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到100萬

給你100塊錢,你用多久能掙到100萬?可能你會說買彩票,中獎了分分鐘掙100萬;也許你也會說我這輩子可能只能掙100萬。美國的一位富豪也給出了他的答案,這就是近期Discovery推出的一檔紀錄片,名叫《富豪谷底求翻身》,記錄片中一位名叫葛倫史登斯的美國富豪,在不利用自身關係的前提下利用僅有的100美金和一輛皮卡,要在90天內做到一家估值100萬美金的公司。他想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通過努力普通也能逆襲,暫且不論他是否成功,我們先看看他到底是怎麼做的。第一步,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三個月內的生存問題,他去了服裝店印衣服,打掃衛生,賣裝飾品,尋找輪胎來賣,賺到了三個月內的第一桶金。第二步,他去了當地創業孵化機構,通過了解,他決定開一家燒烤店。第三步,他用第一桶金買二手車,把車翻新後賣出去賺差價,再把賣車掙到的錢用來買房子,把房子裝修後再賣出,用賣房子的錢租下了一家燒烤店。第四步,他去找了市場推廣、大廚、烤爐加工師傅等,說服他們加入暫時沒有工資收入的創業團隊。第五步,他參加當地的燒烤比賽,並獲得了第一名,為自己即將開業的燒烤店,打出了名聲。再他的努力和幸運下,在挑戰的最後一天,他開了自己的燒烤店,不過遺憾的是最終這家燒烤店的估值只達到了75萬美元,未能完成100萬美元的挑戰。

無獨有偶,香港有當綜藝節目叫《窮富翁大作戰》,邀請香港成功人士體驗5天的底層生活。其中有一期邀請到了田北辰,在參加挑戰前他堅信:“沒有成為富豪,一定是還不夠努力,只要你有足夠的鬥志,弱者也能變為強者”。正式挑戰中,他成為時薪25港幣的清潔工,住在狹小的屋子,每天6:15就要起床去打算衛生,一天工作9個小時,屬於重體力勞動者,很遺憾的是他只體驗了兩天就選擇了放棄,在對他的採訪中,他說到:“很奇怪,我這兩天只考慮吃東西,我完成沒有盼望,我什麼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希望能吃頓好的。”

同一類型的節目,同一個目的,兩個不同的結果,到底我們該相信誰。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我們只有100塊錢的時候能做些什麼?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溫飽了,只有吃飽了,才是所有一切可能的開始,那麼無論是葛倫史登斯還是田北辰都選擇了工作,那麼從這開始我們就要面臨第一次選擇,到底選擇什麼樣的工作,葛倫選擇了體力較輕,工作時間相對較多的工作,他不用畫太多的金錢在食物上,他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他下一步要怎麼做。而田北辰的工作恰好相反,一天9個小時的重體力結束後,他只能選擇更好的休息以應對一天的繁重工作,從這個選擇開始兩個人的道路也就不同,所以,給我的第一個啟示就是選擇的重要性,現在的人在選擇工作時往往選擇薪水更高,社會地位更高的工作,但是到底如何去界定一份工作薪水的高低呢,在我看來把你一個月掙到的工資除以你一個月的工作小時,算一算到底一個小時能掙多少錢,這是衡量工資高低的標準。合理的工作時間,充分的業餘時間,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去學習,所以時間是成長的開始,在選擇工作時也應考慮到時間成本。

葛倫在解決溫飽後他做了第二件事就是調研,通過調研做了自己第二個選擇,開燒烤店,這件事給我的啟示就是多調查,少盲目,多聽意見,簡單點說就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葛倫第三件事就是充當二道販子,進行物件的倒賣從中掙取差價,二道販子這個職業從古至今都有,我上大學的時候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去批發市場批發食品、飲料、外菸,在宿舍販賣,從中掙取差價。二道販子掙差價的基礎,是信息的不對稱性和個人的懶惰造成的,那麼現在網絡信息化的時代已經逐步縮小了信息不對稱性,你想買什麼只要淘寶一搜全都出來,所以在現在的社會在利用信息不對稱性掙錢可能會有點難度了,唯一能給抓住的機會就是人的惰性和尋求便利性。

葛倫所做的事中還有一件我很佩服的就是他讓很多人加盟了暫時沒有工資的團隊,這需要很大的人格魅力和極具煽動性演說,讓人們去相信他,從而跟隨他。這件事也說明一件事每個人都需要有夢想,因為也是夢想讓他們凝聚在一起。

這部記錄片,有時間各位還是應該看下,片子中還有很多細節,這裡沒有一一呈現,但是通過各位的觀看,一定能給你帶來自己的體會和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