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前言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乡村文艺爱好者、作者吴尤旺

提起唱戏,不由得回忆起当年我对戏剧痴迷的往事。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县角杯乡宏土村自古以来就是个文化大村,村里的家戏在全县也是出了名的。为了成立戏班,曾经发生过锁牢卖驴、子财卖地、月喜为唱芦花卖了二亩棉花地的经典故事。我村的家戏在文革未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几部样板戏都演的非常好,分别在临晋冯留、云冲和东张积善巡回演出。


01、一个痴迷演戏的学生和他的校园生活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当时我十六岁,在本村初中念书,经常在校演节目,对演戏非常痴迷。当时学校是军事化编制,一个年级编一个排,我是排长,我的恩师是本村返乡教师陈协农老师,他如今还健在,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了。他教学认真,管理严格,学生见他就如同老鼠见了猫,十分害怕。晚上学生上自习,他就在房内备课,也经常会到教室查一下。自习结束后时,由我把同学们带出教室排好队,唱一个歌就解散放学。当时农村还没有用上电,每个学生都点个小油灯,晚上教室光线昏暗,少个学生不认真查也很难发现,因此给了我溜出去看排戏的可乘之机。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教室边有个小门通往校外,离村里排家戏的地方不远,我隔三差五,多次偷偷溜出学校去排戏。事过五十年了,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负责排戏的团长给我安排的是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小土匪,从头到尾只有一句白语。就这样,估计快放自习时再又偷偷溜回来。同学们心知肚明,就是陈老师不知道。有一次耍了个险乎,当时没有表,溜回学校同学们都放了,我也偷偷回了家。躺在炕上,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唯恐陈老师发现挨揍,不料第二天早早到校一看没事。几个和我相好的同学告诉我,昨晚放学时是他们偷偷替我通知全排同学站队唱歌放学回家的,陈老师并不知道此事,这下子我的心总算是放到肚子里去了。真是有惊无险,我侥幸逃过了这一劫。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人常讲瓦罐不离井口破,做贼不犯次数少。谁知好景不长,迟早会失手,终于在一次晚上套戏中陈老师突然来到排戏现场,把我领回了学校。我以为他非打我一顿不可,结果批评了几句就没事了。


二、初中毕业回村当业余剧团团长带领村民排戏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初中毕业了,当时社会上刮起一阵读书无用论,广大青年在农村大有作为的风潮,我虽然在学校成绩名列前茅,但还是毅然回乡务农了。因我在校是团员回村就担任了团支部副书记,村里的业余剧团由团支部来抓,自然而然我担任了团长。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清楚的记着,我们排的第一本大戏是眉户《艳阳天》。当时的阶级斗争抓的厉害,农村群众娱乐活动少的可怜,群众就把看家戏做为精神上的寄托。正月初三演,元霄节演,就是天空飘着雪花,群众也稳稳不动要把戏看完。到了七一,当时的张吴公社组织全体党员办整风学习班,又调我村业余剧团为全体党员演出艳阳天。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四年,我们又排出了眉户《夺印》《红嫂》《朝阳沟》《五把钥匙》,蒲剧《换了人间》等剧目,每年都要代表宏土村赴公社汇演。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网络图片


一九七五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又组织了轻骑队,根据当前形势和农村好人好事编写成小演唱、快板、道情、三句半、对口词等,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演出,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当时我们村有一个叫吕引存的同志在县文化馆工作,便给了运城报社投了稿,赞扬了宏土轻骑队。当时的临猗县委书记闫广洪,在运城报上看到报道后,计划把宏土的轻骑队调到县上演出,但因农业学大寨抓的紧,此事也就撂下了。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一九七七年、七八年国家恢复唱古装戏,当时我也受到党支部村委会的委托和支持,决定拍古装戏。第一本从《十五贯》开始,先后几年内排出了蒲剧《三滴血》《薜刚反朝》《赵氏孤儿》《下河东》等剧目,发动当时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又当导演又当演员来,带动年轻人。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作为负责人我事无巨细啥都管,晚上排戏要早早生炉子、点汽灯,老年人没来要到家里叫,为了保证正月的正常演出,要骑上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薛公、西里村联系戏箱。我是七八年结的婚,按风俗是正月初三要到岳父家出门,结婚第一年的正月初三还是演完戏从舞台上直接走的岳父家,也仅去过这一次。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提起唱戏,至今还有一件心里后悔的事。当时我巷吴星耀在团里拉蒲剧板胡,他也是一个吹鼓手会吹唢呐。他给我请假,说初三有个结婚的让他去,保证在十二点钟开戏前赶回来。我说只要能赶回来就去,不能躭误演戏。结果快十二点了也不见他回来,我就叫了好友吴望宁,骑自行车在半路上截住他把他绑了,吓得他脸色苍白乖乖得跟我回村。当时的形势厉害,群众对干部还是很害怕的。


03、戏路坎坷,柳暗花明,《黄水东伸》首演成功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回忆在我们村业余剧团唱戏的这些年,一路走来,可谓坎坎坷坷,感想颇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生产队大锅饭时期,村里人农闲时侯唱戏是为了多挣几个工分......一是当时一个劳动日只有两毛钱分红,如果一年到头挣的工分折合后不够全家口粮钱就会成为生产队的欠款户,所以每年排戏大姑娘小媳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争着寻我这个团长报名参加;二是每年冬季天寒地冻,要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修水保、平梯田、拉土积粪地闲人不闲,如果能加入剧团排戏,除了挣工分至少还可以免受冻寒之难。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责任制土地的下放,人们为着温饱和致富夜以继日的奔忙着。有的外出做生意,有的在村搞加工养殖,村里排戏那一点点补贴根本吸引不住人了,农村的家戏一度搁浅,业余剧团有名存实亡,我这个团长也成了光杆司令。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岁月飞逝,时光不居。伴随着科技兴国,文化兴村的东风,逐渐富起来的庄户人除了物质生活的享受外,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于是,我便和好友吕宜宏商量如何把我村的家戏班子重新恢复起来。要打同声鼓,至少三五人。我们又联系了本村爱好文艺的吴望宁、吕引存、吴永胜、吴卫民、吴金龙等同志,先从排小节目开始,自编自演自导,没有幕布自己掏钱购买,并号召群众捐款。在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下,先后置办了头幕、二幕、底幕、边幕和天幕等。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吕宜宏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村民吕宜宏多才多艺,不仅文字功底深,编写的小戏接地气人爱看,而且还擅长干些技术活儿,没有照明灯光他自己制作,没有字幕机他用退下的幻灯机改装,没有音响他把自己家的音响拉来,一门心思扑在自己喜爱的戏剧上来。随着剧组的日益壮大,我们还成立了编写组,乐器组,剧务组,灯光音响组,外务联系组,责任明确,分工合作。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元上电灌站小礼堂演出留念

全体演职人员和宣传部部长张富有,文化局局长刘武,水利局局长焦世华,文化馆馆长荆随定、副馆长昝来宝、处长吴尤谦,一级编剧郭启农老师在一起合影留念

二零零零年,当地元上电灌站引黄东伸工程峻工,把滔滔黄河河水引到了黄土高原耽子、北辛一带,千年干旱地变成水浇田,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便根据其间发生的故事编排了大型眉户戏《黄水东伸》......吕引存借着和县委路副书记、宣传部张部长是同学的关系,邀请二位领导观看了我们在元上电灌站的演出。出乎意料的是演出那天,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县委五套班子成员和水利局焦世华局长,演出结束后,领导们走上舞台和演员们握手交谈,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张部长当即表态,让我们正月十五晚进县大礼堂演出,要求全县水利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不料,在腊月二十八县委召开的年关团拜会上,有些领导提出,从解放以来,除正规剧团在县大礼堂演出外,没有农民业余剧团进礼堂专场演出,如果演出不成功的话有损县委形象。文化局长刘武马上安排文化馆,立即派出一级编剧兼导演郭启农和文化馆副馆长昝来宝、张丽娟同志,正月初四来宏土连改剧本带排戏,确保演出成功。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县大礼堂演出留念

县大礼堂领导和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政府副县长杨建民,宣传部部长张富有,文化局局长刘武,文化馆馆长荆随定、副馆长昝来宝,一级编剧郭启农,角杯乡乡长张自创、副乡长范建平,宏土大队支部书记柴增宁等。

正月十五晚,我们如期在县礼堂进行了演出。台下架着三台摄像机带切换机,观众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其间掌声不断。在演到高潮时,突然听到舞台上咚的一声,当时我正在台前演戏吃了一惊,原来是耽子乡乡长张自创带领乡领导班子向台上扔了两条硬糊蝶泉牌香烟(在当时硬糊蝶泉牌香烟是很吃香的)。谢幕后,张部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我们赠送了书有“歌颂现代事,谱写时代曲”的锦旗,并和大家合影留念。更让人欣喜的是,此时从舞台下走上一个陌生的人,他自我介绍说:我叫程光远,是巜光明日报》通迅员,看了你们的演出,我深受感动,并表示要将我们的演出活动及剧团情况在《光明日报》上宣传报道。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吕宜宏

眉户剧《黄水东伸》,新幕布,新灯光,新字幕机,再加上专门给临猗眉户剧团画布景的吕明同志新画的布景,更是为演出增添了靓丽色彩,《黄水东伸》的成功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当时党支部、村委会决定在我村每年古会剧团扎戏前的头天晚上为村民演一场。恰逢那一年苹果价格好,客商多,也赶上我们村整改线路,地区电力工程队驻扎在我村。看了我们的演出后,他们一致反映我们的戏不但演的好,而且非常感人。


04、酸甜苦辣,感恩有你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本文作者吴尤旺

戏是演出成功了,可这中间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一回想起,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人常说:要生气,成班戏。为了工作上的事,我们几个剧团领头的经常抬杠、吵架、红脖子胀脸。但过后谁都不往心里去,都知道是为了工作,不是为自己的事。我做为负责人更要全面考虑。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排戏要顺利,角色分配是第一。自己既是团长又是演员,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或者演员中途撂套,分配时,我先不给自己分角色,然后必须把所有男演员的台词都要记的滚瓜烂熟,以免出现意外自己随时能够替补上去。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都知道,村里排戏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不挣钱的事,是没人愿意干的。我们便发动自己的家属,能演的演,不会演的干剧务,也多亏了几个我们从小一起演到大的几位女同志。如:吴会芳,张爱玲,吴淑玲,吴爱女,吕芙珍,姚会霞等同志,都为宏土村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家不计报酬,甚至有时还自己掏腰包。


记得有一年,村干部换届时期,老干部不干了,新干部没上任,年关热闹没人管了。我们几个领头的就商量,每人出资二百元,为参加演戏的每人买了茶缸,用红漆写上(元霄演出留念)发了下去。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全体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我们的事迹在《光明日报》登载后,《山西日报》随后也做了报导。中央第七套《黄土地》栏目也来到村对我们庄户剧团进行了专门采访并随后在电视上播出。


05、紧跟形势领导重视,《公仆情》收获颇丰,《张小民》引起轰动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二零零二年的一天晚上,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县委组织部发的文件《在全县展开学习党员干部张小民的模范事迹》,当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感觉这是个好题材,就和吕宜宏商量,设想着能把它编成剧本,我们的想法同时也得到了支部书记柴增宁的赞同和支持。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们联系上了蔡村大队党支部书记丁满仓同志,接着我们一行人赶到蔡村就张小民同志的事迹做了进一步的釆访……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我们到蔡村后受到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欢迎,我们就张小民的模范事迹编成了剧本的初稿,征得了蔡村全体干部的同意后再次修改。然后我们将剧本托我村的一个女婿转交给县委书记王殿民当秘书的华文同志,让他亲手交给王书记。王书记正在地委开学习三个代表大会,两天后王书记从运城打来电话(当时农村手机很少,普遍都是坐机电话),大意是目前全国都在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的讲话,地委要求各县要汇报出学习三个代表后的模范党员干部。他看到剧本后深受感动,一下子拓宽了思路,计划把张小民的模范事迹做为我县的典型树立起来向全国推广。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当年腊月中旬,王书记带领县委有关领导及宣传部、文化局的主要领导来到蔡村召开了会议,参会的有孙吉镇党委书记张猛,镇长荆俊武,蔡村的支村委干部和我村的柴赠宁书记及我们演唱团的几位负责人。会议上王书记对宣传张小民的事情做了具体安排,要求宏土村群众业余演唱团抓紧排练,正月十五日晚进县大礼堂专场演出;要求临猗眉户剧团过年后赶紧编写剧本在全县巡回演出;要求宣传部先拨给宏土村业余演唱团叁仟元做为活动经费,张部长主管此事。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公仆情剧照: 张小民扮演者吴都筛,丁满仓扮演者吴永胜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公仆情剧照 :村里机井发生故障,张小民亲自连续几天下井病倒,丁满仓看望张小民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县委书记王殿民上台看望全体演职人员并亲切交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县委书记王殿民上台看望全体演职人员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我们将剧本多次修改,终于编排出了八场新编眉户剧《公仆情》,正月十二在蔡村舞台上演出,王殿民书记带上县五套班子成员在台下观看,孙吉镇党委一班人陪同,文化馆副馆长昝来宝跑上跑下,只怕失场。开演前由山西日报和山西电视台对我们进行了采访。正月十五我们再次在县大礼堂演出,县委要求各乡镇一二把手,各局一二把手务必前来观看,又是一个爆满全场。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这件事过后宏土群众业余演唱团出了名,县文化局、县工会颁发了各种荣誉证书,山西省文化厅颁发了宏土艺术团的光荣称号,又为吕宜宏同志颁发了(泥腿子作家)证书。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我们业余演唱团通过两次在县大礼堂的专场演出,迅速走红……

过了年后,文化局调来了国家一级编剧郭启农老师和临汾地区的著名编剧小上老师,住进了县委招待所。他们以我们宏土业余剧团的剧本为基础,对张小民的模范事迹重新进行了编写,他俩编写的大型眉户剧最初命名为《村委主任》后来又改为《张小民》。过后我和吕宜宏拜见了郭启农老师,他对我们讲:写剧本必须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要跳出宏土剧本这个圈子。他的话很有见解。


《张小民》的剧本经县眉户剧团的紧张排练,很快在县大礼堂演出。那天我们租了一辆大客车拉上我们村业余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前去观看了演出。



06、宏土庄户剧团,团结奋进谱写时代篇章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在2003年我们又根据县委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中发生的人和事,编排了眉户剧《一枝红杏》。正月十五晚又在县大礼堂进行了专场演出。

当时村里有人调侃,编了几句顺口溜:宏土村来不嫌羞,不闹十五闹十六。因为每年正月十五要进县演,也只能十六在本村演出了。


在这几年的排戏演戏中,我也加倍努力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写了入党申请书,并获得了全体党员的通过,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也是我一生中最最幸福的事。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会芳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卫民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吕芙珍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快板小品(生男生女都一样) 表演者:张爱玲 吴娟芳 吴爱女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县计生局荆俊武局长、县计生协会马晓梅会长,宏土党支部书记吴成确同志陪同市计生负责人看望全体演职人员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县计生局长荆俊武、角杯乡党委书记廉辉及地区计生委负责人看望(情暖人间)全体演职人员时他们的合影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三级分管计生领导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二零零七年我们业余剧团又为县计生局、省计协会编排了眉户剧《情暖人间》,并得到省计生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拨了三万元的活动经费做为鼓励。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二O一九年农历正月十四我们演唱团又到西张吴孤儿院为残疾孩子们演出,受到张崇虎站长的热烈欢迎

二零一三年,我们又为运城市福利院西张吴家庭寄生站编排了眉户剧《情缘》并巡回到各村和市福利院进行演出,让这些孤残儿童和孤寡老人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爱女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姚会霞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张爱玲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陈吉林和吴会芳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金龙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眉户团退休职工:吕明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相礼夫妻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淑玲夫妻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尤旺 吕西莲夫妻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吴望宁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二0一九年四月参加县委在吴王景点召开油菜节旅游盛会演出嵋岭韵的剧照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宏土村演唱团成立三十年来,坚持自编自演目导,紧跟时代形势,谱写时代篇章。


结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临猗六旬老农:几十年风雨戏路,见证乡村文化发展峥嵘岁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我们有生之年,还要继续为乡村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努力尽到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