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三八”的“宣傳”

今天是2020年3月6日,一整天都在圍繞“宣傳”在門店現場轉。

3月3日早上,老言從審書記那裡辦公室回來,就把我叫過去了,說三八節快到了,百貨部在線下門店——西合店新上線了一個賣菜的項目,搞了一個專櫃在門店現場,希望能豐富門店的商品種類,提升銷售檔次,吸引更多周邊小區居民來店裡消費,這個專櫃是和當地最大的無公害水培生產商老農無公害水培蔬菜一起搞的,6號正式營業。百貨部的分管領導午總,希望我們能協助百貨部一起邀請儘可能多的社會媒體,到時候去現場採訪,把賣菜和無接觸支付方式一起好好地宣傳一下。

接到這個任務後,我就去找了老耳,問他有什麼想法。老耳是商品部主任,曾經在能源部做了多年的主任助理,後來跟著的老大高升之後,被升為副主任,再後來,時任百貨部主任的老言,因為下屬出了一單利用制度漏洞貪汙的案子,老言被降為副職,沒幾個月被髮配到我所在的打雜部做副主任主持工作,老耳接任老言,到百貨部走馬上任,這一晃也好多年。因為我曾經和老耳同在能源部,彼此很熟悉,老耳做人也相對老實,故此,我和老耳聊起來也比較隨意。

我問老耳,對這次宣傳有什麼想法。老耳說,他已經交代下面的人先寫一個初稿出來,到時候再給我潤色。我叮囑他,一定要先過你這關,最後才能給我。隨後去聯繫熟悉的幾家媒體。

4號上午,我順利收到老耳發來的宣傳稿,花了一點功夫修改,把說法改改,把角度改改,把語句順順,把項目誇誇,就發了過去給老言。老言沒說要修改,就這樣。

6號上午,各路記者如約前來,我把在現場的老耳推出去介紹給記者認識,讓老耳給大家介紹介紹他的項目情況,一群人烏央烏央鬧騰到快中午11點才各自撤了。

正準備撤,老言催著我趕緊回單位,說審書記打電話來了,要求回去彙報上午現場情況。

回到辦公室沒多久,老言又通知,下午2:30分,要和審書記一起去下面兩個門店做三八節慰問。結果,一直到下午5點,才終於出發去門店慰問。我知道自己的作用是在審書記給員工遞鮮花、禮品的時候,抓住時機拍照,還要拍的好看。走了2個門店,終於趕在6點鐘,派完了那幾支已經有點蔫的鮮花。男員工們沾光,也每人得了一個喝水的杯子。

回去的路上,審書記開始重複無數次的關於宣傳的重要性,要求我要培養宣傳隊伍,要用好新出的宣傳激勵方案,讓大家都來做宣傳。老言藉機又提出說下週三要搞宣傳激勵方案的培訓,讓大家都瞭解這個方案,並讓我做個培訓PPT。我說,手頭的事確實很多,疫情時期員工心理調查和分析報告,週年慶宣傳等等,培訓能不能推遲一下。審書記又開始說,要做微信推文。這時,我有點忍不住了,說一句,我就一個人,一雙手。審書記有點不高興,要我學會“彈鋼琴”,學會培養人才。我雖很不以為然,但並未再說什麼。因為,按照審書記的看法,所有的事都很簡單,只要安排給別人做就行,

圍繞“三八”的“宣傳”

但對底層辦事員來說,現實並不會如此簡單,找誰幫忙做,別人會不會幫忙,一切都是未知數。

所謂的培養人才,感覺就是在這種國企才經常提及,可是,他們所謂的培養人才,就是誰能幹就把活兒都給你幹,美其名曰通過壓擔子提高人才培養成效。而培養人才這事,我一向認為應該是單位、人事部門的事,而不是我這種辦事員的責任,這也不在我崗位職責中。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關鍵的是,碼字這事,比較磨人,不是人人都喜歡、都擅長的,當年,我也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被調過來開始搞黨工團,開始碼字生涯,一入坑就十來年,到現在都未得脫身,被同事戲謔我“向下打樁100米的水泥墩”。不過,至今想來,可能也未算得一點成長都沒有,至少,寫單位需要的那些“文章”的能力算是有些微提升,經常被人戲謔為“大師”,雖然我向來認為“大師”都是騙子。需要會很多好聽的名詞,會排比,會對仗,會寫氣勢磅礴的短句,讓領導在臺上念得朗朗上口,念得順風順水,讓大家都以為,工作就是報告上所寫的那般輝煌。所謂的“宣傳”,都是“報喜”,“報憂”是違反紀律的,是輿情事件。

今日就寫到這裡吧。明天,還要繼續展示三八前夕其樂融融的和諧。

——岸姐·志諧錄。2020年3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