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放飞口诀及调整技巧(收藏)

饲养是贯穿于赛鸽运动365天的艰辛,正确的饲养是赛鸽成功的前提,每一位大师无不是精养赛鸽的专家。他们对食水的调整,饲养程序的制定,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胡刚老师针对各级别赛事的饲料调控,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各位鸽友请留好学习哦~!

各级别赛事,赛前10日饲料成分的调整

300公里:带壳饲料40%,包谷30%,豆杂类15%,油料5%,10%进行微调。

500公里:包谷45%,豆杂类30%,带壳饲料15%,油料5%,5%进行微调。

700公里:豆类50%,包谷30%,带壳饲料5%,油料10%,5%留作微调。

1000公里:豆类60%,包谷20%,油料10%,带壳饲料5%,5%进行微调。

赛鸽放飞口诀及调整技巧(收藏)

口诀+技巧

300公里:七飞八不飞;300公里为经典的中短赛程,天好时,飞极速快,天坏时,体能消耗也未达到尽头。由于赛程短,好天司放的机会多,比极速是300公里的显著特点。300公里快速鸽,多为三角形或梨状鸽,前身重而后身空,肌肉大,食量大,易产赘肉。极速飞翔的要求,绝不允许副油箱的存在,赛鸽身上过多的脂肪和水分,都是致败的原因。所以,临赛前应减食至七成,使近距离赛鸽有饥饿感,身轻而营养不亏。要做到这点很难,要求鸽主在喂七分食的时候,注意在水中添加补充营养,做到使赛鸽有饥饿感,可又通过水中营养、热量的补充,仍然保持赛鸽饱食时的体能水平。七分喂食的结果,会使赛鸽体壮而身轻,无重食之赘,易得大奖。

500公里:八飞九不飞;500公里赛鸽,如同人类400-800米的竞赛,是难度最高的比赛。对赛鸽体能和营养的要求,常在毫厘之间。中距离赛鸽,经归涨期后,都必须控食到80%。这样:一、可避免归涨期后赛鸽贪食伤身,造成身重而惰飞的现象;二、可避免饱食后教练无法指挥调训赛鸽的状态,鸟为食亡,以食控鸽,饱则失控,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鸽友常常做不到。常有鸽友吹破了哨子,鸽子也不进棚。人被鸽子所左右,饱食导致鸽主丧失了对赛鸽的指挥权,其结果是致命的。

700公里:九飞十不飞;700公里多为500公里归巢鸽,千公里多为300、500、700公里归巢鸽,多次训练和比赛后,水分、脂肪以至肌肉消耗,身量必轻,营养流失,急需补充。经两三日清除料喂养后,逐步转入重食。700公里喂食九分的原因是,决赛如遇到好天时,速度超过每分钟1200公尺,或在11小时内高速归巢,则会因食饱身重,影响归巢速度。

1000公里:十飞九不飞;1000公里不管天气好坏,前奖也多为隔日归巢鸽。若储存不够,艰难赛程必然导致赛鸽体弱力竭,无油可加,再好的鸽子也必败无疑。其所谓十飞九不飞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