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良医》(The good doctor),是一部良心好口碑美剧。这部剧的第一季成为ABC(美国广播公司)21年来收视率最高的周一档剧集。


《良医》塑造了一个同时具备自闭症及学者症候群双重属性的天才外科医生——肖恩·墨菲(Shaun Murphy)。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类的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期,以男性多见。在这些自闭症的孩子之中,有10%的人是学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即在某种艺术或学术上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他们无法正常地与人和环境交流,却在某一专科领域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肖恩·墨菲就是这样一个在医学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空间感、洞察力和记忆力的人,但他却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与人交流。在亦父亦师亦友的格拉斯曼医生的帮助下加入一家著名医院做住院医生。一个无法与患者正常沟通的医生,真的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吗?故事从这里展开。

医人者自医,渡人者渡己。《良医》一条线讲述了在医院里外科医生与病患之间的故事,另一条线则是讲述主角肖恩·墨菲战胜自身弱点,逐渐成长的故事。

看着看着,怎么觉得眼熟?哦!脑海里突然浮现出10多年前播出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这部剧描写的是主人公许三多从懵懂愚笨的农村少年参军,落荒到草原五班,执着踏实修路成名,到七连后从“孬兵”做起一路成长为兵王,再到老A经受住了严酷考验,最终成长为出色的特种兵的故事。如今,14年过去,这部电视剧留给我们的“不抛弃不放弃”的力量与坚持,“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的朴素真理,以及编剧、导演和演员们认真负责、不假不作的工作态度,全剧没有大矛盾没大冲突,真实地讲了一个士兵成长的故事,却感人至深,难以忘怀。

直戳人心的优秀作品,在本质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共通之处。

主题选择直戳痛点:一个人孤独面对成长

《良医》与《士兵突击》同样是在关注一个非常深刻,并具有普遍性的命题:由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剧,社会的流动性加大,年轻的生命个体面对生命中重要的人和环境与自身的剥离,将不可避免地孤独地面对成长。

当我们看到墨菲面对格拉斯曼医生患癌症执着寻找病因的时候,面对被外科主任韩医生解雇茫然失措四顾无助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许三多面对班长史今的离去而痛苦,面对七连的解散无助却不得不一个人坚守的时候,这种面对珍爱的人和事离开的无所适从,在孤独中学会成长的感觉,和观众在情感上产生的共鸣是相当强烈的: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简单而又真实,是急于渴望成功和速成的现代人非常需要的精神关怀。当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现实中的我们和成长中的我们正愈来愈远的脱离这种坚守与呵护,而电视剧中呈现的真实、坚韧、鼓励与关怀,如同冬日里捧出的一碗热汤面,温暖而又治愈。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这就是两部剧之所以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激烈的时候它吸引人,平淡的时候它更吸引人,靠的就是对人性中深处力量的挖掘。

剧本扎实,细节真实,故事温暖而有力量

一部影视剧的成功,好剧本是关键。

《士兵突击》看似平淡的故事,却是编剧兰晓龙经过多年基层连队的磨练和深入生活而创作的。《士兵突击》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在部队生活中找到原型:许三多、成才、老马班长、史今、伍六一、高连长、袁朗……尤其是许三多这个角色,他憨憨的、笨笨的,是最常见的农村兵,他普通得掉在人群里也许你再也找不到他了。这样一个人很难写。可是,看过这部剧的人又都觉得许三多是最接近中国士兵的那个人,原因就在于兰晓龙不仅描绘出了许三多的外表,更让人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兰晓龙觉得,士兵军帽下的表情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表情,面部肌肉都不用动就可换一种心情,深藏着很多的内容和内涵,而他就是要探寻这些表情后面最真实的故事。于是,他把许许多多士兵的形象和对许许多多士兵的感受和理解,综合了、提炼了,都凝聚在许三多这一个人身上。兰晓龙说,他在某特战大队体验生活时,看到很多许三多那样的农村籍士兵,他们没见过世面,接受能力慢,初看总感觉笨笨的,甚至觉得他们缺根筋,但是他们肯吃苦,而且身上潜藏着令人惊讶的力量。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他们身上的军人特质很快得到挖掘,最后百炼成钢成为优秀士兵。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还有史今这个角色,也塑造得十分完美。他善良,温柔,坚毅,一诺千金,敢于担当。有他的存在,军营里就有了邻家大哥般的温暖。然而编剧对于史今这个人物的塑造却并不过于理想化、艺术化,而是源于生活,非常真实。举个简单的例子,他在让许三多抡锤时那段剧情表现得很真实,因为许三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争气他也会着急会生气,让人觉得这个人物离我们好近,就在身边,并不是虚构的完美。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再来看《良医》这部作品。《良医》由出品过《实习医生格蕾》的美国广播公司 和《豪斯医生》的编剧大卫·肖团队倾力打造。两大顶级医疗剧团队联手制作,品质毋庸置疑。每一集设计了千奇百怪的医案难症,故事紧张、危急、很多的反转、很多的技术挑战,境遇不同的人们在这里上演着生死时速、悲欢离合,自然而又真实......剧中特有的医疗事故以及妙想天开的治疗方法让人惊叹,各种神经、器官、血管高科技动图令你眼花缭乱。为了让观众更为清楚知道专业的描述,配上更细致的字幕和图表方式,以不至于让很多医学术语难懂和枯燥。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肖恩·墨菲是一位患有自闭症和学者症候群的外科医生。这就意味着他虽然是一位天才医生,但是他因自闭症而难以和同事及患者正常沟通交流。这也引发了人们的一个疑问:“肖恩到底能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基于这个设定,这部剧则较为侧重讲述肖恩如何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证明自己能力从而赢得同事们的理解与尊重并被大家接受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克服障碍,学习新技能,也获得了成长。

这部剧之所以获得高分评价,就在于它不是披着医疗外套的言情剧,也不是主角“一路开挂”的爽剧。这部美剧相当写实,它揭露了许多现实问题,讲述了底层住院医成长中的种种障碍和遇到的各种困难,也讲述了很多病人的故事,对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有着详细解读。

医疗剧难免有不可挽回的死亡,有无奈唏嘘的悲伤,即使再高明的医生,在死神面前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还好,编剧也给了我们温情与鼓励,让你不觉得世间冰冷。剧中的两个人物:格拉斯曼医生和克莱尔·布朗医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墨菲被韩医生解雇的那天,他愤怒而失控,从衣柜中拉出书包,却把书包里的物品散落一地,连弟弟给他的那把玩具手术刀也折断了,他无措地哭泣,一旁的克莱尔·布朗无言安慰,只能默默地坐在他身旁陪伴。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而格拉斯曼医生这个角色的设定,更是让整部剧温暖而有力。他在肖恩14岁时就认识他,他顶住了所有压力将肖恩推荐到医院工作。他不仅是肖恩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益友,也让每个观众如沐春风。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格拉斯曼医生也有软弱的一面。当他得知自己身患脑癌的时候,他也绝望过,是肖恩鼓起他的勇气。可以说,他和肖恩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良医》的每一集,会给人一种来自基督教气质的淡淡温情和积极鼓励。还有,每集结尾的时候都配有插曲,非常好听,温暖而有力,一定要听!

演员表演认真到位,角色生动鲜明

每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都和演员的演技无法分割。

《士兵突击》这部剧之所以红火与演员的表演认真到位是分不开的,一批青年演员用纯朴态度在镜头前演绎故事,不花不哨的真情投入,成就这一部细腻、绵长、越品越有味的经典之作。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良医》的主演为弗莱迪·海默,曾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饰演查理,童星出身的海默转眼间已经28岁了,但还是一如少年模样,因为逆天颜值被粉丝爱称为“小天使”。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自带学霸光环的弗莱迪·海默演一个天才自然把控得非常到位,他把这个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医生的人物特点及内心挣扎都生动地表现出来,将这个人物演绎得生动而真实。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医院的院长艾伦·格拉斯曼的扮演者理查德·希夫,把一个老院长的理性、通透、温情、无奈……都演绎得非常到位。2019年1月,第24届奥斯卡最准风向标评论家选择奖公布获奖名单,理查德·希夫凭借作品《良医》,获得最佳剧情类剧集男配角。

孤独面对成长——从《良医》到《士兵突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