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千年古縣修武

【13/3】1、行走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運河

2014年6月22日,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最終列入申遺範圍的大運河遺產分佈在中國2個直轄市、6個省、25個地級市。申報的系列遺產分別選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點,包括河道遺產27段,總長度1011公里,相關遺產共計58處。

【13/3】2、鶴壁高速服務區定時消毒

鶴壁市位於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面積2182平方公里,比,深圳略大。轄2個縣、3個區,總人口162萬。高鐵北距首都北京2.5小時,南至省會鄭州31分鐘,京廣鐵路、京港高速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G107等4條國道縱貫全境南北,國家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傍城區而過。

【13/3】3、鶴壁高速公路出口下站

鶴壁市是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諸侯國衛國都城朝歌、戰國七雄之趙國都城中牟均位於鶴壁市。林、石、衛、康、殷姓及韓國(朝鮮)康氏、琴氏等姓氏起源於此,鶴壁是東亞民族姓氏的重要發祥地。

【13/3】4、鶴壁市新設八一路

去年六月,鶴壁市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百日會戰實施方案要求,城區新命名了八一路。該路為東西走向,連接南海路與鶴浚大道,西起泰山路,東至安平線,全長約7000米。

【13/3】5、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

境內有名勝古蹟300多處,大部分位於古城內,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1處10項、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11項、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5處,優秀歷史建築單體及院落44項,重要城市歷史環境要素及遺蹟、遺存13項。

該項目的策劃、規劃、開發堅持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有利於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對河南省乃至全國其它歷史文化名城的旅遊保護工作起到借鑑作用,前景十分看好。2019年12月6日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

【13/3】6、中國大運河流經鶴壁的千年古浚縣

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大運河歷史延續已2500餘年。

【13/3】7、五百年的大運河云溪橋

始建於明正德三年(1508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船渡11年。嘉靖44年(1565年)浚縣知縣魏廉川重修。在云溪橋畔,原有一通篆刻於明嘉靖年間的《衛河廉川橋碑》,記載了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原有石橋“歲久頹,民病涉者十餘年矣”,為重修石橋,百姓和官府群策群力,僅用了百天時間就完成了這項浩大工程。20世紀50年代進行不規整修整,改為公路橋樑,拆除了殘缺的石欄杆,隨著古城的保護和建設,再次拆除水泥欄杆換為精美的石欄杆。

【13/3】8、大運河云溪橋云溪煙語的美麗傳說

浚縣城西門外曲折蜿蜒的衛河,河水清澈見底,過去人稱衛溪,大概有衛國溪水之意。溪兩岸廣植楊柳,微風一吹水波瀲灩,楊柳依依。秋朝冬暮,河面上雲霧繚繞,好象煙雨,文人學士稱之為云溪煙雨。

傳說衛河裡有一鱉精,千年修煉,道行很深。秋冬季節它要吃人心滋補。好多無故的黎民百姓在煙雨的河面乘船,船翻人亡,葬身其腹。有人說衛溪煙雨是老鱉精製造的一種幻景,是用來翻船害人的障眼術。

明朝時間,浚縣出了一個大官叫王越,他知道衛河上早早晚晚船渡不便,又聽說黎民百姓船翻人亡的悲慘。於是想在西門外衛河上建一座橋,為浚縣父老鄉親辦一件好事。可是剛動工就遭到衛河裡老鱉精的阻攔,一時雲遮霧蓋,惡浪翻滾,河水把造橋的磚、石料全沖走了,工匠也險些被老鱉拖走害死。不少人害怕了,怕惹惱鱉精,說不定大禍臨頭。可王越不管人咋說,還是要堅決建橋。他一方面重新備料,一方面找父老鄉親、漁民、船工詢問降怪的辦法。王越日夜奔波,苦思冥想。這天夜裡他恍恍惚惚好像睡著一樣,忽然看到一位白鬍雪鬢的佩劍長老來到跟前說:“志士不用發愁,利劍就能降妖。”說完,抽出自己的七星寶劍,向王越的劍鞘一指,一道金光鑽入王越的劍鞘裡。一眨眼,那長老便不見了。王越正要作揖致謝,忽然驚醒了,而他腰間正多了一把寶劍。

第二天,王越全副披掛,腰懸寶劍親臨工地。只見工地上運的運,壘的壘,叮叮噹噹一片繁忙景象。上午天空瓦藍萬里無雲,誰知一過正午,一朵烏雲從西比飄來,籠罩了河面,剎時間天昏地暗,風浪大作。河西濁浪中一個象船一樣大的圓鱉蓋時浮時沉興風作浪。膽小的漁民嚇得紛紛逃竄,膽大的也爬上河岸。只有王越十分鎮定,他穩紮馬步抽出寶劍,怒目圓睜伺機砍殺。等那老鱉蓋露出水面時,王越運足力氣咔嚓一聲,刺中鱉蓋當中,由於用力過猛寶劍扎入河底石頭縫裡再也拔不起來。衛河橋就在這上面建了起來,壓住了老鱉精永世不能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建好的這座橋叫云溪橋,在晴和天氣裡,晚上西邊霞光浮影象金魚閃耀。云溪橋下,紫燕翩飛穿橋孔而過,呢喃對唱,象情人訴說鍾情。所以,文人們後來改稱此景為云溪燕語。

【13/3】9、“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的衛河備戰橋

衛河備戰橋,建於1969年。上面鐫刻的“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彰顯著它的建設年代。備戰橋為獨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如一道彩虹橫跨衛河兩巖,曾經是浚縣黎陽路向西通行的重要途徑。

【13/3】10、新運河同老運河並行在浚縣老縣城西北角匯合

中國大運河河南浚縣段,實際組成部分是衛河(永濟渠)浚縣段。該段始於東漢末年開鑿的白溝,隋代屬永濟渠,明代改稱衛河並沿用至今。

由於原衛河歷史上的改道,河道曲折,不利於洩洪,解放後又重新開挖了新的運河,新運河同老運河並行,並在浚縣老縣城西北角匯合到一處。

【13/3】11、大伾山是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的名山之一

大伾山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餘處,漢唐古柏400餘株。

大伾山上有呂祖祠、禹王廟、天寧寺、龍洞、觀音洞等。天寧寺的大石佛,倚山而坐,高八丈許,鑿於十六國後趙主石勒時期,素稱“八丈佛爺七丈樓”,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大型摩崖造象。浮丘山上有碧霞宮、千佛洞、尼姑山等。浚縣的古城牆、端木子貢祠、三國古戰場、明代軍事家王越墳、徐懋功和李密的墓,皆分佈在古城周圍。

【13/3】12、北宋皇帝趙光義以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賜封的太平興國寺

太平興國寺(簡稱興國寺)坐落於浚縣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趙光義以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賜封的,如今它至少有1030歲了。和其他的皇家寺院相比,太平興國寺猶如隱居的高士,深沉清寂。廟宇猶如山林的眼睛,透視出山的意韻、山的文化精神。一座山,因為有了廟宇,更顯山林的靜謐與遼遠。林立的廟宇道觀給大伾山增添了幾多神秘。

【13/3】13、走過大運河云溪橋進浚縣古城

浚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境內有名勝古蹟300多處,大部分位於古城內,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1處10項、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11項、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5處,優秀歷史建築單體及院落44項,重要城市歷史環境要素及遺蹟、遺存13項。

【13/3】14、中國大運河邊上的浚縣古城牆

是我國古代城牆建築的優秀作品,歷經六百餘年仍穩固如初,可見當初建造之堅固,工藝之精細,為研究我國古代城牆的修建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浚縣古城牆外面就是中國大運河浚縣段,該大運河現在是世界文化遺產。

現存浚縣古城牆衛河沿岸段城牆及姑山南側城牆遺蹟(只餘夯土)。2000年9月,浚縣城牆列入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浚縣古城牆及文治閣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圖是古城牆衛河沿岸段的外牆。

【13/3】15、浚縣古城標誌性建築文治閣

處於浚縣古城中心位置,原名“中心閣”,俗稱“鐘鼓樓”,距今至少400餘年,是浚縣古城標誌性建築。2013年3月,浚縣文治閣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站在浚縣古城標誌性建築文治閣下,可看到古城四個方向的古城門。從古城四個方向的古城門進入古城,同樣可看到鐘鼓樓。

【13/3】16、中國大運河滑縣岸邊飄香的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的由來:

道口燒雞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創始人叫張炳。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製作不得法,生意蕭條。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當過御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製,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

【13/3】17、滑縣的中華第一雞為什麼叫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滑縣道口鎮特有產品,所以叫道口燒雞。

道口鎮是一座具有1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歷來商賈雲集,日進斗金,素有“小天津”之稱。因特色“道口燒雞”而聞名國內外,“道口燒雞”以其獨特的“色、香、味、型”四絕,被國家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譽為“中華第一雞”。

道口鎮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地處河南滑縣西北隅,古黃河金堤之上,是滑縣縣委、縣政府駐地,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3/3】18、道口燒雞是中國大運河滑縣的標誌

中國大運河流經安陽滑縣穿鎮過,可當人們提到滑縣,首先想到的就是滑縣的道口燒雞。若坐在大運河旁品著道口燒雞更有味道。

【13/3】19、滑縣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

這條把中華南北文明融會在一起的紐帶,在我們浩瀚的歷史進程裡,是怎樣的榮耀啊。古老的大運河滑縣段自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來,大運河的景色更加迷人,更加靚麗!增添好多的厚重感、神秘感,浪漫的情愫也在不斷增長,吸引著八方遊客前來遊覽、觀賞大運河的同時,也不會忘記道口燒雞來一口。

【13/3】20、中國大運河的滑縣道口古鎮

古街沿河而建、因河而興,現存的一面街、順河街、大集街等歷史街區。透過古屋比鄰、商鋪連綿、巷弄穿錯的街區尚可領略古鎮昔日的繁華,是運河區域航運發展與文化明福寺塔、歐陽修書院、衛王城遺址,隋唐大運河滑縣段、就在道口鎮,運河畔順河街是有名的清代商貿街巷。

道口鎮的格局和保留下來的建築都是在歸浚縣管轄的時期和成立道口市的時期形成的。1950年以後道口歸滑縣管轄並將縣城遷到道口。政府重視道口古鎮的保護是一件好事,同時也希望不要忘記歷史,不要逃避歷史。道口同和裕銀號舊址位於道口鎮大集街西段路北,其建築始建於1915年,原有房屋100餘間,佔地2餘畝,分前(南)後(北)兩院,現存前院東西廂房及南臨街樓。道口同和裕銀號由民國時期知名豫商王晏卿等人創辦,業務涉及存放、款匯兌,兼營商業。依託當時的水、陸交通地位,該銀號的開辦為“同和裕”開展金融活動、建立金融網絡奠定了基礎,是“同和裕”早期的金融聯絡、商業活動、信息聯絡的中心。道口金融和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3】21、千年古縣修武

修武縣歷史悠久,為中華古縣。周代之前此地稱“寧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駐紮修兵練武,故改寧邑為“修武”,修武從那時得名至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設修武縣,屬三川郡管轄。從開始設縣至今,已有2227年。三千多年來,“修武”之名歷代傳承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中華大地上最古老的縣名之一。修武縣已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授予“千年古縣”稱號,正式列入中國地名遺產保護行列。

【13/3】21、千年古縣修武


【13/3】21、千年古縣修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