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的“春晚”和“秋晚”,谈央视春晚的创新和守旧、热闹和冷僻

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苏轼知徐州、杭州、颍州时颇有政声,成为历史上治水的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苏轼善书法。

文豪的“春晚”和“秋晚”,谈央视春晚的创新和守旧、热闹和冷僻

文豪要用作品说话。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其中,《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文豪的“春晚”和“秋晚”,谈央视春晚的创新和守旧、热闹和冷僻


苏轼的“至暗时刻”:“乌台诗案”

喜欢吟风弄月的苏轼在政治上是一个保守派,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遭遇了他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这一年他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何正臣等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身心惨遭折磨。

经多方营救,苏轼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过的是一种“准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古战场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除此,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黄州寒食贴》等名作传世。

前后赤壁赋这两篇文章,是苏轼在宦途悲凉中的艺术创新,生活中的不幸给他带来的,是创作上的跃升。

苏轼《春宵》赏析

我国古代文学有几大主题:伤春悲秋,夜游和中秋赏月,登山临水,美女和爱情,等等。文人晚上观风景,表现出有闲、有才,是一种“风雅”。

每当月上柳梢头,诗人们就会浮想联翩,挥毫泼墨,留下作品。

  •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苏轼的这首著名的七绝《春宵》,表达了文豪的“春晚”心情:音乐中的人和花香月影合一,是夜色让人看不清,也是心醉了以后,作者分不清哪是实景哪是心境?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苏轼被贬官,来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夜色阑珊,“迁客”苏轼和友人们饮酒,醉了,在舟中躺卧,醒来,天色已明。由此,写下一篇著名的文章《前赤壁赋》,明月之下,古老的赤壁,满是诗情画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古代,受过教育的人不多,很多文人是官员,白天要上班,处理公务,晚上喝酒,酒后散步,于是,夜景成了文人骚客笔下的文章。对于大多数古代文人来说,写文章是业余爱好,往往在晚上进行,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对夜晚风景的观感。《前赤壁赋》中刻画的“秋晚”之景是文化景观,令人映像深刻,发人深思。

当然,也不尽如此,白天喝酒的人和事也有。宋朝的另一位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就说“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他这个被贬谪的太守在这里是白天喝酒,没有提到欣赏夜色和月光。

文豪的“春晚”和“秋晚”,谈央视春晚的创新和守旧、热闹和冷僻

现实的严峻与艺术的创新:央视鼠年春晚

2020年1月24日,央视春晚的文艺节目中,我最看好的是小品,这是一次没有赵家班的春晚,孙涛有了新的作品。主持人阵容里有新人,推陈出新,这是好事。新年新气象。首先是热闹。总之,不愧是“文化年夜饭”。

其次,紧跟严峻的时势,有新闻意识。央视春晚连线疫区、报道了武汉医院抗疫的实况。

第三,就是推陈出新,有新的主持人出来,和老面孔一起主持节目。舞台上除了凤凰传奇等明星,也有文艺新人出来表演节目。

第四,麦贤德等道德模范和英雄坐在台下,并由主持人向大家郑重介绍。这说明央视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对社会道德建设的责任担当。

文豪的“春晚”和“秋晚”,谈央视春晚的创新和守旧、热闹和冷僻

相对于现代歌舞,戏曲是比较冷僻的文艺形式。此类节目,春晚每年都有。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央视停播了娱乐节目,大量滚动播出抗震救灾实况。在疫情日益严峻的诗和,很多人自我隔离,并没有和亲人在一起扎推儿,所以,用“娱乐不乐”来描述今年的春晚,应该恰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