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木林鎮衛生院後勤保障各個崗位以實際行動時刻踐行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工作要求,充分展現愛崗敬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提到後勤,就有一個繞不開的人——後勤負責人張文忠。張文忠是一名老黨員了,他始終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先進性、模範性。他87年來到木林鎮衛生院工作,至今已有33年,對院裡的大事小情都清楚,可謂是“大管家”一樣的人物。他總管後勤,負責管理衛生院內的用水、用電、食堂管理、衛生院及服務站的後勤保障。張文忠是維修“大拿”,平日裡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誰的辦公桌椅壞了需要修、誰忘了帶鑰匙需要開鎖、哪屋的掛衣鉤又掉了、哪裡的水管壞了、哪裡的燈不亮了等等事無鉅細,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疫情期間,他也有了很多新動作:加強食堂伙食的營養質量以增強職工的免疫力;聯繫汙水管理機構專業處理醫院的汙水;運輸衛生院及服務站產生的醫療垃圾;從膠帶採購到全院各位置張貼“一米線”標識等等。醫院的運轉離不開後勤的支持,後勤的運轉也離不開張文忠的努力。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為應對疫情,食堂師傅們多舉措並舉,從穿戴好防護物品做好消毒衛生防止交叉感染到增加伙食營養增強職工免疫力,從職工分時段取餐到回各自房間用餐以免人員聚集,他們放棄休息,堅守崗位,辛勤工作為防疫工作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病毒無情人有情,食堂的工作人員們用實際行動,切實暖心全院抗“疫”人。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疫情期間,消毒工作成了院感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潔人員肩負責任,認真學習消毒管理制度,掌握各項消毒知識與技能,熟記各種應用情況下的消毒液配比,在完成平日工作之外,承擔起了醫院的消毒工作,為落實院感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保安人員肩負著醫院的安全保障,在疫情期間裡也配合醫務人員肩負著辛苦的預檢分診工作。

他們24小時值守在工作崗位上,和預檢分診醫護人員一起嚴格執行“一測、一問、一核”制度,仔細對來院車輛和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認真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做好登記,引導發熱有症狀患者按規定流程就診。保安隊伍是醫院的一支重要力量,醫院的防控工作成果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木林鎮衛生院的兩名司機郭立強、楊春林肩負重任。

郭立強早在1月25日就支援順義區120急救中心,放棄假期休息,冒著風險衝在抗疫的最前線,承擔駕駛救護車轉送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的重要任務。郭師傅去支援後,醫院裡就剩楊師傅一名司機,他長期堅守崗位,單位裡無論是誰有事需要,無論是去領物資還是報材料,是到居家隔離人員家裡進行醫學觀察還是到復工復產企業進行指導,只要是用到公車的大事小情都需要楊師傅出馬。

【光榮榜】“疫”不容辭 最美的抗疫後勤群像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疫情防控中醫療應急物資就是戰士們的“糧草”。辦公室主任杜洪月作為黨員發展對象,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面對疫情期間市場上醫療物資短缺的困難局面,他通過多渠道、多途徑,竭盡全力進行籌集採購疫情防控物資,最大限度的保障物資充足。張然負責防控物資的管理與發放,她每天對庫房內各類防控物資進行梳理並建立臺賬上報各項數據表,根據庫存物資數量、各科室各崗位風險等級科學調配每個人的物資補給,盡最大努力保障防控物資供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世上本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後勤看似平凡的崗位,其實他們是醫院運轉的堅強後盾,他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務著一線醫護人員,服務著人民群眾。

他們是木林鎮衛生院所有工作人員在抗疫中的一個縮影,用著自己的方式在各自崗位上為打贏這場戰役而努力著、奮鬥著。疫情還沒有結束,他們依然還在忙碌。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溫暖的春天終會到來。


作圖:木林鎮衛生院社管科 李崢崢

撰稿 :木林鎮衛生院辦公室 張智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