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翻譯《道德經》太繁瑣,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小康說說


《道德經》內容玄奧艱深,語言晦澀模糊,令後人難以讀通,老子絕非成心如此,這可能是由於其處境艱難、思維方式超前、古今語言差別以及圖書資料散失、資料保留不完整所致。

所以,想窮盡《道德經》之文義,恐遙遙無期。再有,《道德經》的注本有幾千種,想找到一個統一的定本幾無可能。

為了儘快讓《道德經》中的智慧為發展發揮作用,姑先認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就是老子,老子與我“同此心”、“同此理”。以我心之是非為是非來理解《道德經》。

也就是像雅斯貝爾斯那樣,在老子身上找到自我,找到我的合理經營的根。李雪濤先生引用了南宋大慧宗杲普覺禪師的一句話:“無著雲:曾見郭象注莊子,識者雲:卻是莊子注郭象。”

我們自己也應該用自我認知的方法來領會老子。




雲蒙吶


原來,我也有同感,但後來通過拜在世無上師修行,徹悟了整個宇宙自然。開悟之後,再看《道德經》句句明白,大義一目瞭然。所以我認為,要看懂《道德經》,翻譯《道德經》,必須先開悟,開悟後看什麼經典都懂,一經通經經通,一經不通經經不通。

老子在《道德經》中開篇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怕後人著經典相,進文字獄,開篇就告訴後人:我說的道理不是常恆那個道。起名叫道這名字,也不永久叫這個名。無名時那是天地的初始,有名時那是萬物的母親。所以經常保持無慾望的狀態,能觀察到道的內在妙理。經常保持有慾望的狀態,只能看到道的表面現象。但道的內在妙理和表面現這兩個方面,同出於道這一個本源,只不過是道的不同的兩個方面的名稱而已。合二為一稱謂實體,實在是真實不虛,所有的事物妙理都在道這一門之中。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道致簡。文王在《易經》中曾這樣說:翰音登於天,貞兇。六祖在《壇經》中也說:佛法非關文字,教外別傳。中華佛法初祖達摩,為了教化弟子,莫著經典文字相,留下了撕燒經書的驚世駭俗故事。

說真的,我在沒開悟前,啥經典都不懂,不知智人們在說什麼,現在,只要是講真理的漢文經典我都能看懂,並且翻譯了很多經典,有《易經》、《道德經》、《壇經》、《金剛經》、《破相論》、《心經》。總之,一經通,經經通,其中大義一是宗。

我的這些表述,不是顯白,是告訴朋友們,要想懂經典,翻譯經典,必須先拜一位在世無上明師修行,先開悟,開悟了,別說翻譯經典了,啥事都迎刃而解了,眾妙之門嗎!

大王原作:

世間凡事有難易,

不懂經典不稀奇。

原因就是沒開悟,

開悟啥經能翻譯。

開悟先拜無上師,

開門必須有鑰匙。

明師打開眾妙門,

萬事明白無有迷。


大王2639


我認為不繁瑣,即便是這樣我想知道能有多少人能完全理解。其實是道德經太抽象,解釋清楚很難的。不說別的究竟什麼是道有多少人能說得上來?實際上裡面很多東西是靠意會,用什麼語言解釋都會顯得蒼白而無味,還有曲解的可能。因為其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又太抽象,說清楚真的很難。


O冰心


有人說翻譯《道德經》太繁瑣,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本人認為不存在叫翻譯,只是如何解讀《道德經》並使之通俗易懂。建議撐握幾個關健“字”要點,深刻理解其內涵,就可達到通俗理解:

01“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道德經》開篇就講到,大地與人類關糸密不可分,大地負載和生養萬物,人類生存不可離,人類必然要遵循和效法地的行為。

地與天的關糸也同樣密不可分,大地需要天氣氣象,雨水甘露,四季分明等等都離不開天的作用。

為此,天,地,人三者關糸引申到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關係中,也同樣要和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一樣,應該遵循自然而然法則,處理人類社會各種關係(人與人,事與事,人與事,人與社會,事與社會等)。這就是道家思想哲學理論基礎,就有了“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道家學說。

02“道”的內涵

《道德經》中哲學思想核心就是一個“道”字,其內涵解釋就是“無”,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具體說無為自然,無慾不爭,無形自化,無動清靜,無強柔弱。

“道”並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世界的本真(自然現象),自然的規律。

“道”的引申很大,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之道”就是宇宙的本原,變化規律、認識方法等等都在天地之道中。“人生之道”就是見素抱樸為人,復歸嬰兒養生,無為而治管理等等都在人生之道中。

03“德”的表現

《道德經》中的“德”和“道”的關條,反應“德”在“道”中的表現。

“德”是“道的具體表現”“道”是“德”的實際內涵。“道”是無形的,抽象的,見不到摸不到的,而“德”的表現是外顯的。“道”為體,“德”為用,兩者是不可割開的。

“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現出德性,是無意的行為,是自然而然德行表現,這才是真正的有品德。

“下德”是刻意地表現出德性,有目的行為,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達到某種目的德行表現,這是假的有品德。

04“反”向運動

《道德經》高度概括了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指出了事物無不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是“道”自身運動的結果,這就是“反”向運動規律。

人總是要按照宇宙間天地的運行變化形成“道”的規律來作反向運動。反向來思考問題,在人的思想上形成逆向的思維方式來為人為事。這樣反而復得而人生事業一定成功。

“反”其實就是一種“陰柔之術”,也是自然而然的處世智慧,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得到別人的尊重哲理。強求反而不得人心。

綜上所述

以上就是解讀《道德經》中需要撐握的重要點,四個“字”及其含義。《道德經》全文自始至終都貫穿著“自然而然”,“道”,“德”,“反”這幾條主線。只要深刻理解到這幾個字的內涵,對通讀《道德經》全文,一定會得到正確理解。

其實《道德經》著作,並不繁瑣,文言文程度並不很濃。有初高中文化水平還是可以讀懂,只需反覆讀熟,抓住重要點,是可以理解到的。當然,還在於讀者本人要感興趣,否則,就會感到繁瑣。

總而言之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著書立學。為道家奠定了理論基礎,就是“道”,並以道法自然智慧哲理,為人們打開智慧大門。

讓人們改變人生的態度和生命方式,從中獲得心靈的安寧,從容和靜美,圓滿走完自己的一生。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可以意會不能言傳,也就是說,任何翻譯必定是失敗的。

一般講,語言講究語境,字面上相同的句子在不同語境中意思不同。道德經不是語境問題而是體悟的境界問題,不同層次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

有些人以為道德經不好懂,是文字障礙的原因,其實,就算翻譯成通俗大白話,不懂的還是不懂。而且,譯文是不是準確表達了原文的意思,一般人她沒這個鑑別能力,你能辨別了也勿需翻譯。


太極拳玄機


有的文言文需要翻譯才能明白,比如《離騷》《九歌》,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以及《尚書》《黃帝內經》 等,不翻譯,裡面許多古語內涵已經與現在的完全不同,古地名、古物件、表達方式亦不同,如若不翻譯,普通大眾如雲裡霧裡,不可言喻,即就是再優秀,也被打入塵封的烙印。然而有的文言文翻譯之後失去了其原有的韻味,比如《詩經》中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總不能說,兩隻鳥兒相對叫,河洲之中相對立吧。這樣的話,詩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再比如《論語》的名不正則言不順也是不需要翻譯的。而《道德經》更是不需要翻譯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些話語只需背誦下來,應用他,比如“玄之又玄”等,然後慢慢去領會,慢慢去體驗,慢慢去悟道。當然,必要的註解是必須的,畢竟普通人還達不到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要靠現代白話文引領一番的。


嵯峨閒人


《道德經》是部經典之作,不需要翻譯。因為誰翻譯的話呢,都不是原文的真實意思!只能夠說是翻譯者理解的意思!就算是翻譯者本身10年前翻譯,到他10年後再讀也會有新的理解意義出來,這就是經典的魅力所在。

凡經典最少也要讀三遍才能有所收穫。

初讀,淺讀,精讀!如果讀者真的讀出了“味道”所在,他才會繼續研讀!如果讀了三次都讀不出“味道”,可能就沒必要再讀了。

因為每個人資質悟性各有所長。甚至有些人根本對這部經典都不感興趣!免強自己也是一無所獲。有時候不識巫山真面目,只因身在巫中。在思考問題時跳出問題的本身,才能找到答案。這也就是我回答這個問題時不說《道德經》的意義所在。第一,我理解的不一定對,就算是對也不可能全面。第二,《道德經》不可能用幾百個字能解釋得通的,就算通了也可能很多人看不懂。總結,經典著作是需要多研讀的,就是因為它足夠博大精深。


中山和睦


恐怕不是那麼簡單吧,人們常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們都知道莎士比亞在英國人心目中的地位,而老子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也是煌煌聖人一般,道德經的各種說明,評論。歷朝歷代真的是汗牛充棟了,還沒有人大言不慚的說能把道德經弄清楚說明白,再把文言文弄成白話文,真的,你的文化功底,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對自然的認識,都比老子差太遠,

民國以來,文史大師大家不少,還沒有人大言不慚的說要徹底的給人們解讀道德經,多是從不同的角度談一些個人的心得。


923老石油


恕本民科直言,老子早就明白無誤地告訴諸位: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無為,無為無不為。

做學問是做加法,可悟道卻是做減法! 道德經讀懂了,就三個漢字:道!玄!德!

可現在的所謂國學家非要故弄玄虛,洋洋萬言,廢話連篇,卻離題萬里!

大道至簡!

切記!


外星文明新時代


其實,像《道德經》這樣的經典,還是應該原文去讀,才能得到精髓。

經典本來就是凝練的,是多一個字就多,少一個字則少,而且是力求極簡表達,能一個字說清楚,不會去長篇累牘,這就是經典。

當然,為了普及,做一些解說、解釋、典故出處說明,這些是必要的,但全部譯出,就多少有些沒必要。何況,沒多一道翻譯,就無形多出一道“我認為”。

“聖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著文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