天帝得知此事,就带着天兵天将来捕捉神象。神象英勇自卫,与他们激战了三天三夜,虽精疲力竭,但仍然不屈不挠。天帝见神象摆出了决斗的架势,就想出了一个毒计。他阴笑着:“你很凶猛,我佩服你,就放你重新投生去吧。”说罢,撤兵上天。

原本天上的神象,为报答救命之恩,化为一座雄伟的象鼻山

水月洞

神象信以为真,丝毫没有戒备,还若无其事地来到漓江边上饮水。天帝趁机闪到它的背后,将长剑狠狠地刺进了它的体内,因为用力过猛,象背上还留下了短短的剑柄。大象虽然被刺死,可并没有倒下。后来就化成了一座气势雄伟的象鼻山。远处望去,象鼻、象身、象尾处处分明。象山上那座瓶子形状的小塔,据传就是天帝留下的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