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台魔咒导致11位总统沦陷,如今文在寅又将面临怎样的结局?

單麯循還-------


青瓦台魔咒会不会降临文在寅的头上,完全取决于未来他能够为韩国做出哪些成绩,如果未来三年任期,文在寅总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那么很有可能魔咒会降临他的头上。在过去的两年间,文在寅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



首先就是实现了韩朝两国在板门店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大大缓和了两国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给半岛和平增添不少新的契机。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目前朝美对话又陷入了僵持阶段,如何在美朝之间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也是对文在寅未来三年考验。


虽然在韩朝两国有缓和趋势,但是另一方面,文在寅面对国内经济问题时,在竞选时的承诺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履行承诺。因此,他的支持率目前也是急转直下,从百分之八十四降到百分之四十九。在目前日本对韩国出口限制的这种状况下,文在寅在重振经济方面似乎是回天乏术。

加上他任职两年期间,提拔有问题污点的康京和作为外长,提拔有抄袭嫌疑的郑景斗为国防部长,对三星掌门人李在榕的宽松等被看成与财阀有联系等,也就是说,如果文在寅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文在寅很可能步他前任的后尘


怪叔叔是个逗比


从历届韓国总统的结局可以看出,主政青瓦台的首要们,沒有一个是戴着光荣花结束任期的,更谈不上连任了,沒一个是善终的!不是被民众赶下台,就是内虹被逼下台,这似乎成了韓国政坛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或是潜规律,这一怪現象,在世界绝无仅有,似乎成了韓国一亮点特产。文在寅也不会逃过这一特产的怪圈,因为,文在寅是通过耍阴谋诡计,揪住朴锦惠闺密事件,什么女儿在国外读书等问题(这些本不是什么类似了不起的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而小题大作,借助民众力量,推波助澜,置欲死地而后快,它的这一作为,为自己不得善终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二呢,就是目前韓国关系不是很好,令特沒普十分不滿,主要表現在驻韓美军军费问题上,早先韓方要求裁撤美驻韓美军基地,不成,后又美方又要求韓方增加驻军军费,韓方不答应,为此,两方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不听招呼的主政者,美国会瞅准机会下家伙的。再加上朴锦惠的支持者,两方势力,双管齐下,所以讲文在寅不会有好结果的下场,已为期不远了。


橄榄绿379815


韩国历代总统无一不沦落,有两个原因,客观上是因为韩国政经两界缺乏互信,产生“私人政治”以至于贿赂横行。再加上韩国总统任期短暂,党内交班又极难实现,最终导致民主化以来无人能够从青瓦台上面安然退休。

“私人政治”和“黑金政治”是相辅相成的,韩国黑金政治始于军政府时期,各路企业财阀为了获得政策倾斜,无一不沟通政界人士,在朴正熙任内更是达到巅峰——朴正熙一面反腐,一面却又自己扶持财阀。

但到了民主时期以后,韩国反腐机制完善,可财阀担忧社会清算和企业被拆分,所以利用财力作为筹码,以“建立政经互信之名”,或利用或勾引或威逼政治人物,或者联合亲信、妻子、亲戚等“私人”对政治人物施加影响。

因此,就算历代韩国总统不乏洁身自好之人,但能荣登总统大位,身边自然不乏亲信党羽,而其中有一二个难遏贪心,便要延烧到总统本身,其中卢武铉便是最让人可叹的清流总统。

而韩国总统任期短暂,既导致韩国总统缺乏在任上积累的政治资本,难以彻底压制财阀力量,使得政治环境迟迟无法得到完全净化,后任总统难免步人前尘。

同时短暂的任期又让韩国总统多在春秋鼎盛时就退休,再加上韩国两届内的党内交班,极,也使得卸任后的韩国总统缺乏后人保护,最终在卸任后的大把时光里被慢慢清算——李明博犯下弊案,可一直到朴槿惠倒台,这才被彻底清算,由此可知韩国总统没好下场,跟任期的关系有多大了。

主观上,韩国虽然是民主国家,但其实一直以来韩国总统都多为“强人总统”,核心原因是因为财阀的尾大不掉,导致社会和政界需要加强总统权力以维护国家不被财阀秉持。

在这种情况下,总统权力莫大,韩国又素来尊崇“权力”,使得韩国总统或其“私人”难逃贿赂的诱惑。

但以上这些“传统”,可如今文在寅却已经跳离了这些“传统”。

文在寅上任以来就不再奉行过去韩国总统跟财阀的“默契”,利用三星、乐天在“朴槿惠案”上的把柄,将双方关系从平等的“相互扶持”改为了上下的“恩威驾驭”——其中明见就是文在寅出访印度后,三星太子李在镕则毕恭毕敬相随在后,其对文在寅态度比对朴槿惠的态度,可谓天差地别。

这种双方关系上的改变,就让文在寅没有了跟财阀建立“政经互信”的必要,同时因为双方关系的趋于“亦敌亦友”,也不存在盟友式的互信,也让文在寅的亲戚党羽不敢接受来自财阀的馈赠,以免受制于人。

最后,文在寅还有着前任历代韩国总统所没有资本——那就是民意所向。

在文在寅之前,韩国总统任内民调能达到40%以上的可谓屈指可数,但凡超过44%,就能列入历史前三。但文在寅上任以来,民调长期维持在43%以上,甚至在日韩交恶后,高涨到了50%以上,而哪怕在“曹国门”发生后,文在寅在风波里,也能有40%以上的民意支持,可谓“韩国奇迹”。

如果民调还不够直接,那么在日前自韩党在发起了“罢免文在寅反司法改革”的数十万人参与的游行后,共民党也同样放弃了力挺“文在寅司法改革”的游行,亦获得同等规模民众的支持——这还是在曹国门之后,由此便可见文在寅的民意加持之强大。

在文在寅本身洁身自好,再加上民意护持之下,文在寅可能真的会避免“青瓦台诅咒”,而若果真如此,不管是对文在寅,还是对韩国政治,其实是一件“左右和解”的好事。

- END -

看见我们,发现世界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真实星球


真实星球


常言说的好:瓦罐不离井口破。韩国总统文在寅疑似正在走朴槿惠的老路,步朴槿惠的后尘——“男版崔顺实”曹国,极有可能是压到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可能会产生的一种误解,认为几天前发生了有80万民众参与的“烛光晚会”声援法务部长官曹国,以及曹国担纲的司法改革。认为文在寅此举是顺乎民意。事实上这是一种被人为操纵了的伪民意,是一种假象,是一颗五彩斑斓的烟雾弹。

任何一个政治事件都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从曝光到发酵到演变,最后一发不可收拾,都是一个必然和偶然因素叠加的过程。比如曹国及其家人腐败案,现在仅仅限于外围阶段,韩国检方对曹国案的调查也是采取了由外及里的剥洋葱式的方式,下一周将正式不公开传唤曹国之妻——中央大学教授郑敬心。如果取得突破进展——正式提请法院逮捕了郑敬心,那就基本上坐实了曹国涉及家属腐败案。

这与朴槿惠和崔顺实之关系(亲信案)是何其相似啊——曹国作为文在寅的心腹死党,唇亡齿寒。



文在寅总统现在面对的严重状况无外乎三种:

一是利用职权打压检方,使其中止对曹国及家人的调查或对调查结果软处理。

文在寅和韩国大检察厅检察总长尹锡悦关系比较特殊。如果没有总统的超常规破格重用,尹锡悦可能还在首尔地方检察厅厅长的位置上逗留呢!尹在朴槿惠任内因调查国情院的案子而被凉到了一边坐冷板凳好几年,文在寅上台后,尹才春风得意马蹄轻,给前总统朴槿惠狠狠的补了几刀。按常理尹锡悦不该拆文在寅的台。但是常言说:谁抓大的狗反咬谁。但文在寅总统还是能够收拾检方的——只要法院不批准逮捕,检方为之奈何?要知道韩国大法院院长金命洙,可是文在寅连升三级的心腹死党。



二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及时撤换曹国的法务部长官职务。

文在寅所推行的司法改革,是历届总统都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因为每届总统的任期只有5年,几乎都是不想对司法体制大动手术而得罪一大批人。事实上韩国检方的调查权力太大太集中太滥,高度垄断,水泼不进,弊端百出,是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但是文在寅选调的改革大将曹国——人未到岗丑闻先行,这确实打了文在寅的脸。

现在能不能撤换掉曹国了?当然是总统一句话的事儿。如果文在寅真的这么做了,那就上了政敌们和反对党的当了——充分说明总统心虚,更显得曹国犯了大事儿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翻船。如果真那么做了,不但平息不了朝野與论,反而引火烧身无法浇灭。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性。



三是我行我素顺其自然,用操纵的假民意来掩饰真民意,蒙混过关。

从目前的迹象看,文在寅是在充分施展他和共同民主党的特长——发动民众煽动民意左右與论。他已经在朴槿惠身上充分试验成功了。而最大的在野党自由韩国党在这方面却是弱项。如果文在寅们长时间地用御用媒体加以误导民众,曹国案会渐渐的淡出民众的视野,或者被别的矛盾和视线所转移。我们发现,文在寅和曹国甚至同意朴槿惠住院做手术,绝不是善心发现,或自我救赎,而是在向反对党释放善意弥合分歧,更是转移大众與论的一种方式。



不管怎么样,纸是包不住火的。根据青瓦台的魔咒定律,曹国案终将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即便是文在寅退休了,也会被政敌们翻出老账——进行彻底地清算。


书中有毒


青瓦台魔咒导致11位总统沦陷,无论是谁上台,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

韩国政治有两股势力,犹如两个黑帮在争地盘,谁都不服谁,和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你说韩国是民主国家吗?是人权国家吗?可是韩国的政治一直被美国掌控,军权被美国夺走,韩国民众也分成两派,一派是挺朴,一派是挺文,在美国眼皮下争得面红耳赤,搞得美国都不好意思了。韩国的乱象就是政治不和,民众不团结,哪个总统上台喊的口号越响亮,民众就去捧场,一旦总统有绯闻或政治风波,民众马上见风使舵,转变思想真够快的。

韩国的总统刚开始上台都会满面春风,赢得百万民众满堂红,而亲信或闺蜜触犯了“马蜂窝”,牵连到总统身上,总统被弹劾的危机就会显现,曾经的辉煌一刹那变成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惨不忍堵。

如今的文在寅战胜了朴瑾惠,朴当然成了文的阶下囚,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谁能保证文在寅能笑到最后呢?说不准文在寅下台碰上另一党派的铁面人物上台也搞“莫须有”罪证把文在寅拘押,那文在寅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接受审判了,好好劳动改造,接受现实,即使知道自己没罪,再多的争辩也是徒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