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校长期依赖行政化体制运行,强化年级管理,教研组日益没落,这对学样发展有利吗?

罗代国国国


这样肯定不利!行政管理只是为了更好的从宏观上推动学校的发展,但不能有太多的干预。

学校首先是一个教学科研单位,必须以学科科研为核心,重视学校的学术氛围,只有学术才是学校立校之根本。学校必须倡导学术兴校,专家立校的办学理念,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重视对基层教研组的建设。

具体可通过学校名师工作室带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通过名师的引领作用,以名师带动青年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学术氛围的推进。加大教科研奖励,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

其次,要重视对备课组的建设,加强学校对备课组的管理,严格落实学校集体备课制度,落实一课一备, 严格落实备课组长的领导责任。

再次,可通过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等,使新入职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不断的为学校长足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总之,学校作为基层的科研教学单位,必须要重视学术对学校的贡献,学校毕竟不是行政机构,各级政府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办学全力,尽可能地去行政化。





捌零物语


钟洪尧说,以职称评审来说,自实行“评聘合一”的政策后,每个学校的各级岗位名额极其有限。事实上,能参加职称评聘的教师早已在校内进行过一轮残酷的筛选。为了在职称评聘时有分量更重、艺压群雄的“筹码”,许多教师对各种评比、竞赛趋之若鹜,对每一份荣誉、每一张证书都据理力争,出来了买卖证书职称的腐败行为,这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当前一些地方在教师晋升晋职过程中,走向‘务虚’式比拼、‘衙门’式配置、‘非实践’式评价。职称评定采用的信息,并非来自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成效,如此一来,可能引导教师偏离主业,引导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和教学一线,去做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成果’。这也是教师负担过重的来源之一。”方华说。


今天空气流通畅


弱化教研,只重管理的学校是没前途的;更可怕的是溜须拍马、搞形式,教学成绩落后的人做了管理层,更会破坏一个学校的教学风气。


棹歌中流


是谁把学校搞成行政化管理的?中国的传统学校教学管理不采用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机关办公实行坐班制,学校是不实行坐班制的,因为这两种工作性质不同。也许学校的校长是行政单位来的,他不懂行,用行政管理方式。


冯大爷35


有些东西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灭亡,这是历史规律,在未亡之前,一切都只能照旧。


andytaoyongl


全国上下现在很容易一盘棋,连学校教学管理各方面几乎每个学校都一样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因为年级管理对领导来说,他们容易,他们是行政思维,目前情况下,他们才不愿意担那么多责任


luctory


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工作了


园丁的心


校将不校,德将不德,人将非人。


心往何处安放


有利有利有利,要不都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