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群雄并起。自董卓死后,北方中原大地便陷入了无止尽的战火之中。一方是谁家的城池危在旦夕,一方是羽箭的历啸在拱手双方士兵的扰攘厮杀声中微不可闻。大大小小的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原战乱,热闹得很,黎民百姓却饱受战火的煎熬……这些其实都是后话了!从最初的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到三足鼎立前的“三大强大势力并立”,诸侯之间内战不止,是诸侯之间实力伯仲的体现,而这恰恰和群雄的发迹史紧密相连。下面,一起来看看从各诸侯中脱颖而出的“三家势力”都有什么样的发迹史吧!

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袁术、袁绍

袁氏两兄弟起家的最大资本,是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何为“四世三公”,就是袁氏家族从袁安开始,到袁术、袁绍的父辈,四代人中有五人官居三公(司空、司徒、太尉或太傅)的高位,所以就叫“四世三公”。

这般雄厚的政治资源,让袁氏子弟在乱世之中、诸侯争雄里占得先机,因为袁氏子弟很容易就能够聚集起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讨伐董卓时,袁绍就被推为盟主!

袁氏家族的政治资本还包括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这些曾受过袁家恩惠的人群,也成为了袁术、袁绍争夺天下的重要本钱。

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曹操

和袁氏两兄弟相比较,曹操则完全不同,他的核心班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多数都是曹氏夏侯宗族成员。虽然曹操的祖、父也都是汉室高官,也算得上地方的大族豪强,但是和政治资本雄厚的袁氏家族不能媲美。

正是因为先天实力不足,所以曹操集团有一个优点是袁氏两兄弟没有的,那就是团结!袁氏兄弟虽然出自一门,但是各怀鬼胎,缺乏抱团合作的意识。而诸曹夏侯合一,使得曹氏家族面对强大的诸侯有一争之力。

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刘表

在宗室三州牧里,刘表可以说是起点最低但成就最大的一位。不仅年轻时是位大帅哥,他勇于批判权贵的行为在当时士大夫中,还被誉为了“八顾”之一。

董卓专权时期,引起了地方官员的不满,孙坚在进军北方的路上,私下杀死了素来与他不和的泾州刺史王叡。王叡死后,朝廷就下诏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

荆州刺史这名头,在当时对于刘表既可以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又可以是烫手的山芋,因为在当时是不会有人去接受这个任命的。

为何?一来诏书是激怒了天下的董卓下诏的;二来刘表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北军中侯,手下没有一兵一足;三来荆州内部正值权力真空时期,各路盗贼趁机涌起;四来荆州北部的袁术对荆州虎视眈眈。荆州内忧外患,刘表前去任命等于是羊入虎口,九死一生!

但刘表毕竟也是乱世雄主之一,论个人才干和政治手段,不亚于袁绍,出手就是巅峰!

单人匹马潜入宜城,请得南郡望族鹏越、蔡瑁相助并平定贼寇、安定局势;对北边的袁术,采取了联合袁绍牵制袁术的办法。刘表平定荆州,只用了两年时间,并升为荆州牧,成为荆州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在北方战乱之际,南方的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更是维持了长达十二年的太平和繁荣。注重开发的同时,也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吸引了天下名士学者前往荆州,诸葛亮一家也是这个时候从山东的琅琊迁往荆州的。

三国群英传:汉末群雄,谁的发迹史最不走寻常路?

总结

随着北方的兼并战争逐渐收尾,各种大小的诸侯最终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家。在当时的天下,其实除了袁绍、曹操两家,最有实力的莫过于刘表。三股势力之间能够从“海选”之中脱颖而出,袁、曹两家一靠家族背景,二靠夺取胜利果实;而刘表对内放手有效治理,对外保持观望战略,也就是中立而按兵不动。

所以对比来看,刘表的发迹史,在东汉末年诸侯争雄的时代里,最是不走寻常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