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農民工就業創業八大利好政策出臺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推進農民工就業創業,2月21日,中共宜賓市委、宜賓市人民政府出臺了《宜賓市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八條政策措施》。

一是實施農民工市內就業工程

支持宜賓籍農民工在本地就業,凡首次進入市內用工企業並簽訂勞動合同,穩定就業一年以上的給予每人每月100元就業補助,穩定就業兩年以上的給予每人每月150元就業補助,穩定就業三年的給予每人每月200元就業補助,每人最多享受三年。

對市內企業新吸納宜賓籍農民工就業,且穩定工作1年以上、按規定繳納社保的,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鼓勵在宜賓的建設項目施工單位優先使用宜賓本地農民工,對新開工項目使用本地農民工佔項目農民工總數50%及以上的,可用金融機構保函或保證保險方式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已開工項目使用本地農民工佔項目農民工總數50%及以上的,可申請用金融機構保函或保證保險方式等額置換已繳納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二是實施農民工創業興業工程

支持農民工領辦農業產業化企業。

農民工領辦符合全市“6+3”農業產業規劃佈局的經營主體,在享受現有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基礎上,給予鄉村振興風險補償金貸款支持,市財政給予3年50%的貼息;對農民工新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萬元以上的,按其投資額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獎補。

支持農民工領辦工業企業。

農民工領辦符合全市“8+ 2”產業規劃佈局、入駐園區的工業企業,在享受現有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對固定資產投資50萬元以上且竣工投產的,一次性給予投資額5%的補助;對升規且年營業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一次性給予30萬元補助;租用園區標準化廠房的,園區實行前2年租金全免、後3年租金減半;新建投資100萬元以上的,從竣工投產之日起連續3年按照《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宜府辦函〔2019〕4號)中的招商引資企業政策進行補貼。

支持農民工領辦服務業企業。

農民工領辦符合全市商貿物流產業發展規劃佈局的企業,在享受現有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基礎上,對新辦商貿流通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100萬元以上、年銷售額首次突破300萬元的批發企業,投資50萬元以上的物流運輸(含快遞)、餐飲、住宿企業,按實際營業額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10萬元獎補;對新辦冷鏈物流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額500萬元以上的,按投資總額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補;對新建農貿市場,市場面積1000m²以上且固定資產投資額200萬元以上,按投資總額的3%,一次性給予最高20萬元獎補;對新辦農村電商企業,農產品年網上銷售額首次突破30萬元以上的,按銷售額的2%、一次性給予最高10萬元獎補;對新辦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星級民宿、旅行社等文化旅遊企業,投資50萬元以上、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萬元的,按營業收入的5%、一次性給予最高20萬元獎補。

支持農民工領辦引進建築業企業。

農民工新辦具有勞務資質的專業承包企業、且吸納本地農民工就業100人以上、入統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除按現有相關獎勵政策外,由受益地財政對領辦的農民工個人一次性獎勵20萬元;新引進合作總承包特級、一級、專業一級企業的,除按現有相關獎勵政策外,由受益地財政分別一次性獎勵農民工個人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

加強農民工創業金融支持。

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農民工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5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夥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符合條件的,最高可發放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符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條件的,按銀行基礎利率給予不超過50%、最長3年的貼息。對農民工開辦的有前景的高科技企業,鼓勵各類產業基金對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充分運用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支持宜賓市商業銀行創新知識產權抵質押模式向農民工開辦科技企業發放貸款。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開辦小微企業,宜賓市商業銀行給予1個月免息。對吸納農民工就業、帶動農民工創業,與村集體經濟收益掛鉤的農業產業項目實施主體,給予一定的“興村貸”貼息貸款支持,最高貸款額度200萬元。

三是實施農民工外出就業工程

加強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用工地區的勞務協作,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及時發佈,幫助農民工更好就業擇業。

強化外出務工交通便捷服務,大力實施“春風行動”,每年春節前後專門開設農民工購票服務窗口,協調有關單位組織開行農民工返崗專車、專列。每年春節期間,全覆蓋開展農民工慰問活動。

對需要開具健康證明、身份證明等的外出務工人員,由各鄉鎮(街道)統一免費代辦。

在宜賓籍農民工集中地組建駐外農民工服務中心,每年給予5萬元至10萬元工作經費,幫助解決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創業就業指導、權益維護等問題。充分發揮宜賓駐外工作機構、商協會等作用,推行異地政務服務事項免費代辦。

四是實施農民工科技創新工程

依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規劃建設農民工創新創業小鎮。

鼓勵農民工創辦科技型企業,對認定備案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補助,對首次認定備案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給予40萬元補助、對到期重新認定的一次性補助20萬元。

對其科技成果或專利技術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給予1∶1配套支持。支持各類孵化平臺開展農民工創新創業孵化活動,每年評定“十佳”孵化平臺、給予每個30萬元獎勵。

每年舉辦中國(宜賓)農民工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在擁有省(部)級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或科技成果的農民工及團隊中,評選出“中國(宜賓)十大傑出農民工科技創新之星”“中國(宜賓)百名傑出農民工科技創新之星”,並分別給予10萬元和5萬元獎勵。

對獲獎者的項目(成果)在宜賓轉化落地的,引入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產業引導基金等給予資金支持,並享受宜賓科技人才政策。

五是實施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

有計劃地對本地和返鄉農民工進行免費專業化技能培訓,將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宜賓市職業技術學校、宜賓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宜賓市衛生學校、宜賓市建設工程培訓中心作為市級定點培訓機構,每個縣(區)確定1至2個定點培訓機構。

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農民工個人需求,採取就近培訓、菜單培訓、訂單培訓、雙證制培訓、特色培訓等方式,開展電商、廚師、竹工藝、家政護理等技能培訓,重點打造“酒都建工”“酒都阿嫂”等地方特色勞務品牌。

六是實施農民工關愛暖心工程

除市上每兩年對農民工開展一次免費體檢外,由市內企業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農民工開展每年一次免費職業健康體檢,由企業所在地的財政補助企業50%的體檢經費。

各縣(區)搭建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報名平臺,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地就近入學,平等享受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

對農民工在20箇中心鎮購買新建商品房的,一次性給予每平方米200元購房補貼;對獲得高級職稱的農民工,在中心城區、縣城購買新建商品房的,一次性給予每平方米300元、最高3萬元的購房補貼,所需資金均由各縣(區)財政承擔;對獲得中高級職稱的農民工來宜賓就業的,享受市、縣(區)人才引進相關政策。

《措施》指出,嚴格執行實名制、總包直髮、工資專戶、保證金等制度,保障工資支付。

建立宜賓籍農民工集中輸入地法律援助維權協作機制,為農民工討薪和工傷案件提供法律援助,免費提供法律諮詢、案件代理、代書代擬法律文書等。

七是實施農民工政治激勵工程

要做好在農民工中發展黨員工作,每村儲備2名以上30歲左右農民工村級後備幹部。加大從優秀農民工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幹部力度,注重從優秀農民工中定向招考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和聘用專業性崗位人員。

推薦優秀農民工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並參加勞動模範、道德模範、先進工作者等評選,市上每年召開一次農民工大會,評選十大創新標兵、創業標兵、崗位標兵。大力宣傳農民工創新創業先進典型。

八是實施農民工組織保障工程

市、縣(區)、鄉鎮(街道)成立由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市、縣(區)、鄉鎮(街道)農民工服務管理專職機構。建立健全農民工黨組織,對黨員集中的農民工黨組織,市、縣(區)兩級在黨費中給予一定的工作經費。

各縣(區)要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網格化動態管理措施,對農民工工作實行月督查、季小結、年考評,對作風不實、違規違紀的嚴肅追責問責。加大對農民工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嚴防企業、中介機構、公職人員相互勾結,騙取財政資金,對違法違規的,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