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嘉丨孩子的“拖延”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来自一位家长的责问:

  “如果你考试不能得第一,那有什么用?”

  “考了99分,在班上排到了第十,太差劲了”。

  “一家人都围着你转,依着你,顺着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你学习不应该是最好的吗?”

对此,心理咨询师指出,孩子的“拖延”与家庭息息相关。孩子形成拖延心理与这五个家庭倾向有关。 

其实,“拖延”就是不断将事情往后推迟,甚至逃避。表面上看也许是因为懒、不想做,其实在这已经成为常态的“拖延症”的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原因。

全智嘉丨孩子的“拖延”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心理咨询师们认为,孩子的“拖延”与家庭息息相关。孩子形成拖延心理与这五个家庭倾向有关。

  施压倾向

  比如,一大家子围着一个小孩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要求也高。总是希望孩子事事优秀,不落人后。有优点不算什么,要完美才行。又或者父母曾经没有实现的愿望都施加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去实现,结果大于一切。然而这样的重压并不是轻易能承受得住的,所以很多孩子可能会因不堪忍受而逃避,最直接的就是以拖延来表达他的抗拒。

  “如果你考试不能得第一,那有什么用?”

  “考了99分,在班上排到了第十,太差劲了”。

  “一家人都围着你转,依着你,顺着你,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你学习不应该是最好的吗?”

  作为家长,有没有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试问这样说,对孩子是一种鼓励还是你所认为的一种激将法?你在公司,在企业里,能时时刻刻做到完美,做到第一吗?你愿意天天被老板指着鼻子数落吗?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实,孩子对这个并不买账。就有个孩子,考完试不敢回家。她说:“我这次考太差了,妈妈回去会骂我的。”我看了一下试卷分数,92分(满分100)。反观这孩子平时的表现,写一道题,想了又想,擦了又擦,作业总是最后一个写完,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会挨骂。这种完美主义和父母的高要求,高期待密不可分,因为不敢去冒这个险,孩子选择拖延,拖着总比努力后的一顿责骂要好得多。


全智嘉丨孩子的“拖延”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怀疑倾向

  怀疑倾向向孩子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你不可能会把这件事做好。”

  无论是我的父母还是别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女孩子文科好,男孩子理科好。”如果有哪次数学考了满分,就会说:“这次的题目太简单了吧!你居然考了100分”;如果哪次考得不好,就会换另一种说法:“就知道女孩子不是学数学的料,理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再学数学的时候,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不再去尝试努力,变得自卑敏感,导致能拖则拖,拖延就恰好掩盖“我做不好”的真相。

  控制倾向

  父母决定孩子生活学习上所有的事情,孩子没有发言权,这就是家庭中的控制倾向。

  小的时候,拖着最后一个把饭吃完,因为父母认为我吃得少;

  上小学,拖着最晚把作业写完,因为父母会认为作业太少,安排更多其他的任务;

  高考后,志愿拖到最后一刻才上传,因为那是父母想让我学的专业;

  工作后,拖到公务员报名结束也不想报,因为那是父母认为稳定的工作;

  年龄大了,拖着不去相亲结婚,因为那些人是父母找的。

  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就应该一切都听我的,不管孩子喜不喜欢,认不认同。面对如此强势和有控制欲的父母,拖延成了一种寻求安慰的方式,起码拖延可以让孩子觉得“我还是我”,拖着就可以不听父母摆布了。

  当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存在,而直接的反抗又太冒险,在被父母监控的环境下,拖延就成了他们的一种反抗方式。

全智嘉丨孩子的“拖延”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依附倾向

  依附倾向家庭不鼓励孩子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而是提倡依附和牵绊。父母不仅是孩子获得支持和鼓励的源泉,而且还成了孩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孩子生活中都是被帮助,被保护,被关照。这样孩子会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做不来,会因为害怕失败和尝试,对事情“拖延。

  比如,明明很简单的作业,孩子就是不动手,坐在那里干等着,拖着,直到父母过来坐在旁边。因为他已经习惯性依赖你了,只有你在,他才安心。

  疏远倾向

  与依附倾向相对应的是疏远倾向,指家庭之间缺乏身体爱抚和情感关联,没有共同的兴趣,也没有受保护的感觉。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通常会感到孤立无助。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被重视,或者在大人眼中,不算一回事。孩子要学会自己独自应付一切,做作业,准备期末考试复习,做家务,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受挫后独自哭泣,久而久之,孩子认为我做这些没有人认可,没有人在乎,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没有安慰和鼓励,我为什么还要做,不如就拖着。

全智嘉丨孩子的“拖延”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吗?

  也有孩子选择拖延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有的父母一下班回来,宁愿对着电视,对着电脑,对着手机,也不愿意对着孩子。孩子拿作业过来问他,会很不耐烦地说:“走开,我在忙着,问你妈(爸)去。”这样的孩子,要么选择拖着不完成作业到第二天被老师罚叫家长,要么选择拖着到深夜会问一句“作业写完了没有”。哪怕最后是一顿责骂或者痛打,他也心甘情愿,起码你注意到了。

  孩子没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自尊心发展受到限制,自我感缺失,才造就了他们的拖延。家是孩子的人生起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这个家里,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纳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学会如何去爱,去独立,去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将来无论走到哪里,父母都是他心中最信赖的人,家始终都是他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小金提示,如果想要改正孩子的“拖延症”,需要您和孩子一起努力。加油~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孩子成长健康、注意力问题、语言问题、大脑发育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想要咨询,欢迎关注:儿童康复指导金老师,下方留言或评论,会尽快帮您做专业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