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目前最好的醫療劇是哪部?如果讓我選,當然是這部最近在網上很火的美劇——《良醫》。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良醫》劇照


該劇改編自改編自同名韓劇《好醫生》,講述了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外科醫生肖恩·墨菲加入一間著名醫院,克服重重困難,逐步被同事接受,併成為一名好醫生的故事。

與韓劇不同的是,《良醫》採用單元劇的模式展開劇情,每一集都設計了兩例不同的疑難雜症,通過醫生們的高超醫術讓患者得到治療。故事的情節有溫情,有驚險,也有對人性的思考,同時讓觀眾清晰認識到醫生不是萬能的,有一些病人的離世,也會讓人遺憾。

除此之外,高精良的道具模擬傷口、內臟,對於初次觀看醫療劇的人來說,可能有點過於真實,難以接受,但是明知道觀眾會不樂意,依然認真做出來,也讓人十分敬佩。在涉及醫學的專業知識時還會有浮動的人體結構圖加以輔助說明,更是這部劇的一大亮點

《良醫》這部劇至今已播出三季,每一季豆瓣評分都在9分以上,口碑相當不錯。第一季就獲得了中國白玉蘭獎,以及第75屆金球獎的提名。今天我們就以第一季為例,來聊一聊這部美劇到底有何魅力。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良醫》在無形中已給出了答案,焦點不在於他們在異樣眼光中走得多遠,而在於能否給他們這個機會。

“一個不擅長社交,沒法和常人建立正常關係的自閉症醫生,真的能治療患者嗎?”這無疑成為所有人最大的疑惑。因此,故事的最開始除了院長格拉斯曼,醫院的其他理事會成員都不支持聘用肖恩·墨菲。

誠然,肖恩是個天才醫生,因為擁有學者綜合徵,僅僅是讓病人握住他的手,就能在腦海裡形成病人的身體結構,知道採用哪種方式能讓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療;也能通過細微的觀察,利用有限的資源自制醫療器材拯救病人的生命;但他同時也是個自閉症患者,這樣的人很難跟人溝通和交流,一場手術需要醫護人員相互之間的緊密配合,無法清晰準確的表達信息,怎樣完成手術拯救病人的生命?

讓一個自閉症醫生給你做手術,你敢嗎?

好在有格拉斯曼院長的支持,他以院長的職位為擔保:“如果肖恩不能達到我所預期的,他會永遠離開醫院,我也將辭去院長的職位。”

“我們僱傭肖恩,是因為他有資格,他與眾不同。這家醫院不僱傭黑人醫生,不僱傭女醫生是多久之前的事情?是因為他的性格問題還是病人會不同意?這樣難道不是以待人接物的方式評價他人的嗎?我不是說醫生,而是說人本身,尤其是那些不具備和我們同等優勢的人,我們僱傭肖恩,就是給那些有侷限性的人希望,告訴他們侷限不是定義他們的標準,他們是有機會的!”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事實證明,院長的決定是對的。

雖然肖恩不懂得如何委婉的與他人溝通,想到哪說到哪,經常直白的告訴病人病情,當著病人的面拆主治醫生的臺,他的上級醫生甚至不願意讓他進手術室,有的病人家屬也不願意讓肖恩來做手術,但是他在被質疑,被輕視,被忽略時,也沒有放棄,只是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即使不被理解,肖恩也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正因為這種在醫道上勇往直前的態度,讓病人增加了治癒的可能性,也讓醫院的其他同事逐漸接受了與眾不同的自己。

拋開《良醫》這部劇來說,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也和劇情中的人一樣,對待那些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上有缺陷的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總覺得他們可能不能勝任這樣一份工作,但是隻要給一個機會,他們會完成的特別好,因為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個機會來之不易,錯過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因為不斷的磨礪,梅花飄香是因為它經歷了寒冬,而與眾不同的人,在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後,也能破繭成蝶,成為更好的自己。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人物形象塑造立體飽滿,“良醫”不僅僅是指一個人,劇裡的每個醫生都是良醫

1、成長和自救是刻畫男主的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一個自閉症患者想要和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救治病人處理疑難雜症的過程中,他也需要在職場中面對自己的社交人際障礙所帶來的困擾。

肖恩從絲毫不懂人情世故,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遇到困難只會回想逝去的弟弟給自己的鼓勵來給自己加油打氣,到通過請教身邊其他人,這無疑是一種自救。

雖然肖恩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總有奇思妙想,但也不總是對的。他在院長和周圍同事的幫助下,通過接觸到的每一個患者,正在慢慢改善自己的社交障礙,從無法接受其他人的碰觸,到主動親吻女孩,擁抱院長,這無疑也是一種成長。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2、沒有金手指,也沒有個人英雄主義,這部劇並不是只圍繞主角一人展開,所有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通過治療患者向我們一一展現,他們也是名副其實的良醫。

院長艾倫·格拉斯曼在肖恩16歲時就開始輔導他,更是力排眾意讓肖恩成為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但是院長並非只對肖恩一個人好,他就像一個保護傘一樣,用自己的經驗幫助醫院裡的所有醫護人員,就算有人對他的職位窺竊已久,但他也只是心平氣和的說;“我已經老了,遲早會從這個位置退下來的。”

尼爾·梅倫德斯是醫院首席外科醫生,為人傲慢又自負,最開始並不樂意肖恩來自己的團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梅倫德斯醫生逐漸看到了肖恩身上的閃光點,不僅讓他進手術室親自主刀,更是親自帶著他在VR手術室一起預演手術情況,兩人一遍遍探討手術情況,互相信任。甚至到後來有人拒絕讓肖恩做手術,他還會去親自和對方說:“我對他信心十足。”

還有會耍小聰明將肖恩的主意佔為己有,犯了錯誤以後又通過家裡的關係重回醫院,只想為自己而活的富二代醫生傑瑞德·盧卡;善於溝通,對待工作努力又認真的醫生克萊爾·布朗;裡面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整個第一季看下來,並沒有其他美劇中崇尚的個人英雄主義,也沒有所謂的壞人。這些不同性格的醫生在一起也只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爭取救治好每一個病人。只有有一絲希望,拼盡全力也要在死神手下把人搶回來。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良醫”。


《良醫》如實反映了在就醫過程中的社會現象以及對人性的思考,雖然沒有表明態度,但引人深思

為移植肝臟等了半年的查克,好不容易等來了合適的肝臟,卻在三天前為了慶祝家裡唯一考上大學的女兒學業大成,忍不住偷偷喝了一杯香檳酒,破壞了移植規矩。雖然經過兩次化驗,證實他的身體條件仍可進行移植,但違例移植被發現的話卻很可能讓醫院失去在移植中心的特權,所以在梅倫德斯醫生為病人爭取手術機會時,醫院 駁回了這個請求。

最終,查克還是失去了移植肝臟的機會,只剩下三個月生命的他,只能選擇回家和家人好好度過剩餘的時光。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醫院的VIP客戶萬納梅克,他是房地產大亨,住的是條件最好的貴賓病房,長期有陪護人員環繞,醫院高層為了讓他幫忙給基金會減免稅款,決定由馬庫斯和梅倫德斯兩位最好的醫生親自主刀,以防發生意外。

手術前,馬庫斯醫生問他是否有違規抽菸時,梅倫德斯和查克一樣予以否認,可他在術後堂而皇之地抽起了雪茄。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良醫》沒有明說更沒有批判這種潛在的不公,只是給了驚鴻一瞥後的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著重提了查克的女兒學的是法律專業,有不少小夥伴和我一樣,以為他的女兒會選擇起訴,以法律途徑來維護父親的移植手術順利實施。事實上並沒有,她只是自責讓父親喝了酒,覺得是自己害了父親。

可能,中國的醫患關係緊張讓我們在看這部劇的過程中先入為主的想到這件事一定會引起糾紛,是規則重要還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重要?為什麼同樣是違反規則,只因為貧富差距,就能區別對待?


豆瓣評分9.2《良醫》:身具缺陷的人究竟能不能做好醫生


結語

《良醫》最大的看點並不是醫療本身,而是每一個故事背後傳達出來的溫情。通過性格複雜的男主與醫療體制的碰撞,與醫院其他醫生的碰撞,他的自我矛盾和自我突破,使得該劇顯出與眾不同的人情味與回味空間。觀眾們也可以通過這部劇對醫學及醫生有更為深入的瞭解,引發許多對成長和生命的思考。

劇情不狗血,沒有亂七八糟的感情線,只有專業和互相尊敬,裡面各個角色也都隨著劇情而成長,還能引發觀眾思考,每一個醫生都有自己的故事,沒有人從一開始就是完美的,在經歷一些風雨後,才會獲得成長。不僅僅是肖恩,所有人都在救人的過程中慢慢成長和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