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经济好转充满信心?

森林狼6


由于沙特与俄罗斯就减产问题并未达成协议,这使得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剧烈波动,伦敦布伦特原油和纽约西德克萨斯原油一度重挫30%。沙特在谈判破裂后,宣布对出口原油进行大幅降价以及增加原油产量。这无疑是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报复性措施,通过拉低油价,逼迫俄罗斯妥协。原因在于俄罗斯的原油成本价在20到40美元,而沙特成本价不到10美元,摊薄利润后仍然可以继续盈利,而俄罗斯将会面临亏损。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普京于11日在新奥加廖沃官邸会见投资者代表,他表示,俄罗斯经济部门以冷静态度面对油价下跌引发的问题,俄罗斯能够度过当前的动荡时期。

(普京主持会议)

那么石油收入减少导致卢布汇率波动

沙特发起的石油价格战对于俄罗斯的经济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其每天的损失大约在1亿美元到1.5亿美元之间。受此影响卢布对美元汇率在9日下挫4%,这创下9年来的新低。俄罗斯央行随即宣布禁止在俄罗斯金融市场购入外汇,在本周二俄央行再出手,实施价值5000亿卢布的回购操作,以稳定俄罗斯汇率,卢布实现了反弹。从这可以看出俄罗斯这次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毕竟从2018年开始俄罗斯就已经开始购入黄金,同时开始出售美元债券换取美元现汇,两者合计净值达到5700亿 美元, 可以说俄罗斯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观察汇率)

其实这次下跌与2014年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暴跌的情况很类似,那次也是沙特宣布增产。然而这次是俄罗斯主动出击,打破了与沙特在“OPEC+”框架下的合作。俄罗斯之所以会这样无疑是准备借此来打压美国的页岩油,而非针主要针对沙特。美国自2014年以来页岩油产量的规模已经从40万桶每天猛增到现在400万桶每天,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美国试图以此来争夺国际能源市场,主导国际能源的定价权。不仅如此,近期美国针对俄罗斯能源产业的一系列制裁措施,让俄罗斯十分不满,包括“北溪-2号”线的制裁,以及对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石油合作的制裁。所以俄罗斯已经被逼到绝路,未来甚至无路可走。

(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

对于普京而言,其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自身的政治地位在修正案通过后十分稳固(仍然需要全民公投)。对于油价下跌也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这次还明显不同于2014年,因为这次是危机来临之前已经知道结果。毕竟在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影响下,全球经济明显会受到影响,石油价格下挫已经不可避免。与其这样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所普京才出手的。接下来俄罗斯的日子会很难过,如果在疫情不能短期结束或者说在,或者沙特拒绝拒绝妥协,那么俄罗斯可能根本坚持不到年底,届时国家福利体系可能面临崩溃。

(普京)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为了总统年限清零,重新坐上总统宝座,说些好听的来取的大家的支持,很符合普京一贯的作风,他不是曾经说过,再给他20年,还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给俄国人民吗?

看看普京这些天的笑脸和柔软甜蜜的话语,就知道普京要做一件大事,尽管大家知道普京这件大事的初心是永远盘踞在总统的宝座,所以外在的表情和许诺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让大家知道,只有他再次当上总统,俄国人民才会过上幸福生活。这样的许诺是当选总统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至于以后如何,那就要👀俄罗斯老百姓的运气如何了!

这是因为,这一大段时间,俄罗斯的境遇确实非常糟糕,且不说不景气的经济一直没有出现丝毫复苏的转机,反而到了每况愈下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石油市场,又有沙特的增加产量,俄罗斯为了保持份额不得不忍痛跟进,也增加产量,导致油价降至31美元一桶,也就是说俄罗斯生产一桶油不但不赚钱,还要赔钱。这对于一个经济结构单一,靠出口石油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俄罗斯,无异不是一场灾难。这样的状况恐怕得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稍有改变。

在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对类中,俄罗斯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俄罗斯杜马对总统年限的清零,为普京的终身总统扫清障碍更激起了西方阵营对俄罗斯、普京的敌意。他们会做出更多更狠的各种制裁,估计普京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所谓,在普京的继续领导下,俄罗斯的经济会好转,那只是一厢情愿,难上加难。

所以,普京的经济好转承诺,很难给以实现。


洛阳老董1


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2016年借乌克兰的"广场革命",把黑海明珠克里米亚接回"娘家"。让支持乌克兰革命的欧美集团"暴跳如雷",经济制裁、外交孤立、舞枪弄棒搞恐吓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此后4年里,普京率"战斗民族"逆势而上,参与叙利亚内战、竭尽所能救委内瑞拉摇摇欲坠的马杜罗政权,同美国的"死对头"伊朗眉来眼去。这就是一场军事加地缘政治的"豪赌",比经济实力差距大了去了,只能以军事行动拼比"消耗",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是大赢家。

欧美国家、北约阵营都是民主政治的"优秀模范",百姓的日子一旦不好过,就要上演"街头运动"与政权死"杠"到底换大统帅。俄罗斯虽然也是民主国家,党派林立比美国多几十倍,可它是"总统制"国家,总统完全有权"一言九鼎",特殊时期"独裁一把",这就是普京率战斗民族脚踢四方、拳打八面的政权优势。结局是美国没"耗"过俄罗斯,债务缠身越借越多,财政赤字年年增加,只剩开足马力"印钞票",可也得适可而止吧!要不然美元就变成委内瑞拉的"马杜罗币"了。

普京忍屈受辱四年了,美欧欺负、土耳其讹诈、沙特土豪时不时拿油价打压。睚眦必报是斯拉夫民族的个性,要不然怎么样国土那么大,南征北战不止呢!


普京反击开启。

当地时间11日,普京在新奥加廖沃官邸会见投资者代表时表示,当前俄罗斯经济部门以冷静态度面对油价下跌引发的问题,俄罗斯能够度过当前的动荡时期——一颗定心丸先稳定国内。

普京还说:俄政府和央行有足够的工具和资源保证国家经济稳定。他强调,当前的局面可能给俄罗斯经济带来困难,但也将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为未来发展提供积极推动力。

油价大跌,股市崩盘,经济衰退等,全球几乎都慌了。可普京却冷静的出奇、信心满满。这是为什么呢?


一,俄罗斯就是"石油价格战"的最后赢家。全球原油产量份额美国占18%,俄罗斯占16%,沙特占15%。

俄罗斯是油价比"矿泉水"还要低的始作俑者,抢份额、干爬沙特、叫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商死无葬身之地。干倒美沙,俄罗斯独大。

沙特土豪"挖"油成本低13美元/每桶,"阿美石油"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油价一跌,那个缺心眼的买他的股票,拋上策,一夜蒸发了"一个半中石油",几天阿美股票变"垃圾"。俄先干爬沙特石油股市。土豪国原油变成美元后,还要拿美元买"水"喝,缺水是土豪国上天所赐,结果水比油贵,赔掉底裤。

美国的页岩油成本是45美元/每桶,油价保持30美元/每桶以下,加足马力开采,越多赔得越惨显而易见。还有美国开采商是"借债"挖油,本金是工业国债,不还本得付"息"吧!油价太低,中小挖油老板"尸横遍野"必然。翻身等待"新的技术革命"。俄罗斯把美国的页岩油革命成果彻底埋葬了。这让美国国债成了无人问津的"垃圾债券"。石油价格开打,把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击溃了。

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21美元/每桶,本金自备啥都是自力更生。能受多大损失呢?等待市场一好,加倍赚回。

二,普京的军事牌发出,刺激土耳其三线开战。

出兵利比亚和叙利亚,拖垮土耳其。叙利亚政府军和利比亚国民军是民族解放战争,俄罗斯派几位军事顾问指导作战即可,把上世纪苏联时期制造的军火大把提供"打呗",消耗战,不然还要销毁,费时费力——麻烦!土耳其是侵略战争,军事装备是欧美货,战场消耗补给拿美欧元去"买",欧美国家还不敢明目张胆卖,助纣为虐名声不好。趁此机"办"了土耳其,击落俄战机、敲诈勒索,俄罗斯忍耐是有度的,机不可失。

三,普京打政治牌,击垮欧美国家领袖们的心理防线。日前,俄杜马刚刚宣布,普京还有望当总统至2036年。就是说还要率领"战斗民族"折腾16年,美欧最少得换2次新"老大"。可俄罗斯依然是"普京"不倒,特别提示默克尔和马克龙"悠着点",不要对土耳其手下留情,难民问题绝不让步,叙利亚的家务事别掺和。要不然,俄罗斯的"普大帝"将在未来把德法政治新贵打的体无完肤。这是典型的心理战,普京当了俄罗斯20年的总统,任期归零,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普京面对如今的国际政坛和经济前景。至所以信心满满,就是绝对有把握在各个层面把美国、沙特和欧美列强干爬下,即便未能所愿,也会让其心惊胆寒一阵子。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呀!不充满信心,难道还要垂头丧气不成?


何由之


像硬汉致敬

针对题主说的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罗斯经济好转充满信心?得问题,我觉得还是看好俄罗斯的,因为他们有骨气。

吃软不吃硬

这次俄罗斯因为油价和沙特没有达成一致,导致沙特单方面将油价下降到30多美元一桶,这样更加压榨了俄罗斯的原有利润空间,因为俄罗斯的原油成成本在20-40美元左右,如今30多美元,那么留给俄罗斯的利润空间可能就是几美元了。我觉得这也无法打击到俄罗斯的经济和气势。因为无论是原油市场占有率来看,俄罗斯只占10% 左右。所以我不知道沙特是真的要打压还是借机促销降价甩货。毕竟从各国禁燃油车的时间表和新能源产品的层出不穷来看,留给原油国家的时间不多了。就要告别躺赚的时代了,能接着这个时间之前,多卖点就是多赚了。另一方面,俄罗斯在国际上一贯的强硬做派,从来没有被吓到过,从来都是谁骂我我打谁。所以,沙特跟俄罗斯也就是在油价上显示自己的态度,不敢在做别的,而且我觉得他们也不是打击俄罗斯,只是想快点甩货。

强硬的俄罗斯

在国际上,面对美国和土耳其对叙利亚的欺凌,俄罗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敢于站出来撑腰就是个汉子。加上土耳其的威胁和武力敢于,俄罗斯也没有退缩,照样把土耳其打到谈判桌上。这种气魄的领导人,我觉得不管经济怎么样,至少这个国家活出了尊严和气魄,当然经济方面确实做得不如人意。但是,我觉得只要给他们时间,加上他们俄罗斯及自己的努力,应急也会好转的。不可能还能一边打仗,一边还能很好地发展经济。

最后总结:

虽然油价下的,对俄罗斯的经济有影响,但是我觉得因为本身原油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就不高,所以影响不能说没有,我觉得应该很有限。就凭俄罗斯赶在国际环境混乱的环境中,勇敢的支持叙利亚、伊朗这些被人明显欺负的国家,这种精神和勇气,不是随便一个人和国家可以做到的。


张敬医



这大概是俄罗斯议会通过取消对于普京任期上的限制后,普京心情很愉悦,所以说出来的乐观的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价值!

众所周知,每次说到经济发展和如何面对经济贸易中的困境,普京都表现出自信和乐观,仅此而已。但现实中,经济发展的不景气、不作为,一直是他的心病。今年初开始,普京痛下决心,割除自己原来依靠的,旧的官僚体系人员权势,也是为了重整朝纲,提振经济。 而这个旧官僚集团的主要核心,就是当时总理梅德韦杰夫等。本来,那些人一直和普京相互支持,共同分享权力资源帮衬着。而且“二人转”的关系,梅氏已经被大家公认,可以继承普京的接班人。如果普京任期届满,梅德韦杰夫就可继任,再干个十几年。至于是真正君临天下、当家做主,还是过去那种儿皇帝,要看梅普二人权力场的博弈。大家都认为,那时候的梅总统,不会在当傀儡被普京耍弄了,他会大展宏图一番,成就俄罗斯新辉煌,特别是和西方社会,走出不一样的路子。兴许,比老普领导这些年经济发展要好的多。


显然这是普京并不认同的!对于梅氏旧集团,与普京虽然政治上是盟友、拥戴者,但经济上贪腐不作为,已经是发展中的障碍。所以革除他们,是普京早晚要采取的政治行动。在今年初,普京则是“页纸释政权”,利用几页国情咨文,让梅德韦杰夫内阁总辞职,从而解除了他的总理职务。为了稳住他们,普京搞了什么宪法修正,又是政治改革,议会扩大权力……都是表演给他们看的。意思当然告诉,普京自己也要到时退位的。这样,梅氏只能乖乖地去坐普京特意安排的冷板凳了。 普京所有改革肯定要在维护权力为基础上进行,10至15年内普京不会离开权力核心。这不,议会通过了关于他的任期清零议案,普京没了后顾之忧,继续任职下去。所以在权力博弈中,普京是高手。不知不觉,那些自以为是、怀有二心者,就被拿下了。

拿掉梅德韦杰夫,普京按经济内阁改组政府,让总理职务由专家型人才掌控政府。在普京看来,经济全面发展这时才具备组织框架,不用为了政治考虑和腐朽官僚政客集团妥协。这样,那位原来税务局长,荣幸成为总理。所以这个新总理任重道远,要说经济发展的前景,当然要看他的本事。应该要比梅德韦杰夫强,梅氏只是政客!



而普京要保证自己政权稳固下去,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要搞好。普京应该记的,前些天有位中年妇女,当街拦住并质问他,你是总统,每月应该80万卢布吧?可我只有1万!请问我够花吗?怎么生活!普京当时很尴尬,只能用总统的工资并不是很高来搪塞她。实际这是今后如何解决民众生活窘困的大问题!多少年了,俄罗斯基层民众生活一直在恶化,没有改善。原因何在?不能不说,普京对外扩张费用巨大的无底洞,是重要原因。俄罗斯开辟的两处领地,克里米亚和叙利亚,还有乌克兰东部,在利比亚也有大笔投入。这些何时能够获取收益呢?如果都是无底洞,自己又是捉襟见肘,为了应急,只能从民众生活费中减少份量了。那么自己在外面、国际上取得胜利再多,自己权力根基也不稳。



所以普京现在对经济展望充满信心,还是虚假的,可以说没什么根据。最近,俄罗斯与沙特没有就石油限产达成协议,沙特一气之下大幅降价,石油价格肯定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维持在低位。俄罗斯主要能源贸易,当然又是沉重打击。如何维持乐观情绪?不过是苦中作乐了。2013年,俄罗斯经济GDP曾经达到过2.3万亿美元。之后乌克兰危机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一路下跌,一直没有缓过来。到了2019的去年,不过才是1.7万亿美元。今年很可能不如去年,可见俄罗斯经济十分糟糕。普京自己充满信心、很乐观,不知依靠什么,我们的确看不出来。但再乐观不能当饭吃,如果今后大家生活还是没有改善,甚至因为对外战争也好,“援助”他囯也好,还要百姓们继续过更穷的日子,那么普京想继续长期坐稳江山,应该是不可能的。所以,虽然通过自己高超政治斗争,再次获得权力保障,但是经济发展、财政收入都不行,只是一副乐观情绪,还是危险的!


张139558534


俄罗斯原油源源不断,这在OPEC组织中,現在的产量最高,达到1700万桶的日产量。俄罗斯再怎么没有轻工业的发展,也没有农业的获利,单凭这些原油,基本保障了俄罗斯经济的平衡。

现下对叙利亚战争的付出也大不如对抗美国时期来得多。一方面,俄罗斯军工产业也在一些固定国家受到倩睐。但,还是那些原油管道的作用在流向欧洲和亚洲,而亚洲大国是进口俄罗斯原油最多的国家。

OpEC组织的沙特愿意降价5~8美元一桶,沙特又日减产50万桶,这正好让俄罗斯趁机获得了大量的利好,因为俄罗斯基本上维持在原来的33-35美元一桶,且产量陡增。普京当然信心满满啦!

这种满怀信心的喜阅,可以说只要依籁一个大国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