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收到了一段監控錄像:畫面中女子朝大門奔跑,看似很急,又突然停住向著門外的人猛烈揮手。顯然,門外一定是女子最想念的人,止步,說明女子怕隔離區的自己帶給對方“傷害”。很快,通過採訪我熟識了個子不高、丹鳳眼的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文職人員、主管護師楊學青,這段視頻被同事李堃剪輯後做成了抖音,百萬點贊讓楊學青當了一把網紅。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最初,對楊學青的瞭解僅限於“楊一針”這個雅號,聽她同批入伍的護士長宋慶說,自從2003年穿上白衣,她就像長在了科室一樣,趕都趕不走,經常是凌晨4點上班、深夜回到宿舍。


那天,兒子茂茂帶著對媽媽的想念,獨自行走5公里來到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看著發熱門診樓燈火通明,茂茂知道,媽媽一定在裡面,他來回在大門口踱步,盼望著視線裡能出現媽媽的身影……


“茂茂,你怎麼來啦?快回去,這麼晚了不安全。”


“媽媽,我想你了,我等著你回家。”


楊學青最想見兒子,可還是狠心攆他走,她轉身擦掉奪目而出的眼淚,想起了2006年外出駐訓,那時茂茂由於疾病正要做手術,而她因為演練任務,不能陪在兒子身邊。她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媽媽、合格的女兒、合格的妻子。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時間倒回第一批醫護人員進駐發熱門診的1月22日。


“媽,今年過年我一定回家陪您!”早晨上班前,楊學青哄著遠在河北唐山的媽媽笑得合不攏嘴。都說女兒是媽的小棉襖,兩年沒回家過年,媽哪能不想女兒?得知疫情爆發的消息,楊學青第一個請纓進駐發熱門診,就在即將穿上防護服前一秒,她拿著電話的手舉起兩次又放下,看著接診區病人越來越多,她沒有猶豫,快速按照防護要求穿戴防護衣,走上戰位。


再次撥通媽媽的電話是晚上八點,“媽,對不起……”


“沒事,保護好自己,媽等著你回家。”掛斷電話的楊媽媽沒有哭,她反覆看著手機裡女兒穿著文職軍裝的照片,一遍遍翻看,放大、摩挲、換一張、放大……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從大家紛紛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那一刻,白衣天使成了白衣戰士。每天楊學青跟大家一起,為就診患者抽血、做核酸檢測、輸液。最具危險性是咽拭子檢查,因為患者需要摘下口罩,正面對著醫護人員進行口腔呼氣,感染風險可想而知,而這項工作就是楊學青的日常。


“心率110次/分、血壓195/90mmhg、指氧飽和80%”,“立即加大吸氧流量,迅速建立靜脈液路,完善相關檢查”,2月4日,發熱門診一位79歲的老人在抽血的時候突然生命體徵異常。


急救建立病人的靜脈液路,就等於給患者生命搭起橋樑,高齡患者加上脂肪較多,血管細又脆,給搶救帶來巨大困難。


“楊學青,加強到搶救組負責協助建立液路”對講機裡突然出現護士長宋慶呼叫。放下對講機,楊學青飛奔上樓,由於呼吸急促,帶了3個小時的護目鏡滿是霧氣,朦朧中“楊一針”出手絲毫不受影響,她調整呼吸,仔細尋找、辨認,在其他護士的密切配合下,分別建立了患者手、腳兩條靜脈液路。經過醫護人員兩個小時全力搶救,老人基本恢復生命體徵。醒來後,她第一眼就看到楊學青,拉著她的手顯得很激動,“閨女,等我病好了,一定回來看你!”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2月18日,中心決定輪換一線值班,考慮楊學青家中有老人、孩子,大家勸她回家休息。楊學青撥通了丈夫的電話,說起有機會換班時,夫妻倆心心相印“都挺好的,別惦記,老婆,希望你堅持到最後,我等你回家”。


第二天一早,換班的同事還沒到,楊學青已經穿好防護服,走上戰位。當我去拍照的時候,她正拿著對講機跟檢驗科協調送檢。我問她:“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誰?”楊學青告訴我,她想看到那位親手救治的奶奶,想給媽媽打個電話,想早點回家看看孩子和老公。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她的回答讓我想到了微博上疫情海報的一句話:披白衣,破樓蘭,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戰“疫”鏡頭」楊學青:待花開疫散,盼子平安還



供稿: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原火箭軍總醫院)


審校:謝濤

核發:萬洪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