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良醫》(The good doctor),是一部良心好口碑美劇。這部劇的第一季成為ABC(美國廣播公司)21年來收視率最高的週一檔劇集。


《良醫》塑造了一個同時具備自閉症及學者症候群雙重屬性的天才外科醫生——肖恩·墨菲(Shaun Murphy)。自閉症(autism),又稱孤獨症,是一種發育障礙類的疾病,起病於嬰幼兒期,以男性多見。在這些自閉症的孩子之中,有10%的人是學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即在某種藝術或學術上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們無法正常地與人和環境交流,卻在某一專科領域擁有與生俱來的天賦。肖恩·墨菲就是這樣一個在醫學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空間感、洞察力和記憶力的人,但他卻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與人交流。在亦父亦師亦友的格拉斯曼醫生的幫助下加入一家著名醫院做住院醫生。一個無法與患者正常溝通的醫生,真的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嗎?故事從這裡展開。

醫人者自醫,渡人者渡己。《良醫》一條線講述了在醫院裡外科醫生與病患之間的故事,另一條線則是講述主角肖恩·墨菲戰勝自身弱點,逐漸成長的故事。

看著看著,怎麼覺得眼熟?哦!腦海裡突然浮現出10多年前播出的一部電視劇:《士兵突擊》。這部劇描寫的是主人公許三多從懵懂愚笨的農村少年參軍,落荒到草原五班,執著踏實修路成名,到七連後從“孬兵”做起一路成長為兵王,再到老A經受住了嚴酷考驗,最終成長為出色的特種兵的故事。如今,14年過去,這部電視劇留給我們的“不拋棄不放棄”的力量與堅持,“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的樸素真理,以及編劇、導演和演員們認真負責、不假不作的工作態度,全劇沒有大矛盾沒大沖突,真實地講了一個士兵成長的故事,卻感人至深,難以忘懷。

直戳人心的優秀作品,在本質上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共通之處。

主題選擇直戳痛點:一個人孤獨面對成長

《良醫》與《士兵突擊》同樣是在關注一個非常深刻,並具有普遍性的命題:由於全球化、城市化的加劇,社會的流動性加大,年輕的生命個體面對生命中重要的人和環境與自身的剝離,將不可避免地孤獨地面對成長。

當我們看到墨菲面對格拉斯曼醫生患癌症執著尋找病因的時候,面對被外科主任韓醫生解僱茫然失措四顧無助的時候;當我們看到許三多面對班長史今的離去而痛苦,面對七連的解散無助卻不得不一個人堅守的時候,這種面對珍愛的人和事離開的無所適從,在孤獨中學會成長的感覺,和觀眾在情感上產生的共鳴是相當強烈的: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簡單而又真實,是急於渴望成功和速成的現代人非常需要的精神關懷。當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現實中的我們和成長中的我們正愈來愈遠的脫離這種堅守與呵護,而電視劇中呈現的真實、堅韌、鼓勵與關懷,如同冬日裡捧出的一碗熱湯麵,溫暖而又治癒。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這就是兩部劇之所以吸引人、打動人的地方,激烈的時候它吸引人,平淡的時候它更吸引人,靠的就是對人性中深處力量的挖掘。

劇本紮實,細節真實,故事溫暖而有力量

一部影視劇的成功,好劇本是關鍵。

《士兵突擊》看似平淡的故事,卻是編劇蘭曉龍經過多年基層連隊的磨練和深入生活而創作的。《士兵突擊》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可以在部隊生活中找到原型:許三多、成才、老馬班長、史今、伍六一、高連長、袁朗……尤其是許三多這個角色,他憨憨的、笨笨的,是最常見的農村兵,他普通得掉在人群裡也許你再也找不到他了。這樣一個人很難寫。可是,看過這部劇的人又都覺得許三多是最接近中國士兵的那個人,原因就在於蘭曉龍不僅描繪出了許三多的外表,更讓人感受他的精神世界。蘭曉龍覺得,士兵軍帽下的表情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表情,面部肌肉都不用動就可換一種心情,深藏著很多的內容和內涵,而他就是要探尋這些表情後面最真實的故事。於是,他把許許多多士兵的形象和對許許多多士兵的感受和理解,綜合了、提煉了,都凝聚在許三多這一個人身上。蘭曉龍說,他在某特戰大隊體驗生活時,看到很多許三多那樣的農村籍士兵,他們沒見過世面,接受能力慢,初看總感覺笨笨的,甚至覺得他們缺根筋,但是他們肯吃苦,而且身上潛藏著令人驚訝的力量。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經過一段時間的錘鍊,他們身上的軍人特質很快得到挖掘,最後百鍊成鋼成為優秀士兵。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還有史今這個角色,也塑造得十分完美。他善良,溫柔,堅毅,一諾千金,敢於擔當。有他的存在,軍營裡就有了鄰家大哥般的溫暖。然而編劇對於史今這個人物的塑造卻並不過於理想化、藝術化,而是源於生活,非常真實。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在讓許三多掄錘時那段劇情表現得很真實,因為許三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爭氣他也會著急會生氣,讓人覺得這個人物離我們好近,就在身邊,並不是虛構的完美。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再來看《良醫》這部作品。《良醫》由出品過《實習醫生格蕾》的美國廣播公司 和《豪斯醫生》的編劇大衛·肖團隊傾力打造。兩大頂級醫療劇團隊聯手製作,品質毋庸置疑。每一集設計了千奇百怪的醫案難症,故事緊張、危急、很多的反轉、很多的技術挑戰,境遇不同的人們在這裡上演著生死時速、悲歡離合,自然而又真實......劇中特有的醫療事故以及妙想天開的治療方法讓人驚歎,各種神經、器官、血管高科技動圖令你眼花繚亂。為了讓觀眾更為清楚知道專業的描述,配上更細緻的字幕和圖表方式,以不至於讓很多醫學術語難懂和枯燥。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肖恩·墨菲是一位患有自閉症和學者症候群的外科醫生。這就意味著他雖然是一位天才醫生,但是他因自閉症而難以和同事及患者正常溝通交流。這也引發了人們的一個疑問:“肖恩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名好醫生?”基於這個設定,這部劇則較為側重講述肖恩如何通過不斷的努力來證明自己能力從而贏得同事們的理解與尊重並被大家接受的過程,他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適應環境,克服障礙,學習新技能,也獲得了成長。

這部劇之所以獲得高分評價,就在於它不是披著醫療外套的言情劇,也不是主角“一路開掛”的爽劇。這部美劇相當寫實,它揭露了許多現實問題,講述了底層住院醫成長中的種種障礙和遇到的各種困難,也講述了很多病人的故事,對醫療方面的專業知識也有著詳細解讀。

醫療劇難免有不可挽回的死亡,有無奈唏噓的悲傷,即使再高明的醫生,在死神面前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還好,編劇也給了我們溫情與鼓勵,讓你不覺得世間冰冷。劇中的兩個人物:格拉斯曼醫生和克萊爾·布朗醫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墨菲被韓醫生解僱的那天,他憤怒而失控,從衣櫃中拉出書包,卻把書包裡的物品散落一地,連弟弟給他的那把玩具手術刀也折斷了,他無措地哭泣,一旁的克萊爾·布朗無言安慰,只能默默地坐在他身旁陪伴。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而格拉斯曼醫生這個角色的設定,更是讓整部劇溫暖而有力。他在肖恩14歲時就認識他,他頂住了所有壓力將肖恩推薦到醫院工作。他不僅是肖恩成長過程中的導師和益友,也讓每個觀眾如沐春風。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格拉斯曼醫生也有軟弱的一面。當他得知自己身患腦癌的時候,他也絕望過,是肖恩鼓起他的勇氣。可以說,他和肖恩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良醫》的每一集,會給人一種來自基督教氣質的淡淡溫情和積極鼓勵。還有,每集結尾的時候都配有插曲,非常好聽,溫暖而有力,一定要聽!

演員表演認真到位,角色生動鮮明

每一部影視作品的成功與否都和演員的演技無法分割。

《士兵突擊》這部劇之所以紅火與演員的表演認真到位是分不開的,一批青年演員用純樸態度在鏡頭前演繹故事,不花不哨的真情投入,成就這一部細膩、綿長、越品越有味的經典之作。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良醫》的主演為弗萊迪·海默,曾在《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飾演查理,童星出身的海默轉眼間已經28歲了,但還是一如少年模樣,因為逆天顏值被粉絲愛稱為“小天使”。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自帶學霸光環的弗萊迪·海默演一個天才自然把控得非常到位,他把這個患有自閉症的天才醫生的人物特點及內心掙扎都生動地表現出來,將這個人物演繹得生動而真實。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醫院的院長艾倫·格拉斯曼的扮演者理查德·希夫,把一個老院長的理性、通透、溫情、無奈……都演繹得非常到位。2019年1月,第24屆奧斯卡最準風向標評論家選擇獎公佈獲獎名單,理查德·希夫憑藉作品《良醫》,獲得最佳劇情類劇集男配角。

孤獨面對成長——從《良醫》到《士兵突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