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文 | 小獅子愛媽咪(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記得去年鄰居家的孩子在去上課的路上突然暈倒了,家人急忙把孩子送到醫院去,醫生檢查後發現孩子身體沒什麼大礙,就是睡眠不足休息時間不夠,加上孩子沒吃早餐低血糖,導致孩子暈倒了。

後來才知道,孩子為了考試瘋狂刷題,常常到半夜才睡,早上又要早起去上課,導致孩子體力不支。

鄰居家的孩子學習是出了名的刻苦,但是孩子的成績一直不見提升,為此家長一直很擔憂。

孩子學習刻苦刷了很多的題目但是成績還是不好,多半是因為孩子沒有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導致孩子陷入一個思維定勢,陷入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式中。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導致孩子做了那麼題目也沒有用,當遇到上次錯過的題目,孩子還是用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導致孩子越學越錯,沒有提升。

孩子因為陷入思維定勢導致孩子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影響孩子學習的自信心,那麼何為"思維定勢"呢?

一、"思維定勢"的本質

所謂的"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常常會按照習慣的、比較固定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

思維方式的慣性表現為,用一個方式解決了一個問題,當再一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人們會用一樣的方式來解決,一旦問題出現了陷阱或是變化,人們就陷入了一個困境。

對孩子來說,"思維定勢"就是指孩子用同樣的方式去解決不同的問題,因為周圍因素教會他們用一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導致孩子缺少獨立思考,生搬硬套。

阻礙了孩子思維的開放性,造成了孩子思維的固定化和死板,壓抑孩子天性。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二、孩子"思維定勢"的特徵是什麼?

孩子"思維定勢"的特徵主要有三個:趨向性、常規性、程序性。


1. 趨向性

一些幾何數學題看起來複雜,其實只是將一些簡單的單元體組合在一起,讓別人沒有頭緒。孩子的"思維定勢"會讓孩子將不同的題目習慣性的歸結到自己熟悉的知識點裡來解答。

2. 常規性

不管是什麼問題,都有大致相同的道理和知識內容。問題在變,但是問題的本質沒變。不管是多難的題目,我們都會用最常規的套路來解決。孩子的思維定勢就會讓孩子用最常規的方式來解答。

3. 程序性

在做幾何題目時,我們都需要一步步的解決問題,先設,然後找出單元體,接著是分析列方程然後計算出答案。這樣一步步的過程就是孩子思維上的程序性。

孩子"思維定勢"的趨向性、常規性、程序性會導致孩子用一個固定死板的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容易導致孩子一次次地陷入同樣的困難中。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三、"包辦型家長""控制型家長",助長孩子"思維定勢"

家長們錯誤的教育方式容易導致助長孩子形成"思維定勢","包辦型家長""控制型家長"是典型的兩種助長孩子"思維定勢"的家長類型。

"包辦型家長"是指包辦孩子的一切,安排孩子的生活,計劃孩子的將來發展

導致孩子不能獨立的判斷和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容易導致孩子沒有主見,思維方式固化。

"控制型家長"是指那些希望控制孩子的行為,甚至是孩子的思想的家長

家長們過強的控制慾容易壓抑孩子的天性,導致孩子缺少創造性思維,容易導致孩子的天賦和長處得不到展現的機會,讓孩子"泯然如眾人"。

不管是那種類型的家長,都是因為過多的干預孩子的自由,導致孩子缺少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獨立判斷的能力,導致孩子習慣聽從家長的安排,形成思維定勢。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四、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思維定勢"?

前段時間在一個教育機構兼職,輔導孩子寫作業。我在給一個孩子講解一道數學題的時候,我的答案和解題過程是正確的,但是解題方法和參考答案有不同。

孩子覺得我的計算過程和參考答案上的不一樣,不太接受我的方法。

後來我沒有強加自己的思維方式給孩子,而是先給孩子講解了參考答案上的方法,然後讓孩子再去想想有什麼其他的可以解決這道題目。

第二天到教室之後,那個孩子興沖沖地來找我,跟我說他想到了好幾種解決這道題的方法,同時孩子跟我道歉,不應該對我的解題過程產生懷疑。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我肯定了孩子對我的質疑,因為這樣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思考,避免孩子形成"思維定勢"。

那麼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避免孩子形成"思維定勢"呢?

1. 導孩子多思考,而不是簡單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

老師給孩子佈置作業,是為了讓孩子溫故而知新,而不是簡單的為了讓孩子有事情做。家長們應該注重的是讓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多思考,多提出一些疑問,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刷題刷題刷題。

2.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激發孩子的天性

興趣是促使孩子思考和探索的動力,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興趣愛好能讓孩子更加願意去思考,幫助孩子擺脫固定思維,同時能挖掘孩子的天賦,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3.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孩子的教育並不是"閉門造車"

把孩子關在家裡,讓孩子看書看電視,並不能讓孩子真正的長見識,孩子也容易因為周圍環境的影響產生一個固定的思維和想法。

讓孩子在面對問題時缺少自己的思考,生搬硬套的拿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先去思考。

家長們過多幹預和控制,容易導致孩子缺少主見,缺少獨自判斷的能力,讓孩子形成"思維定勢"。

家長們想要避免孩子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就需要家長給孩子多留一些讓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給孩子信任和支持,讓孩子大膽地去想去創造。

“包辦型家長”和“控制型家長”,是孩子“思維定勢”的幕後黑手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獅子愛媽咪,是一名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