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对老百姓来说,故宫是一个神秘的所在。不要说我们乡下人了,即便是北京的市民,也不是随便抬脚就到的地方。故宫对游客开放,但是每天限制进入的人数,如果你来的时间不对,很正常地就被拒之门外了,买门票的机会都没有。

故宫的意义不在皇家园林本身,就和它现在的名字一样,是故宫博物院,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文化价值。

想进故宫参观、游览,就要遵守文物保护的规章制度。

比方说,自2013年开始,故宫禁止一定的区域之内,不可以行驶机动车辆。

即便是世界上身份最显赫的人,包括法国总统奥朗德、美国牛逼哄哄的总统特朗普,请你把车停在午门以外,步行进来。

这是游戏规则,大家认可,就是合理的存在。

但是这一规则被一个更加牛逼哄哄的小女子给破了,并且人家不是一般的牛逼,不仅把豪车开进故宫,而且立此存照,给大家打个招呼:“赶着周一闭馆,躲开人流,去故宫撒欢儿。”


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有身份的人,措辞就是不一样,人家不仅把车开到故宫来了,并不是诚惶诚恐,而是“撒欢儿。”

话不多,但是有两处需要划线的重点,“闭馆日”和“开车进”

闭馆日开车进宫咱就不说了,单说这撒欢儿吧。

能在故宫撒欢儿的人,除了他原来的主人,也就是明清两朝的帝王们,再加上八国联军进宫行窃,能来撒欢儿的人,真的不多。

我对这个词感兴趣,是因为我看过一部电视剧,演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经过劳动改造,被特赦之后的溥仪,终于有机会回了一次故宫参观,算是旧地重游。但是他的身份变了,这里已经不是他们家的炕头了。

电视画面的溥仪非常小心翼翼,也非常深情地看着这里的一砖一瓦,表情里满是惶恐和虔诚,大概内心是百感交集的吧。

这个地方,是溥仪小时候可以撒欢儿的地方,如今他已经没有这个权力了,只能以一个新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出现在故宫里。

撒欢儿这个词,真是嘲笑了游戏规则,也嘲笑了故宫的一脸严肃。

至于这个女子背景如何,至今没有回应。究竟是谁以什么理由把她放进了故宫,并且在这里撒欢儿,除了故宫方面的致歉信,依旧没有明确的下文。

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本来这是故宫管理方面出的问题,只要他们找到合情合理的答案,对社会的危害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故宫方面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老百姓对特权的反感与憎恨。

你进不进故宫与我的生活无关,但是你的炫耀特权,就刺激到了我脆弱的神经。

这件事,就等于我们两家做邻居,我知道你生活富裕,天天可以吃肉,我不嫉妒你的富裕。可是你不应该吃着肉,还在我面前吧唧嘴吧?你这是嘲笑谁呢?

既然你破坏了游戏规则,就别怪网民们群情激昂。

不过,网上也有人充大尾巴狼,说你们这些穷屌丝啊,所以义愤填膺地指责特权,其实是因为你们自己没有特权,嫉妒特权。

道理可以成立,但是你破坏了规则,就不能剥夺我们指责特权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对权贵阶层,发自内心的反感的主要原因。

普通的老百姓通常懂得游戏规则的意义。就像乘坐同一次航班,有人坐头等舱,有人坐经济舱。我偶尔出行坐飞机,通过头等舱进入经济舱的时候,从来没感觉这些坐头等舱的人有多不顺眼,相反,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当然,这些头等舱的乘客们,也都能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拿眼角蔑视过我们,既然是权贵,得有个权贵的样子。

这就是规则。能坐头等舱的人,是因为他们拥有的身份与身价。我们接受他们可以享受这样的高于我们的出行待遇。

故宫的门,这一次没关住特权与脑残


遵守规则有这么难吗?

就像林语堂先生嘲笑的那样,兜里有了俩钱,就振声作响。钱放在衣兜里,别人不知道,怎么办呢?就把手插在衣兜里,让两个钱互相碰撞,发出金属清脆的声响来,来炫耀自己是有钱人。

开车进故宫,然后再留影在网上发布炫耀,这就是公然破坏规则规则,挑战社会神经。

那么老百姓要个明白帐,是理所当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