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要說起來,韓國人是這個世上最不要臉的國家,端午節是他們的,清明節是他們的,春節也是他們,甚至孔子也是他們的。

然而,他們不敢說的是,連他們的國家都是中國的。

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韓國人一直對外宣稱,他們是高句麗的後代,然而,高句麗是創建人是中國人,高句麗的所在地在中國東北,如果他們非說自己是高句麗的後代,那麼就等於說他們都是中國的後代。

那麼為什麼說韓國人和重慶人是同一個祖先呢?

前面說了,按照韓國人的說法,他們是高句麗的後代,而高句麗的創始人朱蒙,卻和重慶人是一個祖先。

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重慶人的歷史。

據《史記·周本紀》:3100年前,著名的牧野之役,驕奢淫逸殘酷暴虐的商紂王戰敗自焚,但由商王父系的多子族或母系的多生(甥)族所構成的360個遺商氏族,軍力雄厚依然未損,令登上寶座的周武王食不甘味,輾轉難眠。

10年備戰,周公親率姬周聯軍東征,鋪天蓋地殺向360個氏族,未幾,這些商人殘餘部族四散敗逃。

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其中的夫餘人扛著野鴨圖騰大旗,一支向東北奔走,於是今吉林有扶余縣;一支往西南狂逃,從山東的平原、夏津的鄃縣經河南洛陽的俞隨水而來到四川盆地的渝水。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說:“渝水,今雲巴河,源出大巴山,經南江、巴中、平昌三縣至三匯(今渠縣治)合渠河,至合川入嘉陵。”

“夫餘”人又叫“浮渝”,他們特別喜歡用“渝水”作地名,因而一路上留下了一連串“渝”、“俞”地名。

所以現在重慶簡稱“渝”,就和“夫餘”人有關。

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再來說高句麗的創始人朱蒙,他其實就是“夫餘”人。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與其他王子不和,逃離扶餘國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麗。

韓國人和重慶人竟是同一個祖先,韓國人他們自己都承認了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確定,高句麗的創始人和重慶人是同一個祖先,而現在的韓國人自稱是高句麗的後代,所以說,韓國人和重慶人是同一個祖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